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市四初一语文期中卷

上传人:A****7 文档编号:196089626 上传时间:2021-09-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年市四初一语文期中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9年市四初一语文期中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9年市四初一语文期中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9年市四初一语文期中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9年市四初一语文期中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年市四初一语文期中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年市四初一语文期中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一语文 期中考试卷(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一 文言文阅读(共28分) (一)默写(10分)1、今夜月明人尽望,_。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2、_,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浪淘沙(其八)3、只看云断成飞雨,_。(朱熹 偶题(其一)4、一年好景君须记,_。(苏轼赠刘景文5、斯是陋室,_。(刘禹锡陋室铭)(二)阅读下文,完成6-7题(4分)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攀苍,锦帽貂崬,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6、这首作品应属于宋词中

2、_派的代表作。(1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3 分)A.“千骑卷平冈”,一个“卷”字生动地表现了出猎队伍的雄壮气势。B.“鬓微霜,又何妨”一句中流露出作者过人的自信和豪迈之情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以冯唐自比,表达了想得到朝廷信任的愿望。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作者想为国抗击西夏的雄心。(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6分)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浦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

3、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于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8、文中的“予”指的是_(人名),他是_ (朝代)哲学家。(2 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 下列句子。(2 分) 莲,花之君子者也。_ 10、对第段画曲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表达了对隐逸者和富贵者的讽刺。B、体现了莲花高洁的形象。C、暗示了像自己一样的品德高尚的人很少D、表达了对莲花坚守节操的敬重。(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8分)范仲淹勤学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嫁常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

4、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日:“世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南都:今河南商丘,糜粥:稠粥。昃:日偏西。六经: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去之南都 _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A. 每天苦读,五年来没有一天脱衣睡觉。B. 白天晚上下苦功学习,五年来没有一天脱衣睡觉。C. 白天晚上下苦功学习,五年来不曾穿着衣服睡觉。D.白天晚上很痛苦地学习,五年来没有-天脱衣睡觉。13、 文中“知其家世”指的是_ (2分)14、下列内容分析有误的项是_ (2 分)A.范仲淹从小勤奋好学,有远大志向。 B.范仲淹“感泣辞母”是为进学舍就学。C.范仲淹通

5、“六经”之旨是为博取功名。 D.“糜粥不充”说明范仲淹的伙食很差。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4分)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6、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

7、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pn shn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

8、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15、背影一文是现代作家朱自清写的

9、篇表达父子之情的_ (体载) (2 分)16、根据拼音写汉字。pn shn _ (2分)17、第段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动词恰当的是( ( ) (3 分)A.穿 吊 缩 拉 B.穿、攀 勾 爬 C.穿 爬 攀 缩 D.穿 吊 勾 扶18、对第段划线句“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这段文字表现了父子相互关爱的深情。B.父亲不放心儿子,表现父亲谨慎的性格。C.临别时父亲反复叮嘱、提醒,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惦念,无微不至的体贴、关心以及深挚的爱。D.儿子要远离父亲了,父亲心理很难过,叮嘱儿子,怕儿子丢失行李,表现父亲很小气。19 请从内容和结构分析第段划线句

10、的作用。(二)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14分)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荞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

11、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时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遮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

12、标准,那么北纬280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0的武汉3月巧日春到,而北纬320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今步是有先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蛇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

13、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

14、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20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个特点。(1)_(2)_(3)_2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句中的“脚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春天的到来,语言生动。B“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句中的“大约”表明西安每年进人春天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粉合客观事实,语言准确。C“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句中的“又”字说明了“倒春寒”的特点,强调了“倒”的意思。D“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句中的“而且”说明了古诗词的文学价值远远超过了科学价值。22第四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