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管理制度》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96043100 上传时间:2021-09-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症医学科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重症医学科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重症医学科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症医学科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症医学科管理制度》(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症医学科管理制度Word文档可编辑重症医学科管理制度 一、重症医学科工作制度 1、重症医学科工作人员必需履行各自的职责,严格遵守重症医学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排定的班次未经批准不得私自更换。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查对制度,严防医疗缺陷发生。 3、重症医学科内各种仪器及急救车内物品做到定位存放、定量储备、定时补充、定时消毒。急救仪器、监护设备专人保管修理,按操作规程操作,操作前熟识仪器性能和留意事项,每次抢救患者后由专人管理、检查,刚好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刚好补充并按规定放回原 处。 4、一切仪器在工作期间,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拨动,如患者须要,需有关人员先调试,然后向主管护士交

2、班。 5、重症医学科内应保持清洁、宁静、舒适,非有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入内。 6、工作时间内不准因私事向外打电话。接听电话时,应以最短的时间结束通话,以免影响工作。 7、对转出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要提前与有关科室联系,并负责将患者平安送到转入科室,同时做好交接工作。 8、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每个病人都具体床头交接班。 9、科主任及质控员随时监控科内的质量,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全部与质量有关的信息资料,对存在的问题刚好组织解决。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每月活动一次,由科主任、业务骨干组成,探讨相关质量问题,拟定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做好相关记录。 二、重症医学科患者收住制度 为合理运用重症医学

3、科病床,充分发挥重症医学科人员和设备的配置优势,便利管理,特制定本收住制度。 1、收住原则: (1)收住各科具有监护指征的危重患者。 (2)谢绝各类可能造成传染性扩散的患者和精神病类者。 2、收住指征: (1)心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塞,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 (2)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 (3)各种类型休克。 (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严峻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5)心、肺等外科重大手术后。 (6)急性高位截瘫,格林巴利氏综台征。 (7)心脏创伤性检查或介入治疗后。 (8)ARDS和ACI (9)脑血管意外。 (10)酒精中毒和各种药物中毒。 (11)重症感染 (

4、12)四类手术病人(手外科除外)。 (13)术中输血400ml。 (14)需进行特级护理的病人。 (15)行全身麻醉后的病人。 (16)年龄在12岁以下或75岁以上的术后病人。 (17)需进行呼吸管理和呼吸支持的患者。 (18)各类休克。 (19)心肺脑复苏的病人。 (20)ASA级及以上的手术。 (21)车祸、坠落等造成较严峻多发伤、复合伤。 (22)多发肋骨骨折伴胸腔引流。 (23)消化道大出血。 (24)溺水、电击伤。 (25)内分泌急症(如甲亢危象、甲低危象等) 3、收住留意事项: (1)收住需办理转科手续或住院手续。 (2)全部患者入科时均进行一次APACHE评分。 (3)转科前有关

5、科室将患者的病种、病情、可能须要监护的项目,打算实行的诊治措施,刚好通知重症医学科,便于重症医学科做好相应打算。 (4)病情稳定后刚好转出重症医学科。 (5)医保患者收住,参照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6)特别缘由需收住者,必需经分管院长批准。 (7)有收住指征但无经济承受实力者,必需请示行政总值班。 三、重症医学科收住患者病情评估制度 1、为了客观评估新入住患者疾病严峻程度及推断患者的预后,对全部入住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2、评估的方法采纳APACHE评分系统,昏迷的患者加用GCS评分系统。全部新入住重症医学科患者实行评价时间窗在24小时内病情最危重时。 3、24小时内死亡患者暂不予以评估。 4

6、、有关病情评估的相关检查由接诊医师完成。 5、主管医师负责每位患者APACHE或GCS评分,最迟应在患者入住我科48小时内完成评分。 6、全部转出重症医学科或出院患者APACHE或GCS评分表装入病历归档保存。 APACHE评分表 一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 A年龄 0 2 3 5 6分 A记分 44 45-54 55-64 65-74 75岁 B有严峻器官系统功能不全或免疫损害* 0 2 5 B记分(总) 无上述状况 非手术或择期手术后 不能手术或急诊手术后 1.肝脏 2.肾脏 3.心血管 4.呼吸 5.免疫抑制 C.意识状态(15-GCS积分) GCS评分 6 5 4 3

7、 2 1 分值 GCS积分 C记分(总) 睁眼反应 自动睁眼 呼喊睁眼 刺激睁眼 不能睁眼 语言反应 回答切题 回答不切题 答非所问 只能发音 不能言语 运动反应 按叮嘱动作 刺痛能定位 刺痛能躲避 刺痛肢体屈曲 刺痛肢体伸展 不能活动 D生理指标 异样上升值 异样降低值 D记分(分) 4分 3分 2分 1分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1体温(腋下) 41 39-40.9 38.5-38.9 36-38.4 34-35.9 32-33.9 30-31.9 29.9 2平均血压(mmHg) 160 130-159 110-129 70-109 50-69 49 3.心率(次/分) 180 1

8、40-179 110-139 70-109 55-69 40-54 39 4呼吸频率(次/分) 50 35-49 25-34 12-24 10-11 6-9 5 5PaO2(mmHg)(FiO250%) 70 61-70 55-60 55 6.动脉血PH 7.7 7.6-7.69 7.5-7.59 7.33-7.49 7.25-7.32 7.15-7.24 7.15 7血清Na(mmol/L) 180 160-179 155-159 150-154 130-149 120-129 111-119 110 8血清K(mmol/L) 7 6-6.9 5.5-5.9 3.5-5.4 3-3.4 2.

9、5-2.9 2.5 9血清肌酐(mg/dL) 3.5 2-3.4 1.5-1.9 0.6-1.4 0.6 10.血球压积(%) 60 50-59.9 46-49.9 30-45.9 20-29.9 20 11.WBC(*1000) 40 20-39.9 15-19.9 3-14.9 1-2.9 1 APACHE总分 0 *备注 肝脏 活检证明肝硬化,伴门脉高压,以往有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 心血管 休息或稍微活动时出现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者。 呼吸系统 慢性限制性、梗阻性血管性疾病,活动严峻受限,不能上楼梯或做家务。慢性缺氧,高碳酸血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严峻肺动脉高压(40mm

10、Hg),或须要呼吸机支持。 肾脏 长期接受透析。 免疫障碍 接受免疫抑制剂、放疗、化疗、长期类固醇激素治疗,近期运用大剂量激素或患有白血病、淋巴瘤,艾滋病等抗感染实力低下者。 重症医学科联合查房制度 为了确保重症患者能够得到持续医疗救治,落实多科联合查房的职责,保证患者得到连贯性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培育良好的医疗行为和医疗习惯,制定多科联合查房制定。联合查房作为重症医学科常态医疗活动,程序与要求如下: 一、联合查房适用对象 1、外科手术术后入住ICU的危重症患者。 2、疑难患者:诊断难以确定者,涉及多脏器严峻病理、生理异样者,涉及重大手术治疗者。 3、存在医疗隐患、纠纷隐患的危重患者。

11、 4、科内难以解决,需多科探讨探讨的特别病例。 二、联合查房参与人员 1、术后患者住进ICU,相关手术专科的医生应在术后三天内联合ICU医生查房。 2、相关科室病人病情改变转入ICU,存在医疗隐患、纠纷隐患的危重患者,相关专科医师和主任联合ICU医生查房。 3、必要时可邀请医务科、护理部参加。 三、联合查房程序 1、重症医学科科主任或相关专科科主任均可发起联合查房,并共同确定查房时间。 2、查房过程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持。 3、听取管床医师汇报病情,上级医师补充,科主任简要介绍目前诊疗过程中的难点、疑点,并提出须要相关专科解决的问题。 4、相关专科主任检查病人及相关检验、检诊报告,并做双向沟通,

12、必要时进行疑难危重病例探讨,已给出诊疗看法或建议(包括可能存在的风险、担心全因素及医疗护理要点等)。 5、重症医学科科主任对查房过程进行汇总。 6、管床医师照实记录联系查房过程,病情记录中单列联合查房记录,经参加查房的专科医师审签后,再由重症医学科科主任审签。 7、联合查房所做出的医疗决策及存在的医疗风险,须共同与患方沟通。 四、重症医学科工作人员入室管理制度 1、为保证重症医学科清洁整齐,达到医院感染要求,须严格限制入室人员。 2、工作人员按规范洗手、更衣穿鞋套、戴工作帽,外出时必需穿外出服。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 4、严格落实洗手和手消毒的有关规定在各种检查、治疗、护理前后均应洗手用快速消毒液消毒。接触患者体液以及为爱护性隔离患者和特别感染性疾病患者检查、护理时必需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必需仔细洗手。 5、保持重症医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