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徐学勤解读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96484150 上传时间:2021-09-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间烟火》徐学勤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间烟火》徐学勤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间烟火》徐学勤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间烟火》徐学勤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间烟火》徐学勤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间烟火》徐学勤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间烟火》徐学勤解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间烟火| 徐学勤解读关于作者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访问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北大分校客座副教授,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曾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述寇准、司马光等历史人物。出版有千秋是非话寇准司马光与他的时代文武之间:北宋武选官研究大宋之变:10631086等作品。主修宋史,在官僚制度、官僚生态、社会生活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对晚唐至北宋军事、政治、社会生活,以及对制度中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制度与人群的互动关系关注密切。关于本书作者从古人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对古代历史中个体命运的境况进行了透彻解读与深入关照。正是这些在历史长

2、河中生生不息的日常生活和寻常百姓,构成了历史上极为生动、持久,也极富生命力的画卷。核心内容从衣食住行四个维度介绍古人的日常生活,比如,为什么早期北方人不喜欢种小麦?古代贵族最爱吃的是什么肉和蔬菜?在炒菜技术被发明之前,古人都是怎么做菜的?古代衣服的不同颜色、款式和材质,分别对应着怎样的身份?为什么早期华夏民族穿开裆裤?古代官员买房和租房有哪些趣事?等等。 前言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要为你解读的书是人间烟火,它的副标题叫做“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这本书的作者是北京大学历史系赵冬梅教授,我之前为你解读过她的另一部作品,叫法度与人心。在那本书里,她研究的是中国两千多年帝制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政

3、治文化,探究的是朝代更替和治乱兴衰的根源问题,那是一部宏大而严肃的作品。而这本人间烟火正好相反,它研究的是古人的日常生活,谈的是衣、食、住、行四件“小事”,写得轻松而有趣,书的体量也小得多。这里所说的“古人”,既包括庶民百姓,也包括居于精英地位的士大夫阶层。与改朝换代、政治变革、军事战争之类的大事件相比,日常生活的变迁总是缓慢而沉静的,个人身在其中,甚至都不容易察觉。也正因如此,古人对日常生活的记录极其有限,平民百姓缺乏文字记录的能力,而有能力记录的士大夫阶层,大多又不屑于记录琐碎的日常读书是为了考取功名、经世致用、治国安邦,而非为了沉浸于柴米油盐。古人缺少记录,后人同样不在意这些记录。过去的

4、历史研究,大多有一种功利主义的倾向总是强调,读史是为了明智,是为了“知兴替”、“明得失”,总想从历史的经验教训里头,找到“为我所用”的部分。这种出发点当然也没错,但是,它导致我们习惯于把眼光局限在个别大事件和大人物身上,而忽略了历史中的整体日常,这造成了传统与现代的严重割裂。我们虽然自称是文明没有中断的古国,但实际上,我们对一两千年前中国古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知之甚少。古人是怎么过日子的?他们吃什么食物、穿什么衣服、住什么房子?他们看重什么、追求什么、信仰什么?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我们可能都答不上来。这也正是我为你推荐人间烟火这本书的原因,作者赵冬梅老师梳理了大量官方史书和民间的随笔、传记、

5、诗词、小说,还仔细考证了众多古代的画作,从各种图文档案中,打捞古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对日常生活的发展流变进行了体系化的梳理,最后完成了这部小而美的作品。你可千万别看不起衣、食、住、行这些“小事”,要知道,小事里头有古人的大智慧,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饶有趣味。我们今天的饮食习惯、审美风格、生活情趣、价值观念,很多都是从古人那里承袭过来的,只是我们“日用而不知”。这些东西就像撒在汤里的盐,你看不见它,但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滋味。今天的音频,我就大体按照原书的结构,分别从食、衣、住、行四个方面,带你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准备好了吗?咱们即刻启程。 第一部分咱们先说“食”,为啥从食开始说呢?很简单,自古以来

6、,“民人以食为天。”司马迁的这句话,今天听起来好像很轻巧,似乎吃就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但实际上,饮食史的背后,是一部漫长的人与饥饿抗争的痛苦历史。那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咱们今天先按下不表。说到吃,我们大多数人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是,古人吃什么?大体来说,无非三类主食、肉食和蔬果,分类跟今天差不多,但吃的食物跟今天有不小的差别。先说主食。今天,中国人的主食,南方以米饭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这种格局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晚很多。根据作者的考证,这是一个缓慢的变化过程,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唐宋才最终完成。我们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其实,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也就是

7、小米)的国家。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就开始种植粟,粟一直是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主食,在魏晋南北朝以后,粟的地位才逐渐被小麦取代。其实,种植小麦的历史也很早,大约在五千年前,中国境内就有人种植小麦。汉朝政府甚至两次推广种小麦,目的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但是,老百姓很不愿意种。为什么呢?因为小麦直接煮不好吃。用麦粒做的饭叫麦饭,那是穷人的食物,吃起来碜牙,有地位、有条件的人一般是不吃的。你可能会问,他们为啥不把小麦做成面条或者烙饼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还没学会制备面粉和饼的技术。早期的磨面技术很有限,磨出来的还是比较粗的颗粒,到东汉磨面技术和效率有所提高,到唐朝开始出现水力推动的碾坊,加工面粉成为

8、有利可图的行业,达官贵人才纷纷置办碾坊。面食变得好吃了,小麦的种植面积才开始增加。到南宋,“南人食米,北人食面”的格局才最终形成,并且影响至今。说完主食,咱们再来看看肉食。还记得孟子里的那段话吗?“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由此可见,在当时,七十岁以下的人是很难吃上肉的。左传曹刿论战里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用“肉食者”来形容权贵阶层,这也说明平民阶层是很难吃到肉的。这两篇文章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写的,按当时的制度,“贵为大夫,方可食肉。”后来,随着经济发展进步,能吃肉的人、能吃肉的日子当然越来越多,但对寻常百姓而言,吃肉仍然是件稀罕事儿

9、。那么,古人所吃的究竟是什么肉呢?书中进行了详细考证。首先,很少有人能吃牛肉,因为牛是耕地的主要动力,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农村地区还禁止杀耕牛,在古代更是严令禁止。礼记中记载,“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太牢包括牛、羊和猪,少牢只有羊和猪,可见,牛是最尊贵的祭品,只有天子才能使用。“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在秦汉以后,历代都用严苛的法令保护耕牛。魏晋南北朝最为严厉,当时规定,“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不能吃牛肉,那吃的是什么肉呢?秦汉时期的肉食种类,主要是猪、狗、羊、鸡和各种野味。从北朝开始,随着游牧民族的南下,中原的肉食习惯发生了重大转变,

10、羊肉变成了统治阶级的最爱。在宋神宗时期,御厨一年的肉食消耗量为“羊肉四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两,常支羊羔一十九口,猪肉四千一百三十一斤”。不得不说,“肉食者”的胃口真是惊人。相较于羊肉,猪肉长期被认为是一种不太美味、不太健康的肉类。比如,南朝陶弘景的名医别录、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对猪肉给予负面评价,说它“闭血脉,弱筋骨,虚肥人,不可久食”。作者说,上层人士对猪肉的喜爱,大概来自金朝和清朝,那是东北的习俗。这一点,你只要想想东北人爱吃的猪肉炖粉条、锅包肉,就能理解了。当然,老百姓难得有肉吃,自然不会挑剔,日常的动物性蛋白质来源主要是小鱼、小虾和鸡蛋。“丰年留客足鸡豚”,鸡肉和猪肉那是民间的

11、盛宴。再说到蔬菜,也很有意思。老百姓餐桌上的美食,是一点点丰富起来的。元代以前,华夏民族最重要的蔬菜是葵。这个“葵”可不是秋葵,而是“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里的那个“葵”,它是一种绿叶菜,又叫冬寒菜。我小时候在湖南老家经常吃这种菜,但后来在北京多年,从来没有在市场上见到过。我问一些北方的朋友,他们也都表示从没听说过这种菜。但据作者考证,葵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蔬菜。你看,汉乐府长歌行里,把人生用葵的生长和凋零来作比;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把葵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元代王祯的农书,更是把葵尊为“百菜之主”。但到明代,葵的地位出现了戏剧性的下降,本草纲目里把葵降到了草部,说“今不复食之,

12、故移入此”。那时,老百姓的当家蔬菜,已经从葵变成了白菜、萝卜、韭菜之类。与葵的“节节败退”不同,胡椒、辣椒、甘蔗等可以作为调味品的食物,逐渐从域外进入中国。此外,还有来自新大陆的红薯、番茄、土豆,这些食物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更是促进了中国人口的大幅增长。上面说的都是“吃什么”,还有一个问题是“怎么吃”,这主要涉及烹饪方法问题。中国饮食文化的进步,一个重要转折点是炒菜技术的发明,你可别小看这项技术,它至今仍然被视为中华饮食最具特色的烹饪技法之一。在炒菜被发明之前,无论王公贵族,还是黎民百姓,吃的菜大多是蒸煮或烘烤出来的,而且调味品严重不足。要知道,甘蔗榨糖技术要到唐朝才从印度引进,酱油和菜油

13、的登场要到宋朝,花生油、辣椒、西红柿的登场则要到明朝以后。早期菜肴的调味料除了盐,就是各种酱汁和豆豉,味道可想而知。有意思的是,作者认为,炒菜之所以会被发明,很可能跟缺少燃料有关,因为炒是一种更节能的烹饪方式,而燃料变得金贵,是唐宋以后的事情。那么,是从什么时候起,中国古人的饮食开始接近于现在呢?作者认为要到宋朝,她说,宋朝是华夏饮食文化的初步成熟期,当时,除了辣椒以外,其他的调味品,比如油盐酱醋茶,都已经齐备;炒菜的技术开始流行;无论主食,还是副食,都跟今天没有太大差别。而且,当时的餐饮业繁荣,城市里的酒楼、茶肆鳞次栉比,南食店、北食店风味各异。前些年,有三个年轻人仔细考证了宋朝人所用的食材

14、和烹饪方法,仿照着做了很多菜,还出了一本颇受好评的书,叫宋宴,让很多人一饱眼福。如此看来,宋朝不仅是经济文化繁荣,还有很多舌尖上的美味。 第二部分说完“食”,咱们再来说说“衣”。我先问一个傻问题,人为什么要穿衣?你可能会说,因为衣服能保暖、防晒、遮羞、修饰自己,这些都对,但作者认为,其实衣服还有一个重要的延伸功能,那就是符号功能。尤其在传统社会,对着装有严格的等级限制,衣服象征着财富、权势和身份。古人花在衣服上的心思,恐怕一点都不比今天的人少。每个朝代、每个阶层的服饰都有所不同,它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材质、颜色和款式三个方面,这些都能与人的身份相对应。咱们先说材质。早期人类都是用动物皮毛或树叶蔽体

15、,后来出现了丝和麻,这是中国最早的纺织品。丝绸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后来行销世界,才有了“丝绸之路”。那么,最早的丝织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可能远比你想象的要早。书中讲到,1958年,在距今大约4700年的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中,就出土了丝织品的残片。有学者甚至认为,中国人驯化、培育家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 当然,丝织品得来不易,价格昂贵,不是一般人能穿得起的。古人用“布衣”来指代平民百姓,就是因为穷人穿不起绫罗绸缎,只能穿布衣。商人尽管有钱,但是,中国古代大多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人的服饰有严格要求,限制他们穿华丽的衣裳。比如,西汉时期,“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h)罽(j)”,意思是,商人不能穿带有图案花纹的丝织品和毛织品。 类似的规定明朝也有,明太祖朱元璋规定,商人的衣服只能用绢和布来做,不得穿绸和纱。而且,一户人家只要有一个人做买卖,那么,全家人的着装都要按照商人的标准来执行。后来到明武宗时期,又增加了一条禁令,商人与贱民、仆役、倡优不许穿貂皮大衣。现在,我们用得最多的布料是棉布,棉布在中国的流行时间相对较晚。北宋以后,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开始种植木棉。元代,棉花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已经颇为可观。明朝,朱元璋更是用强制手段在全国推行种棉花。后来,棉花逐渐取代丝麻,成为中国人最主要的衣服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期刊/杂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