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

上传人:A****7 文档编号:196219512 上传时间:2021-09-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浦东新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合质量抽测初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和运用(20分)1.默写填空(1)_,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2)三军可夺帅也,_。(论语十二章)(3)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4)夕阳西下,_。(天净沙秋思马致远)(5)_,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诸葛亮)(二)理解运用(10分)2.下列字词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庇护 帐篷 琢磨 拈轻怕重 迫不急待B. 蜷伏 分岐 禁锢 人声鼎沸 怪诞不禁C. 酝酿 废墟 嗔怪 截然不同 骇人听闻D. 炫耀 安祥 粗犷 刨根问底 杞人忧天3.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完全

2、相同的一项是( )A. 虚怀如谷 精益求精 宽厚 温柔B. 狼狈为奸 呼朋引伴 伎俩 结果C. 不耻下问 出类拔萃 慷慨 教唆D. 漠不关心 见利忘义 厌倦 绵延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曹操借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种吞吐宇宙,包罗万象的气势,表达了自己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B.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了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对于漂泊异乡的“断肠人”来说是一种安慰。C.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对仗精整,意境开阔,也显示出诗人见到眼前之景,心潮澎湃,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D. “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表明李白将无知无情的

3、明月当成是善解人意的人,寄托自己对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5.关于西游记一书,以下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游记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这两大故事展开的。故事大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不过也有一些降妖伏魔的故事,套路类同,情节简单。B.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第一主人公。他因不满玉皇大帝赐予他的“弼马温”官职而反下天界。他兼具人性、神性和猴性三重特点,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C. 清代作家吴承恩的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多彩的神魔世界,各路神佛妖魔都写的栩栩如生,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D.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遭拒是因为孙悟空在观音菩萨帮助下,收服了罗刹女之子红孩儿。6.下

4、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寓言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伊索寓言讲述了许多古希腊的寓言故事,女娲造人也是充满了丰富想象的寓言故事。B. 郭沫若写的诗歌天上的街市,意境美妙,语言铿锵,借助牛郎织女故事,体现诗人改造现实生活的愿望。C. 动物笑谈作者康拉德劳伦兹是意大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D. 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通过写诫子书一文,告诫儿子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

5、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7. 上文选自_,作者是_。8. 解释下列加点字(1)顾野有麦场_(2)一狼径去_9. 翻译句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0. 下列选

6、项中不能表现狼狡诈本性的是A.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B.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C.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王恭从会稽还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王恭:东晋重臣。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王大:王恭的族叔。簟(din):竹席子。东:会稽在东晋国都建康(今南京市)的东面。领:量词,相当于“条”。荐:草垫。丈

7、人:古代对长辈或老人的敬称。长物:多余的东西。11. 解释文中加点词。(1)因语恭_(2)故求耳_12. “可以一领及我”有以下翻译,哪一项是正确的?()A. 可以把一条跟我相比吗?B. 可以把一条送给我吗?C. 可以让我拿一条吗?D. 可以让我欣赏一下吗?13. 从王恭对王大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的人。三、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猫(节选)郑振铎(1)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

8、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2)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3)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4)妻道:

9、“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5)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6)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7)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8)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9)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10)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11)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

10、。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12)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13)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14)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15)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16)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

11、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17)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18)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19)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20)自此,我家永不养猫。14. 分析第(1)段中划线句的作用。15. 细读第(3)(15)段,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每个标题不超过4个字。妻买回鸟 _ _ _ _ “我”知真相16. 文中“我”判断第三只猫咬死芙蓉鸟的依据有哪些?17. 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真是“畏罪潜

12、逃”了,我以为。通过心理描写,写出“我”对猫咬死了鸟害怕责罚逃跑的确信。B.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着我的良心的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我”明白真相后的愤怒。C. 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这只猫是因为“我”的主观臆断而死,不能挽回,而更加内疚后悔。D.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总结全文,表达了“我”的愧疚、自责之情。“永不”一词也体现了“我”态度的决绝。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当向日葵还会跳舞的时候秦文君温暖的童年的家令我永远怀恋,家里有爸妈,两个弟弟。我特别想说说爸爸和我的故事。我曾一度认为爸爸太软弱,太慈爱,他从来不发火

13、,一辈子也没有对立面,总是心平气和。不过爸爸教育孩子有独特的方式。记得当时家里住在一楼,有门有窗,但是爸妈上班去了,我就定一个规定,不准从门进出,还把门锁死了,我和弟弟进出都是走窗户,也不是好好地爬出爬进,窗户底下用各种席子卷起来,做成地道,还有陷阱。爸爸知道后对我们“抓大放小”,说小孩都贪玩,只要我们安全,相互友爱、诚实,其他的就包容了。我从认字起,爸爸就给我买书刊,我关注的第一本文学书是爸爸在阅读的红岩,当时书名上的字我还识不全,就念成了“红山石”,别人都笑了,而爸爸微笑着说:“她聪明,大概的意思并没有错。”后来我阅读了一些书,爸爸问我书里的情景,我都乐于叙述事件,描绘人事,从来不会串起来

14、,也从来没有表达不清的时候,爸爸总是欣喜地倾听着,然后说:“不错。”有一阵我爱看有关公主的书,童话和民间故事都爱,一次,我忽然想造一座临时宫殿,在里面扮成公主。我和同样想做公主的同学去我家楼上的小伙伴家,在大房间中划出一块,作为宫殿的一隅,把阳台上的花一盆一盆搬进来,给公主赏花用。还布置个荷花池,千辛万苦搬来大木盆,往里放上塑胶荷叶,浇上两大桶水时,突然发现木盆漏水了,顷刻之间水漫开来,房间里全浸了水,走路能踩出水花。我突发奇想,说干脆多放些水,做个龙宫内的公主。为了这宏大的目标,我们一桶一桶往里提水,可水始终积不起来,像有个吞水怪似的。正在纳闷,就听楼下的弟弟们狂呼起来,原来,水全shn( )下楼去,我们家闹起了水灾。即使这样,爸爸也只是封我为“捣蛋公主”,并没有多说什么,他还继续给我买好看的公主书。刚进小学时,我曾常常从学校偷跑出来,到我家窗户下面的花园里鼓捣一些别的事,比如舀一勺蜂蜜洒在地上,聚集起几百上千只蚂蚁,然后全部圈养起来。爸爸劝我回归学校,把那些蚂蚁都放了,说那样它们高兴。他把这件事处理得轻描淡写。后来又有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