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三郎的大事年表19 35年1月31日,出生于日本爱媛县喜多郡大濑村(今内子町大濑),父大江好太郎兄妹七人,兄弟间排行第三大濑为一森林峡谷间的村庄,这里的自然环境、民间习俗,对大江健三郎后来的创作颇有影响 1944年 9岁 祖母和父亲相继故去,两个哥哥均被“战时集中征训”,家里男人只有健三郎一人 1945年 10岁 国民学校小学五年级是年八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50年 15岁 3月,初中毕业;4月,入爱媛县县立内子高中 1951年 16岁 4月,转学至爱媛县立松山东高中编集学生文艺杂志《掌上》自是年起,开始了以后持续十二年之久的寄宿生生活 1953年 17岁 3月,高中毕业;赴东京,入补习学校,准备大学考试 1954年 19岁 4月,考入东京大学文科 1965年 30岁 夏至秋,赴美国旅行,参加哈佛大学的研讨班 1966年 31岁 4月,新潮社开始出版《大江健三郎全作品》,翌年二月全六卷出齐本年,为创作新的长篇小说而系统阅读福克纳的作品 1968年 33岁3月,赴澳大利亚旅行。
4月,发表《参院选举反映了民意吗――当投票意味着放弃权利的时候》等文5月,《个人的体验》英译本出版,应译者与出版社邀请赴美旅行8月,发表《核时代的森林隐遁者》等文 1969年 34岁 8月,长篇随笔《冲绳札记》开始在《世界》杂志连载,翌年6月刊完 1970年 35岁 7月,讲演集《核时代的想象力》由新潮社出版是年,三岛由纪夫剖腹自杀,大江健三郎曾就此事件多次发表意见 1971年 36岁 夏,参与创办并编辑季刊《冲绳经验》;7月,出版与重藤文夫的对谈录《遭受原子弹爆炸之后的人》本年起,“启示录”“末世”、“末日”等词汇频频出现于大江的作品和谈话里 1975年 40岁 5月,为抗议韩国当时的政府镇压诗人金芝河而参加有关活动大学时代的恩师、东京大学教授渡边一夫去世;本年,山口昌男著《文化的两义性》由岩波书店出版大江后来曾把这称为“两个重大事件”,并说,这两个事件在他的内心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他把渡边一夫视为终生之师,而他开始关注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则是受了山口昌男的影响 1976年 41岁 赴墨西哥首都,用英语讲授“战后日本思想史”。
1979年 44岁 11月,长篇小说《同时代的游戏》由新潮社出版 1980年 45岁 1月,短篇小说《聪明的雨树》发表于《文学界》杂志6月,《大江健三郎同时代论集》由岩波书店出版,全十卷,翌年8月出齐 1981年 46岁 先后参加陀斯妥耶夫斯基逝世百年祭、正冈子规纪念馆开馆等活动并发表讲演 1984年 49岁 1月,与作家堀田善卫的通信,以《核时代的乌托邦》为题发表于《朝日新闻》;5月,参加国际笔会东京大会,做了题为《核状况下的文学――我们为什么写作》的讲演9月,辞去芥川文学奖评委职务 1985年 50岁 长篇小说《MBT》序章发表 1986年 51岁 《MBT与森林里奇异的故事》由岩波书店出版 1988年 53岁 理论著作《为了新的文学》由岩波书店出版;该书结尾部分,大江提到了自己“最后的小说”;他说,关于广岛,关于核笼罩的当今世界的问题,将构成这部作品的核心 1989年 54岁 获欧洲共同体设立的犹罗帕利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认为,大江对欧洲文学也给予了相当的影响,他创造了能够表现个人体验与普遍性经验相结合的文体。
同年,《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瑞典文版出版 1993年 58岁 创作长篇三部曲《燃烧的绿树》;获意大利蒙特罗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