乌桓 郭嘉 [郭嘉谏曹操击乌桓①曹操将击乌] 【古文阅读】 郭嘉谏曹操击乌桓①曹操将击乌桓诸将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②郭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破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③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桓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④之心,成觊觎⑤之计,恐青、冀⑥非已之有也表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行至易⑦,郭嘉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操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⑧,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解释】①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郭嘉:曹操手下闻名的谋士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文中的“胡”“夷”也指乌桓②许:指许都,当时国都官渡之战后,袁绍的残余势力投奔乌桓,两股势力联合起来,对曹操构成重大威逼同时刘表和刘备在南方又蠢蠢欲动③尚兄弟:指袁绍之子袁尚、袁熙④蹋顿:乌桓首领⑤觊觎(jy):非分的盼望或企图⑥青、冀:地名,指青州和冀州⑦易:易县,因易水而得名⑧单于庭:乌桓的大本营。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3分)(1)刘表使刘备袭许 (2)徒以威附 (3)尚及兄熙走辽东【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于”与“袁绍有恩于民夷”中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B.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C.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胡恃其远,必不设备⑵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小题4】曹操想平定北方乌桓,又担忧虚国远征,带来后忧,郭嘉第一次劝谏分析指出了 和 ,解除了曹操的忧虑;第二次劝谏特殊强调的制胜因素是“ ”3分) 答案 【小题1】(3分)⑴派遣 ⑵只、仅仅 ⑶逃跑、逃往(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小题1】(2分)C【小题1】(4分)⑴胡人(乌桓)依仗自己地处僻远,必定不会做好防备⑵(刘表)(假如)重用刘备,就担忧不能掌握他;(假如)不重用刘备,刘备也不会被他任用(为他效力)每句2分,意对即可)【小题1】(3分)远征乌桓可攻其不备,有可胜之机;不征乌桓贻害无穷;刘表、刘备尚未实现联合,不足以构成威逼。
2分,答出其中两点,意对即可) “兵贵神速”(“掩其不意” )(1分) 解析【小题1】同学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把握要详细、精确,更要培育课内向课外迁移的力量,达到学以致用,精确 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小题1】C中与例句“于”都是“对”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留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小题1】同学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力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