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学习:,大学的理想,作者: 纽曼 翻译:徐辉 顾建新,大学的理想,目录 人物简介 写作背景 文章内容 书评,大学的理想,约翰亨利纽曼(1801-1890)出生于1801年2月21日,在一个温和的新教圣公会家庭中长大是19 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神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1816 年12 月14 日考入牛津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1820 年获学士学位,1822 年获奥里尔学院(Oriel College) 院士称号,1825 年为英国国教牧师,接下来的几年里,身兼两职,既作学院的教员又作圣玛丽教堂牧师大学的理想,写作背景:,1833年,英国国教内部兴起了被称为牛津运动的宗教运动,其宗旨在于强化国教的天主教因素,并按照早期基督教教会模式整顿国教,抵制政府对教会的干预纽曼为该运动的领袖之一1845 年10 月9 日,由于认识上得觉醒和思想上的转变,他在利特莫尔受洗,皈依罗马天主教他在罗马完成了天主教教义学习,被封为牧师大学的理想,19 世纪50 年代早期,爱尔兰主教们想建立一所独立的大学,为天主教教徒提供一种不受新教高等教育机构影响的教育他们共同举荐纽曼在都柏林建立一所天主教大学,并委任他为首位校长。
1848 年他在伯明翰建立他的教区在该教区,教徒们的意见出现分歧 其中一些教主造谣惑众,说天主教此举是重新占有英国,以此煽动民族情绪新教教徒们便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教皇侵略纽曼被迫向天主教和新教做出解释,说天主教没有此世俗目的大学的理想,1852 年,纽曼在爱尔兰发表的系列演说,集结出版,书名为论大学教育的范围和属性对都柏林天主教教徒演讲集,后来经过多次修订补充,于1873 年再次成书,书名为大学理念的界定和阐释(一般被译为大学的理想) (The Ideaof a University Defined and Illustrated) ,之后又数经修订,一直到纽曼去世的前一年(1889) 为止大学的理想,纽曼本意是以牛津大学为蓝本建立一所天主教大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为牛津大学的两大基石,而主教们所期望的并不是他的这种独立的办学思想,相反,他们的初衷是希望新建学院能够向学生灌输天主教教义纽曼作了让步,学校建立了,但所付出的努力还是付之东流,1858 年他辞去了校长的职务,又返回伯明翰做他的红衣主教大学的理想,文章内容:,一:知识的教学是为知识而知识,不带有职业和社会功用目的纽曼精心阐释的第一大主题便是知识的教学,是为知识而知识,不带有丝毫的职业和社会功用目的。
纽曼对自己在牛津大学的学习经历持肯定态度,并对知识作为“自由”知识和“职业”知识作了划分虽没有贬低后者,但仍坚持前者是大学教学的合理目标大学的理想,二:大学应教授整合知识(所有领域的知识) ,包括神学,因为它被认为是真正的博雅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神学、特别是天主教神学,绝不可侵犯其它学科的界限,同样其它学科也不得侵犯神学领域,第二个大主题是围绕纽曼深信天主教大学有必要进行灌输天主教教义的同时,还应教授所有领域的世俗科学知识神学与世俗学科的关系摇摆不定,在纽曼的演讲中语焉不详但纽曼坚信大学应该追求所有领域的知识,否则它就不配使用“博雅”或“自由”来自我界定纽曼深信所有已发现的知识在上帝的造物中都有源头可查因而所有自然科学知识应该根据天主教的信条进行分门别类,彼此相安,他深信天主教教条是神学的真理大学的理想,但纽曼与同时代的更为保守的天主教徒不同,他强调神学不能僭越其它学科领域的界限所有知识都按自己的任务教学,每个学科知识在自己的界线范围内亨有绝对的自由而神学存在的必要性在于使单个学科或学科群不至于突破自身的界线而雄踞天下神学在本质上有其天然存在的必要性因为纽曼认为,不知道自然界起源于神造物就无法真正了解自然界本身的真象。
这种观点无疑使得纽曼在宗教的束缚更接近了科学大学的理想,三: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绅士”,他们通过良好训练的心智的实际应用去担任社会领导和承担社会责任这个主题的核心是纽曼认为大学的终极目标是对绅士的培养,养成完善的心智,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其外在体现为高雅的行为习惯和社交及处理公务表现出来的娴熟能力他想以牛津大学对绅士养成所进行的艰苦训练为蓝本,从而给爱尔兰民众施予同样的教育大学的理想,四:大学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与不能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泾渭分明的即有所为而又有所不为纽曼认为大学的目标应聚焦在对心智的训练上,而不是体现在灵魂的救赎上在为大学的名称界定时,他坚持大学的范围是培养一个人具有广博的知识、批判的智力、高尚的品德和很强的社会责任心大学不是把堕落的罪人转化为圣人,或者让他们达到纽曼所认为的真正的道德标准这些应由罗马天主教的虔诚和教条负责纽曼在坚持神学为一门科学时,坚持神学应像其它类型知识一样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并认为天主教教义应作为一门合适的学科列入任何天主教大学课程之中纽曼强调天主教教义的教学只揭示现实自然世界的极限,展示世俗世界的堕落状态,绝不传授天主教真理使基督教教徒灵魂得救的教义。
教育是大学教授的事,而灵魂拯救则是牧师和主教的事情大学的理想,简单书评:,大学的理想,(一)纽曼的知识观及其价值,纽曼的大学的理想是西方高教史上较早、较系统地论述大学教育基本理念的一部名著,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书中他具体阐述了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首先,在他看来,知识是统一的,所有知识是一个有机整体,各分支学科知识都是这一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各分支学科知识之间彼此平等、各自为界而又彼此互不侵犯、相得益彰因此,他主张大学应该教授包括神学在内的所有学科,而神学也不应该对其他学科的发展进行阻碍和限制在他看来,知识不仅包括对各学科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也同样由学科在各自的领域里反映出来的事实构成因此,从理论上说,纽曼在高等教育中对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一视同仁他的这种理念尽管并未真正实施和贯彻,但也为当时以及现在所开展的“通识教育”课程奠定了理论基础大学的理想,其次,纽曼主张知识本身即为目的在他看来知识的终极目标是它自身,而不体现为外在的功利目标,更不带有丝毫职业训练或社会功用的目的因此,学习知识不是为了带来外在的社会繁荣和物质增长,而是针对心智的培养、理性思维的训练、品格提升和优雅举止的形成。
这种知识观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其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偏爱正是基于对知识作用的这种认识,才使得他更加注重那些训练心智、培养理性的人文知识在他看来,知识可以向两个相对的方向演化:“一个方向是抽象的哲学推理,终端表现为宏观的普遍观念;另一个方向是具体的、特殊的、外在的,终端表现为机械操作程序其中,后者能为人类带来福祉,但前者训练人的心智官能,并扩展人的官能极限 所以,他认为这才应当是大学教育所应选择的内容 在这里纽曼看到了功利教育、职业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的弊端和不足,而这也是他对教育的理解、对“人”的理解,以及对“人性”的追求和宣扬的结果大学的理想,与此同时,纽曼十分强调知识的自由发展和学术氛围的熏染众所周知,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和内在体现,大学文化也是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的复合体,其中,非制度文化是使大学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内在保障,因此,纽曼十分强调知识发展的自由空间和内在规律性,强调学校非制度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从而酝酿了良好的非制度文化而其强调的“导师制”、“学院制”等制度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非制度文化而成为了一种传统正如美国学者PK博克所言:“制度文化有一种似是而非之处,它通过约束人的行为而使人获得解放。
因为,一旦这种制度被师生内心所承认和认可,他们就会自觉遵守而转化为非制度文化大学的理想,(二)纽曼知识观的局限和不足,首先,他虽然在观念上强调知识的整体性,但事实上却并未很好地实施和操作例如,在对待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态度上,他反对纯粹技术性知识的学习,而这些也是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从他的基本观点来看,他所主张学习的主要是些经典的人文知识,他更强调理性的培养、性情的养成,而不是技术或技巧这种观念虽然克服了现在只强调技能学习的偏颇状况,但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并造成了对科学技术的排斥和贬低而这显然也是一种偏颇和不足大学的理想,其次,他所主张的知识本身即为目的的观点并不彻底纽曼一方面强调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学习知识本身他指出,因为知识是好的,所以我们才学习,而且学习知识的目的不在于获得技术或其他什么,而在于知识本身但另一方面,他又强调知识学习对个人理性培养和性情陶冶的作用,强调“自由知识”、“博雅知识”对“绅士”培养的意义,由此可见,他所说的“知识本身即为目的”并不彻底,他所反对的只是对专业知识和职业知识的学习,而不是对理性目标的反对和排斥而且,就他所确立的培养目标“绅士”而言,他所主张的“知识本身即为目的”的观点也并不成立。
众所周知,纽曼主张的大学的培养目标应当是“绅士”,而“绅士”的培养却需要理性知识的学习,例如哲学、古典文学以及史学的学习等,他们把这些学科作为锻炼思维的工具,而不作为学习的目的,期望通过知识训练成为有修养的人,而不是以知识本身为目的大学的理想,再次,关于知识,他过多地强调了对知识的继承和传递,而忽视了对知识的生产和创新在纽曼当时所处的时代,以德国柏林大学为代表的一批研究型大学开始建立,并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未对纽曼产生任何效果他认为大学应当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所以它应当以传播和推广知识而非生产知识为目的,他甚至说:“如果大学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和哲学发现,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学应该拥有学生 而现在从世界学术的发展而言,他当时关于大学职能的观点更显落后和保守但这种观点的形成也有其内在的根源,正如阿什比对牛津、剑桥现象的描述:“这两所给英国大学树立典范的大学,曾经顽固地反对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是毫不为怪的1852 年,一些当事人向皇家调查委员会汇报时曾说,研究就要怀疑宗教而宣扬无神论 由此可见,纽曼的这种主张恐怕与他对科研的顾忌不无关系与此同时,纽曼忽视对直接知识的学习,过分强调了对间接知识的掌握。
纽曼十分强调通过广博知识的学习来培养“绅士”,广博的知识虽然有利于个人能力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但有知识并不等于有教养只有当知识转化为个性特征和人格特征、转化为行为习惯并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时,知识才成为了个人的教养大学的理想,(三)纽曼知识观、教育观对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启示,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教育理念,纽曼的精英主义、自由主义教育思想既有其内在的价值和逻辑,也有其不足和缺陷但从总体而言,他的教育理念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备受推崇,则是因为这种教育理念符合大学这一特殊机构的本质和规律因此,从现实角度而言,这种教育理念对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大学的理想,第一,倡导和守护理想主义,重塑大学理念和精神大学本身是人才培养与学问探究的重镇和中心,也是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圣地在这里理所当然应当充满理想和想象,充满信仰和激情但长久以来,许多高校放弃了其作为大学的理念和操守,过度考虑“为稻粱谋”的现实利益,而忽视了“为天下忧”的历史责任和使命,逐渐沦为工人、技师等实用人才的“生产厂”和贩卖文凭的“批发商”这不仅与大学自身的使命和责任相违背,也与大学自身的性质和规律相冲突。
因此,就这一点而言,大学不仅应当具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且应当毫不妥协地坚守和捍卫自身的理想和信念,真正承担起育人、求知、引领时代和社会方向的历史责任和重担而大学精神和理念的确立需要相应的载体来体现,这个载体就是大学自身所具有的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应是广义的,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因此,未来的大学应当重塑大学的精神和理念,一方面大力加强学校人文学科的研究和建设,大力弘扬人文学科的伟大精神;另一方面,应当注重发挥、挖掘科学对人格塑造、心灵净化和精神关怀的作用,从而通过重塑大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