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学生返乡就业问题研究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96481767 上传时间:2021-09-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大学生返乡就业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部大学生返乡就业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部大学生返乡就业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部大学生返乡就业问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部大学生返乡就业问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部大学生返乡就业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大学生返乡就业问题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部大学生返乡就业问题研究【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本世纪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在我国亟待发展的西部地区,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正需要输入大量的人才来建设,而西部地区人才的输入却是一个大缺口。大学生宁愿留守竞争激烈的大城市也不愿去基层工作,少数愿意返乡就业的大学生返乡后也面临诸多问题。我们通过对已返乡就业的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尚在校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研究,试图寻求对策改善已返乡就业大学生的工作现状,并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返乡。 【关键词】返乡就业;困境;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现实意义 (二) 研究综述 在此之前已有研究人员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从农村大学生的职业愿望、职业发

2、展及其示范效应等方面探讨了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实践依据,并指出高校转变教育培养模式,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和政策扶持是保证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切实可行的重要举措。也有研究者为大学生返乡就业指出方向“农村生源地大学生毕业返乡就业应该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科技人员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这些研究都有提出一些具体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实施的欠他目前仍然无非满足,因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在高校、政府和用人单位的对接及对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心理诱导方面仍有很大空白。在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很多政策尚未真正落实,科技兴农、建设新农村是任重而道远的。因此,对于西部大学生返乡就业这一问题的研究是解决就业难题的一

3、个突破口,也是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契机。 二、西部大学生返乡就业现状 (一)对西部大学生返乡就业现状的调研分析 据研究,在有效调查对象当中,40%的人有过基层工作或创业的经历,对他们返乡的原因进行深一步调查发现,有一半的人是迫于城市就业压力无奈之下而返乡,30%的人出于乡土情感,也有少部分是因为家乡有人脉资源而回乡就业或者创业,极少数是因为家乡有优惠政策而返乡的,并且对于家乡是否有优惠政策一无所知的占相当大的比例。此外,在就业结构上,40%的人选择自主创业,10%的人回乡任教,极少数在乡镇企业就业,回农村当村官的更是少之又少。他们返乡后初次就业的工资水平也是不如人意,一半的人月收入在一

4、千至两千之间,30%的人月后收入在两千之三千,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去甚远。70%的人在就业三年之内发生过离职,离职原因多为工资水平低、福利少、待遇差、发展空间小以及专业不对口。在创业人群当中,他们创业类型多为家族传承型、小本买卖型以及打工升级型,展业技术型与政策借力型相当少,大多数创业者以失败告终,原因多为资金筹备困难,政府手续难办,社会舆论压力大,他们当中60%的人未曾受过政府部门的支持和资助。 除了研究已返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我们还对尚在校大学生的返乡意愿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对我国的返乡优惠政策了解程度很低,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迷茫,他们深知基层条件艰苦,同时也明白

5、城市就业的压力,他们对国家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国家能有更多的优惠政策支持返乡就业的大学生,70%的人表示,如果国家完善了相关政策,不断改善基层就业条件,他们愿意毕业后返乡工作(出自对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调查,以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外事学院、欧亚学院七所高校为例,调查样本为1050人次)。 (二)国家对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扶持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家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陆续出台了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等战略举措,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政府也出台了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一些扶持大学生

6、自主创业的配套措施。但是这些政策的落实程度不容乐观,对于理论研究领域的空白在政策方面也同样存在。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要切实解决好大学生在返乡就业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并吸引更多大学生返乡,就要了解他们的各个方面的需求,设立激励机制,才能引凤回巢。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求,只有每一层次得到实质性满足后,才能激活下一个目标。因此,在寻求对策之前,必须深入了解返乡大学生的需求普遍处于哪一层次。整体上,从较低级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做起,改善他们在基层的生存条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大补贴,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并适当满足他们较高

7、层次的需求,让他们看到返乡就业的美好前景,更加坚定扎根基层的决心和信心。个别而言,随着他们就业的形式的不同就可能处在不同的需求层次,就必须差别对待,劣者变优,优者更优。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配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能使这一问题的解决更加完善,保健因素得到满足,并不能使返乡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现状感到满意,只有重视激励因素,才能让他们感到满意,从而看到工作的发展前景,更有干劲,从而为所在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而激励因素主要靠国家的扶持来完成,返乡大学生对于国家政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从科学的理论出发,顺应新农论背景,对大学生才有更强的感召力。“十一五”以来,我党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我国是一个

8、农业大国,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但是,新农村建设不能靠老一辈靠天吃饭的农民来完成,返乡大学生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虽然这些大学生都期望他们能够在经济更发达的大城市就业作为教育投资的回馈,但是在城市就业的巨大压力下,在党中央政策的感召下,大学生返乡也会成为另一种新的出路,不仅能够将农村的发展潜力挖掘出来,还能将人才资源充分利用,可谓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新农村建设需要这样一批有文化与能力的大学生来贡献力量,新时代的大学生也需要这样一个平台来实现自我的价值。 四、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的普及程度 不管是已返乡的大学生还是尚在校的大学生,他们对国家在就业方面政策知之甚少,对于大学

9、生返基层就业的相关支持政策也不是很了解。那么,由于缺乏了解,返乡大学生便失去了获得政策扶持的机会,尚在校大学生的返乡情绪无法被唤起,返乡积极性不高。 (二)政策落实和政策改革问题 国家已出台的一些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配套措施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落实很快,但是在一些落后的省份仍未被落实,执行过程中敷衍了事,没有认真贯彻执行,以导致国家提供的政策并没有真正受惠于返乡就业的大学生群体,阻碍大学生返乡的障碍依然存在,使得一些农村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抑制了他们的积极性。新政策的落实和完善重要,旧制度的改革也迫在眉睫,许多不合时宜的制度急需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大学生返乡另一个障碍就是手续难办,户

10、籍迁移、申请补贴、注册登记等等看似简单的程序要盖无数次章,这些繁琐的程序亟待改革。 (三)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结构单一 大学生返乡后多为自主创业,任教等,可选择的岗位少,形式单一。基层乡镇企业发展不健全,工作条件差,待遇低,对返乡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大。虽然国家近年很支持大学生去基层当村官,但是基于农村生源地大学生受教育的客观限制,考取公务员几率很小。科技兴农方面,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将科技理论运用到实践操作的能力,而政府部门的培训多数还停留在理论层面。 (四)岗位与专业不对口 大学生返乡就业几乎无法与自己专业对口,不能学以致用,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让他们一展所长,反而去从事自己不擅长工作,这无疑是对先前

11、教育投资的一种浪费。这表现出的问题是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就业岗位的脱节,许多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没有及时废除或者盲目开设新专业,并没有与社会需求对接。促新农村建设必须有大量知识丰富的相关人才注入,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由高校来完成。 (五)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和就业观念的问题 大学生普遍实践能力较低,需要大量的实习锻炼。个别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认为返乡就是大学白上了,或者上了大学就理应有体面的高薪工作,或对职业差别看待,眼高手低,这些就业观念需要及时更新转变。 五、对策建议 针对大学生对国家相关政策知之甚少的问题,国家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社交网站等加强宣传,引起其对相关政策的

12、注意。高校应该密切关注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时事动态,经常召开就业知识讲座,做好对农村生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他们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切实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为自己合理定位。大学生个人应该密切关注时事,了解国家政策变化动向,以便充分利用并享受自己的合法权益,使自己的就业更有方向性、目的性。 其次,在政策落实和改革方面,要严格要求政府作为,严惩贪污腐败,打造为人民服务,造福于民的好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症下药,为返乡大学生提供更周全的扶持机制,使国家的财政补贴真正受益于返乡大学生群体。免息贷款、创业补

13、贴、税收优惠不是一纸空文,也不是一句“政策没有落实到这里”就可以敷衍了事的;技术指导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可以分派专业技术人员一对一下乡指导;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不能只是个口号,不能仅仅在精神上鼓励,更需要在物质上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保障基本生活,完善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福利补贴的相关制度;申请补贴、户籍迁移、注册登记等等的程序应当简化,一些严苛的户籍限制应该被取消,教条地遵守这些繁琐复杂的程序只会挫伤大学生返乡的积极性;保健因素的满足远远不够,激励因素得到保障才是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应适当建立奖励机制这一切都有赖于政府的作为,政府必须以身作则。 再者,要“引凤回巢”,首先要筑好巢,使农村的大环

14、境能够满足他们的期望值。就业机会的多寡是决定大学生是否愿返乡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返乡后的就业形式单一,岗位少,让他们觉得返乡根本没有发展的空间,使不少大学生望而却步。因此,地方政府要发展好当地的国产企业,鼓励扶持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对于回乡务农,科学养殖、技术栽培等等的大学生除了实行一对一的技术指导,还要帮助融资,提供风险理赔,使他们敢于放手去干。对于农村特岗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生活补助。在公务员考取制度上,对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优先考虑,一方面为农村籍的大学生返乡当村官大开了方便之门,也能够鼓励更多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去基层磨练自己。此外,大学生返乡需要好的舆论氛围,很多大学生

15、迫于舆论压力而不愿意返乡,要加强宣传破除“毕业回农村等于大学白读”的陈旧观念,让返乡大学生受到重视,从而激发乡土情结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此外,农村兴建休闲娱乐场所,社区文娱中心,完善交通设施及通讯设备,使农村的环境更加可居。 实现大学生顺利返乡就业,各高校也要发挥其重要作用。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人才的重任,必须与政府,与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密切联系。在开设专业时,要尽可能地顺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一些不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专业要适当撤销。理论能力强实践能力弱是返乡大学生的另一问题,高校应注重知识的实践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促进大学生返乡就业,高校可以适当增设与农村就业

16、相关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各高校应建立人才资源库,将每年毕业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入库整理,将此信息库提供给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要及时回馈给高校新的岗位信息,尽可能使大学生找到与自身所学相关的工作,学以致用,一展所长。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不仅要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如今的大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大学生自身也不可孤傲清高,眼高手低,与其盲目地在大城市周旋,最终高不成低不就,不如返回农村脚踏实地干出一番事业。此外,农村生源的大学生由于基础教育存在缺陷,与城市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应该珍惜并充分利用在高校的教育机会,努力完善自我,扎实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为返乡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