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3篇)

上传人:凯和****啦 文档编号:196474659 上传时间:2021-09-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3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3篇) 品尝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仔细思索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精选3篇),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1 闻名学者、散文家余秋雨始终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长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是他最新的文化随笔。全书是其在北京高校开拓中华文化史课程的精彩讲义,采纳课堂争论的方式,间隙穿插课后与同学间的“闪问闪答”,一问一答间,余秋雨心目中的中华文化史便新奇别致地呈现开来。 书中,余秋雨以时间为经,细心选择中华文化史上颇有代表性的大事和人物,逐一解读的同时,还将洋溢在其间的文

2、化韵意,深化浅出地解构出来。尽管每堂课的文字篇幅都极为精简,那些与之相关的“闪问闪答”也不过短短的四五个答题,但有限的篇幅无疑隐藏着极为宏阔的思想内涵。值得一提的是,就某一个历史疑问和文化现象,不仅仅是余秋雨一个人在探究和思索,他的一些同学也乐观地参加进来,大家一时之间众说纷纭,甚至文化视角各有不同,但都从不同层面启发着我们的心智,吸引着我们去了解这些文化记忆背后的真相。 余秋雨的这四十八堂中华文化课,讲求“开门上课”。他提倡文化互动,课首开宗明义讲清本堂课所要叙述的主旨,而后抛出问题,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让历史疑问和现实思索激烈碰撞,然后,他在解析和引导同学思路的同时,适时地亮出自己的观点,总

3、是给人一种理论上的自信。他的中华文化课,重在现场沟通和探讨,没有填鸭式的强行灌输,更没有先入为主的揣测和臆断,从头至尾都以大文化的视角,以开放的胸襟,提倡着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正是有了这种“开门上课”的思维,让他的每一堂文化课都布满盎然情趣。在本书里,他时而引经据典,津津有味地叙述着某一历史大事和重要人物,时而引入历史传奇和民间轶事,对一些文化现象和典藏记忆予以去伪存真的澄清,使一堂堂看似枯燥乏味的讲史课,变成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引领和思想启悟。他没有之乎者也地故弄玄虚,也没有照本宣科地拾人牙慧,更多的是运用他学识上的广博和思想上的敏锐,一步步地带着大众,剔尽历史的尘雾,让蔚为壮丽的中华文化盛

4、景浮出水面,给人以新的思索和启迪。 实事求是地说,作为一般的读者,虽然我们没有亲历现场,倾听到余秋雨韵味十足的.文化解析,但看完本书,依旧能感受到一种文化上的濡染和思想上的浸润。通过他鲜活的讲读,老子的清静淡泊,孔子的博学广闻,庄子的豁达超脱,司马迁的忍辱负重,王国维的勤勉好学这些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巨人,以及秦朝时的“焚书坑儒”、汉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时期的“文字狱”等,都让我们在还原历史真相中有了全新的熟悉。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在纵论评析中华文化史的过程中,以灵动广博的思想内涵,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述方式,精致、精确地诠释了中华文化悠久而独特的人文魅力。精彩的评议和讲析唤醒了我们共同

5、的民族记忆,也增加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但愿这样有内涵、有品位的文化大课能持续下去,让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2 用四十七堂课讲中华五千年文化,但内容还不全是余秋雨的授课,更多的是上课的同学与余秋雨的对话,对文化课题的共同探讨。而且,让人佩服的是,即使是与大师对话,这些同学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 刚读完时,觉得还挺好。但过了三个月,我竟然不太记得里面的任何一个观点了。可见此书的争论还是言及表面,以及观点太杂。所以假如国学涉猎不多,又没有自己的思索的,看的时候像是凑喧闹,但也就凑喧闹而已。 余秋雨是当今文坛极具争议的人物,有人以大师视之,也有人认为其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如今回看,

6、其文章中的确有一些错误的存在,用词也逃不开“文化”“终极”之类的宏大词汇。但在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和文化自信方面,他无愧于一个启蒙者的身份至少,启蒙了我。 这本书,其实相当于中华文化史这门课的讲义,从先秦诸子一路梳理到明清文学。由于是讲义,内容相对简略和通俗化,相比于啃一本厚厚的中国文学史,便利好读了不少。对于一个中同学来讲,这是再适合不过的中华文化启蒙读本。之后再读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行者无疆之类,在时间和空间的小节点上,能对我们身处的这片土地和家国产生更深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更何况,余秋雨的语言体系和文化情怀帮我混过了中学时期的大部分语文作文,用他的这套方法总能有个不错的分数。单就这份有用性来看

7、,读点余秋雨,不亏。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3 这本书和余秋雨的第一本书一样,首先在台湾出版,广为台湾民众欢迎,受到极大的重视和好评,然后才由内地引进出版。依旧是秋雨先生一贯的风格,把许多可以寻常理解的道理,放到很大的时空中去,给予它博大的生命,这种风格有时的确令人感到无比旷远,给人剧烈的*。但有时用在某些大家都有共鸣的体验上,就有点煞有其事、多此一举了。或许这就是学者和艺术家的不同之处了。蒋勋的风格是属于诗人型的,他会把学术的概念转化为我们共同的感受,可以如诗、如画、如音乐,可以令人亲身去爱、去恨、去体验。前者是概念化的,极度提纯的,后者是形象化的,将大道化为和风与细雨,润物于无声,当然我

8、更喜爱蒋勋。不过不能否认,这两种风格都是必需有的,特殊是讲中华文化这么大的课题,不提纲挈领的归纳分类,贯串以时空的大场景,实在是不简单讲下去。 这本书看到最终,慢慢的明白,文化假如没有自由呼吸的空间,就只能慢慢停滞,变成可有可无的修饰,然后呢,就是整个民族都受困其间的麻木和混沌。中国的文化从商周到宋朝,基本都保持了其活力,由于它是独立自由的,文化人经常作为社会主流消失,当权者对文化也心存敬畏,极权之上还有大家都公认的一些公道人心。 从明朝开头,朱元璋由于自身文化的匮乏,视文化为洪水猛兽,大兴文阀,由于一首诗,或是几个仿若影射的字,就会导致株连全族被杀,这种对文化的大规模屠杀,使文化从那时起,就

9、不再具有独立的道德和良知,变成了统治者手中的工具,它只能表达官方的意愿,否则的话,就没有生存的土地,中华文化就在这样的禁言噤声中慢慢衰落。 我们的盛唐赐予了人极大的自由,从言到行,可以接纳这个世界上全部的文明,擅长学习和更新,诗人可以公开发表质问朝政的诗歌,甚至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就算揭竿而起讨伐当朝主上,发布檄文称女皇入门见嫉,蛾眉不愿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被骂的女皇读完全篇,还是会由衷感叹:“真是一篇好文,没有启用这样的人是我们巨大的损失。”外国人通过考试,一样可以在朝上为官,国家任用贤能不拘一格,不问出处。公众有充分的言论自由,整个国家不仅仅大家都爱诗歌、爱艺术

10、、爱文化,而且无论老幼妇孺皆爱骏马、爱骑射,整个民族从内心到体魄都是那样衰弱。只要是美的、好的,无论来自何处,大家都发自内心的宠爱,都特别乐于接受,我们的唐朝就是这样的强大。 看看我们的近代,当某种极权可以堂而皇之的超越一切时,它就不行能不落后,它就不行能不挨打。这样的制度会扼杀进步、扼杀创新,扼杀通向文明的道路,甚至扼杀民众对国家的信念,前几天看到一篇正规杂志上的文章,清末八国联军攻打江浙时,实际的状况是老百姓远远的看着清军被洋人打下马来,没有抵抗也没有起义,而是在一旁齐声喝彩,由于清朝的官府没有把百姓当做过人,只把他们当做可以任意驱使的骡马,可以想抓就抓,想杀就杀。那么这样的国家也不是百姓的国家,它的生与死、亡与存与一般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到了一般民众这里剩下的就只有麻木。 一种体制假如只为皇权服务,完全无视一般大众的存亡,不允许人们说真话,不进行有效的革新,自身无法正常的新陈代谢,它就必定衰亡,中华文化这样悠久的历史,一次又一次的验证着这条规律。我们的国家啊,离昌明盛世还有那么远的路要走。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