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是农历几号

上传人:凯和****啦 文档编号:196440437 上传时间:2021-09-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年夜是农历几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年夜是农历几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年夜是农历几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年夜是农历几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年夜是农历几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年夜是农历几号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那么,小年夜是农历几号呢?下面跟我了解一下吧! 1、小年夜是农历几号 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夜。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南京地区是正月十五,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 2、小年夜的简介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专家说,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

2、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 3、小年夜的由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传奇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惭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究竟,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肯定要敬重,由于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汉族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4、小年夜的习俗 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

3、日,民间俗称为“过小年”,亦称小年。这天送灶神上天言事,称为送灶、辞灶、醉司命。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晋北地区习惯用饧,是麻糖的初级品,特粘,现在统称麻糖。有“二十三,吃饧板”的民谚。糖、饧之类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饧粘住,免生是非。供品中还要摆上几颗鸡蛋,是给狐狸、黄鼠狼之类的零食。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爱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

4、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特别兴隆。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 5、小年夜的历史 古代祭祀灶神的日期是在腊日,依据说文解字记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也就是说日期是冬至之后的第三个戍日。可是到了南朝,祭祀灶神的日子改成了十二月八日,也就是与腊八节重合,依据荆楚岁时记“其曰,并以豚酒祭灶神”。 到了北宋时代,送灶神上天的时期改成了冬至前一天,东京梦华录:“都人至除夜,备酒果送神,以酒糟涂灶门上,谓之醉司命”。 到了南宋,祭祀灶神的日期被改成了腊月二十四,依据南宋范成大祭灶词记载:“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中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既然腊月二十四是祭祀灶神的日子,为何改成了腊月二十三呢?这个与清朝的皇帝有关,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头,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约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中国小年就改成了腊月二十三。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