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策略形成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96218678 上传时间:2021-09-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策略形成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策略形成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策略形成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策略形成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策略形成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策略形成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在策略形成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摘要:“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教育价值。下面,笔者将从策略的引入,可增强学生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策略的体验,可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良好情感;策略的提炼,可促进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策略的应用,可培养学生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出发,浅谈在策略形成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关键词:策略形成;数学素养;引入;体验;提炼约翰杜威认为:“身体的生长是由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同样,思维的生长是由于教材的合乎逻辑的组织。”“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数学课程“解决问题”的一个专题章节编入了苏教版第二学段各册教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生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

2、些内容既是对“列表”、“还原”等策略的一次专题探讨,是其以问题的解决为载体,以“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美妙的创造,感受数学丰富的方法,运用数学深邃的思想”为价值取向,逐步聚合学生思维,练达学生具有敏锐的数学眼光和睿智的数学头脑,成为支撑学生数学素养的“脊梁”。因此“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教育价值。一、策略的引入,可增强学生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这里的“策略”首要的也应是“搜集信息”将问题数学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专题单元很好地策应了这一点。如第九册“一一列举”的策略,例1围栅栏问题就需要学生将其数学化为长与宽

3、和是9的问题,例2需要将其数学化为三种杂志搭配的问题,例3则需要将其数学化为3+2=23的问题。这三个原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旦被学生提取蕴含其中的数学信息,并与过去所学的长方形周长、乘加算式问题建立关联,学生就容易透过现象看本质,简洁地洞悉问题的实质,进而寻得解决问题的相应策略。这样的专题训练,经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的相机指点,相信学生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二、策略的体验,可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良好情感作为一种策略的选择,或者说一种思维方法的渗透,教师关注的不应仅是要解决某一具体的数学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寻求策略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多姿多彩,并能自觉运用蕴藏其中的思维方

4、法观察、分析、解决数学内外的各种问题,这样的过程便能让学生切身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趣味,激发学生好好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愿望。一是体验数学的简洁之美,如第七册中通过列表策略的引用,蕴含例1中的笔记本单价不变的实质一表了然,解题的关键一看便明;第八册中通过画图策略的引进,学生透过例2中行程问题的示意图不仅能明了小明、小芳所行路程与两家间路程间的数量关系,而且借着示意图直观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况且还能进行多元思考,找到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体验数学的严谨之美,如第九册中一一列举的策略,就能让学生体验“不重不漏”之趣;第十册中还原策略的引进,能让学生体验到“有序推理”之妙。三是体验数学的内联价值之

5、美,教材中所出现的六种策略,都是解决实际问题时常用的办法,其实这六种策略在第十二册学习过“转化”之后,可以统领全局,以“转化”策略一言弊之或转化为表格、或转化为图形、或转化为图式、或将分数问题转化为整数问题等等,都是巧作转化,将较复杂的问题变成较简单的问题,把新的问题变成已解决的问题,这样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之趣就更加明晰,凸显数学的内联之魅力。三、策略的提炼,可促进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英国学者贺斯曾说:对学科本质的认识是一切教学法的基础。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是需要一双“火眼金睛”的,如果说地图是地理的眼睛,那么思

6、想方法就是数学最深邃的“明目”,而数学思想的形成信赖的重要渠道就是对解决问题过程策略的提炼。在学生体验策略的魅力之后,需要适时地提炼出策略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法宝和利器,如学生在第十一册探讨替换策略之后,不仅能解决传统的“鸡蛋同笼”问题,更为深刻地应该提炼出:为什么非得要将两种不同的量转化为同一种量,以及如何去实施。这样的提炼不仅可以为学生今后解决三个量,甚至更多量的替换问题建立模型,而且对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类似需要替换的非数学问题孕伏了数学头脑,真正用数学的思想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四、策略的应用,可培养学生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什么叫素质?当我们把学校里

7、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才是素质。”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材中的正式立项或许也有这样的思考。“知识课堂”继演绎为“生活课堂”后,更应涅磐为“生命课堂”,这生命课堂不同于歌星吆喝来的阵阵掌声,而是要用思想的实力,智慧的魅力,尤其是创新的活力来精心滋润课堂生命的成长。单个策略的应用价值不仅能解决当下的问题,而且能简洁地回望前面的问题,还能发展至创新地解决后续学习的问题。比如画图的策略对以前所学的植树等问题的解决很有借鉴价值,对后续学习分数应用题也很有辅助作用,对思考圆的面积、周长问题等也很有帮助,这些都因策略的深度应用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随着知识的增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策略大多是综

8、合应用的。在第十一册替换策略的例题中就又应用了画图的策略,在练习中又应用了列表和一一列举的策略。画图、列表、列举等一些基本的策略是解决较复杂问题的简化工具,还原、替换、转化策略则更是嵌入学生大脑的基本模型,教材探究的六种常用策略,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综合使用,相信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是越加出色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教材的专题教学内容,真正起到了“发展学生数学能力,丰富学生数学情感,培育学生数学思想,促进学生创新思考”四位一体的教育功效,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不断提升起着不可估量的长效。参考文献:【1】王婷婷.论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策略J.科技资讯,2019,017(015):153-154.【2】刘巧菊.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8,No.359(11):93-94.-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