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傅雷家书读后感11篇

上传人:凯和****啦 文档编号:196474498 上传时间:2021-09-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傅雷家书读后感11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傅雷家书读后感11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傅雷家书读后感11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傅雷家书读后感11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傅雷家书读后感11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傅雷家书读后感11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傅雷家书读后感11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傅雷家书读后感11篇 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以下是我整理的高中傅雷家书读后感,欢迎大家参考! 高中傅雷家书读后感篇1 看傅雷家书,觉得收获许多。我总想假如人的一生真的可以为自己所喜爱的事业而奉献那是一件多么崇高而宏大的事情,同时也会让自己的人生得到更加丰富和更加充实的经受。我现在好像已经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标,虽然以前是盲目的。其实爱人不在身边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的内心空虚。 只要我们朝着目标努力就会有所收获,我也深知其中的道理。就像傅雷说的或许金钱物质方面不能赐予你足够的回报,但是学术和艺术肯定会给付出的努力以一个答案。我想不

2、管努力是否可以带来将来生活的无忧无虑,但是它起码可以带给我们心灵的充实。我深信假如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自己认为有用的地方上去,肯定会得到进步和满意。 傅雷说他要和他的儿子是最亲热的伴侣,多好的一种父子关系啊,他还说恋人和爱人之间也是一种亲热的伴侣关系。只有在相互的鼓舞和相互的支持下,有着最丰富最真实的心灵的沟通才是最让人艳羡的。我觉得读书真的可以丰富人的大脑让人变得安静。而且文学和艺术,还有音乐都会给我们心灵的熏陶。我们在那里面汲取的养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的乐趣,我现在深知这一点。 其实我始终觉得我对于文字的理解多于对于那些更加直观的东西的理解,当他越是需要人的体会的东西我就理解得越深些,这可

3、能也跟天性有关。在我看来,一切内心地感受都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而越是心灵相近的人越是能够深刻理解和体会。假如心情郁闷了不妨就写出来,等年老了再回过头来读,发觉年轻时的心情真的是很难得的阿,而老去的心也不行能再有年少时的感受了。真的觉得人生在世能够得到一个心灵相通的伴侣成为心灵的读者是一件特别让人兴奋的事情。其实傅雷在信中写的,他的性情激烈,然而他的夫人却能用宽厚和委婉之心体谅,虽然受到了许多的熬煎却可以成为思想上的伴侣,这也是傅雷的福气啊! 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争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

4、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高中傅雷家书读后感篇2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导。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导,我好像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 这或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缘由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宝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倾听着,专心牢记着。傅雷是我国着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共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和善,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

5、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讨论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育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训练,最终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训练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进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超,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 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仔细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

6、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训练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殊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这段历史感爱好的伴侣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 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薄情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实、自然和诚恳的文字。是啊,由于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受中给

7、出阅历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当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训练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训练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索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 高中傅雷家书读后感篇3 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捧起傅雷家书。这本书分散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傅雷用自己的经受现身说法,教育儿子待人要虚心,礼仪要得体;遇逆境不气馁,获大奖不傲慢;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充斥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关爱及严格要求,

8、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情深。它让我感觉像戏曲那样给人以脱俗的氛围和无穷的回味。 傅雷把训练子女当成了对社会,对祖国的一项光荣的义务和责任。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把训练提升到这种境界,但对子女的关怀爱惜,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我的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常年打拼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父亲把训练我当成首要任务,他在我身上耗费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每当亲朋赞扬我取得的成果时,总不忘夸夸父亲这个“大功臣”,而父亲满是沟壑的苍老的面容上总会现出幸福的笑容。 不知从何时起,父亲开头在我耳边“唠叨”,也许就是些人生哲理,处事方法。那是,不明事理的我总觉得不胜其烦,经常敷衍了事。不知道傅聪有没有排斥过这种“唠叨”?不过想来是没

9、有的。他完整的保存了父亲的书信,保存着这笔精神财宝。如今,我渐渐读懂了父亲,也渐渐重视父亲的谆谆善诱。虽然父亲的说教我无法以书信的形式保存下来,但在我心中,那永久是一笔无价的财宝。 父亲依旧劳碌,依旧“唠叨”,依旧用期盼而严峻的目光凝视着我。不经意间观察父亲头上有银光闪过,认真一看,发觉父亲头发又白了几根,眼角的皱纹又深了几分。每当这时,我都想说:“父亲,您辛苦了大半辈子,该歇歇了。”可愚笨的我始终开不了口。 父亲,在我心中,您永久是宏大而胜利的。在您的言传身教下,我会有更大的士气和力气,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踏上我的成长道路。 高中傅雷家书读后感篇4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肯定要站在大会上讲

10、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知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这是傅雷在给儿子家属中的一段话。在傅雷家书中,我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淳淳教导,字里行间,流露出傅雷对傅聪剧烈的父爱。这种爱使人震撼,使我对傅雷爱子教子的精神所深深打动。 这本书主要是傅雷在书信中告知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艺术,以及如何对待生活等问题。他教儿子要做一个虚心谨慎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对儿子乐观的引导。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而且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受中给出阅历和教训,

11、他无疑是儿子的良师益友。 人自爱其子,是一种自然的规律。生命有限,而傅雷却通过自己的儿女来连续自己的生命,让儿女学会对社会、对祖国、对世界负起责任来。在傅雷的文字之中,他高度负责的精神可见一斑。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他从父亲的书信里得到了无尽的精神养料,似乎父母仍在身边,给他力气,突破冲重重的阻力,踏上一条完善的成长道路。 傅雷家书充分地体现了傅雷的思想,他写在纸上的都是些家常话。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实、自然和诚恳的文字。他无拘无束,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正由于这样,傅雷家书如山间清泉,如蓝天上的白云,如飘飞的雪花,如无瑕美玉。感情是那样的纯真和挚朴。傅雷对他的孩子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

12、时,不忘对其进行全方位训练。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一般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舐犊之情之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这是他对儿子更为肤浅的爱。从傅雷的话语中我看到了作为父亲的他在儿子长大成才的道路上所灌注的心血,在童年时代是这样,在形如隔世的大洋两岸,不是照旧如此吗?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然不是像傅雷那样的伟人,但是他们给我的爱却并不比傅雷给傅聪的爱要少。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为我考虑。他们虽然不能讲出许很多多为人处世的大道理来,但是,日常的教导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 书中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到处闪烁着才智的

13、光线。不仅如此,从书中我还感受到了家长们的专心良苦和他们赐予我们的崇高的爱,正如傅雷在信中对儿子说:“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唯恐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所以,傅雷家书拉近父母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相互理解,相互体谅。亲情溢于言表,给天下父母子女剧烈的感染和启迪。 高中傅雷家书读后感篇5 曾经读到过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母爱如Q,母亲不会写字,所以每次签字都在上面写个Q,“我”并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并且觉得非常丢脸,待到长大以后,“我”照旧是母亲的牵挂,到了最终“我”才明白

14、,“我”其实就像是Q字母里头的那条小小的尾巴,是母亲永久放不下的那头。其实许多时候你也会发觉父母的喋喋不休其实是担忧,父母的严峻指责其实是关爱,父母的高标准其实是放不下。由于他们认为我们做的不是还不够好,而是还不够优秀,不能自我、自觉的学习。其实最最放不下心、最最为我们傲慢、最最心疼我们的正是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其实,不只是母爱如Q,父爱亦是如此,正如傅雷家书当中的那位严峻而慈祥的父亲一样,不是吗? 孩子还年少,就只身到国外留学,面对着语言和学业以及礼仪,为人处世等等的压力,他的父亲给了他许多意见和鼓舞,那一封封布满着期盼和爱的家书,漂洋过海,将父母的牵挂和思念送达到孩子的身边。一九五四年一月

15、十八日晚到一九六六年六月三日,这么多封的家书莫非还不能代表他们对孩子的牵挂吗?期间有一次没收到信就坐立担心,这莫非不是父母最基本的担忧吗? 信中有这位父亲对孩子的鼓舞、也有对孩子的训练、还有当孩子获得荣誉时的那种傲慢,当然也有对孩子感情上的疏导。我想,这是每位父亲,或者说是每位孩子都知晓的。不行避开的,这些家书当中也有对孩子的高标准要求,当你读到这些的时候是否脑海里会回想起父母那严厉的脸呢?现在是否能够理解父母的良苦专心了呢? “我们做父母的人,为了儿女,不怕困难,不辞劳苦,只要为你们好,能够有助于你们的,我们总尽量的给。”这句话你有没有觉得很熟识?其实我们的父母常常说,“只要是有关学习的,能给的我的尽量给,就算是砸锅卖铁都要供你读书。”,其实你可以在傅雷家书里面找到你父母的影子,同时又能看看作为父母的他们是以何种心情来爱我们的。 或许你认为你独立了,长大了,可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又是如此的需要父母的订正。严峻并不是错,反倒是对我们的一种鞭策,一种促进。或许许多时候我们应当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思索。 成长,这是一个懵懂而艰辛的过程,但是我们必需经受,而且必需胜利的渡过,假如你还处在和父母的争吵、纠结当中,那么请你认真地,带着感情和长大的决心去阅读傅雷家书,信任我,它会让你受益匪浅。 高中傅雷家书读后感篇6 傅雷家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