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要考的知识点

上传人:毛**** 文档编号:195924515 上传时间:2021-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要考的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管理信息系统要考的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管理信息系统要考的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管理信息系统要考的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管理信息系统要考的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要考的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要考的知识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系统的企业战略目标6个】为什么今天信息系统对运营和管理企业非常重要?1. 运行良好2. 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的企业模式3. 顾客和供应商关系密切4. 改进决策5. 竞争优势6. 长期存在【信息系统】定义:相互连接的部件的集合作用:从内部和组织环境中收集、储存和分发信息以支持组织的职能和决策、沟通、协调、控制。分析和形象化。包含:主要人员、地点、事情的信息主要活动:输入、处理、输出。【信息系统的多维性】1. 组织维:组织层次、职能专业、 企业过程、文化和政治利益团体2. 管理维:领导、战略、管理行为 3.技术维: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管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包括互联网)【信息系统的当代方法】

2、1. 技术方法 2.行为方法 3.社会技术系统【信息系统的类型4个】信息系统如何为各层管理服务?基层:TPS业务处理系统。如工资系统或订单处理系统,它跟踪企业运行必须的常规业务流。中层:MIS管理信息系统和DSS决策支持系统。大多数MIS报告是TPS信息的压缩,没有深入分析。DSS运用 先进的分析模型和数据分析能力支持结果的唯一性和快速变化的管理决策。高层:ESS高管支持系统。常以图形和图表的形式提供数据,并通过一个门站由多个内源和外源获得数据。【企业应用系统4个】企业应用、合作和沟通系统如何改善企业性能?EPR企业系统:将企业关键的企业职能和企业过程集成到单一的软件系统,用以改进协调、效率和

3、决策。 SCM供应链管理系统:有助于管理企业管理自己和供应商的关系,从而使计划、进料、生产、递送产品和服务最优化。 CRM客户关系系统:调协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和客户互动以使公司的收益和顾客的满意度最优。KMS知识管理系统:使公司能优化创新、分享和传播知识。【信息系统部门】定义:是负责信息技术服务的正式的组织单位。职能作用:负责维护信息基础设施中的硬件、软件、数据存储和网络等。组成:专家和信息系统经理。往往由CIO领导。【波特竞争力模型5个】公司的定位和它的战略是由和传统的直接竞争者的竞争决定的,但它们也受到新的进入者、替代商品和服务、供应商和顾客的强烈影响。【涉及竞争力的信息体统战略4个】

4、波特竞争力模型如何帮助公司开发使用信息系统的竞争战略?1. 低成本: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沃尔玛)2. 产品差异化:利用信息系统使产品差异化,提供新产品、新服务(eBay、苹果、LandsEnd)3. 市场定位:利用信息系统进行市场定位(希尔顿酒店)4. 企业与顾客、供应商的联系:利用信息系统开发企业和顾客、供应商之间的紧密联系(克莱斯勒公司、亚马逊)【价值链】如何帮助企业为战略信息系统应用识别机会?价值链模型主要针对企业中特殊的活动。竞争战略和信息系统在价值链模型中具有很大的影响;该模型将企业看做是一连串首要活动和支持活动,首要活动是直接与生产和分配相关的,而支持活动有助于首

5、要活动 成为可能。这些活动有利于给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增值。公司的价值链可以和供应商、分销商和顾客的价值链相连。信息系统如何帮助企业应用【协同论、核心竞争力】达到竞争优势?信息系统能将分立的企业单位联系到一起,达到附加的效率或提高服务。信息系统有助于企业掌控它们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跨企业单位的知识分享。【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定义:为企业特定的信息系统应用提供平台的共享技术资源,包括整个企业所共享的硬件、软件和服务。构成:1.计算机硬件平台 2.操作系统平台 3.企业软件平台 4.网络和通信平台 5.数据库管理软件 6.互联网平台 7.咨询和系统集成服务1983发展:通用主机和微机(1959)-PC(1

6、981)-客户机/服务器(1983)-互联网(1992)-云计算(2000)建立和管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带来的挑战:1.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投资决策2.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各个组件之间的协调均衡3. 如何处理可拓展性和技术变革4. 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如何进行管理管理解决方案:1. 竞争力模型分析2. 从小规模项目开始投资新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3. 建立和分析信息技术资产整体拥有成本摩尔定律】:自微处理器芯片诞生以来,每个芯片中集成的元器件(晶体管)数量在最小批量生产成本下每年翻一番。 (后改为每两年翻一番) Metcalfe定律】:网络的价值或网络的能力随着网络中成员数的增加而按指数形式增长,当越来越

7、多的人加入到网络中来,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增。传统环境文化带来的【管理资源数据】的问题?1. 难以让组织跟踪那些按系统化方式使用的碎片数据,难以将其组织起来以便简单导入;2. 随时间推移会引发很多问题:A产生冗余和不一致 B计划数据的依赖 C缺乏灵活性 D安全性差 E缺乏数据共享性和可用性【DBMS优点】如何解决传统环境带来的问题?1. 可以通过对数据的集中管理,使企业所需要的数据有单一相同的资源,最小化冗余和不一致的文件;2. 使数据独立存在,增加数据的访问性和可用性,降低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费用;3. 使组织可以集中管理、使用数据并保证安全性。关联型数据库生成数据的三个基本操作:选择、连接、投

8、影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定义语言、数据字典、数据操纵语言(标准语言:SQL)分布式数据库】1. 分区:在不同的位置存储数据库的不同部分2. 复制:在不同的地点全部复制中央数据库优点:弥补了单一大型数据站点的缺点。提高了对本地用户的响应能力,并且可以在小型、廉价的计算机上运行。数据仓库】定义:储存对整个企业的决策者有潜在利益的当前和历史数据的数据库。构成:内部数据源(运营、客户、生产、历史数据);外部数据源(外部数据)商业智能】定义:用来稳固、分析和为获取大量数据提供大量数据提供通道的工具。包括:数据库查询、报告软件、多维数据分析工具(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企业系统EPR】如何帮助企业达

9、到运营优秀?1. 企业软件建立在一个集成软件模块套装和公共中央数据库上。这个数据库对大量的应用系统收集和提供数据,从而几乎能支持所有组织内部的业务活动。2. 企业系统支通过加强数据的标准化,贯穿整个公司的企业过程,以及单个统一的技术平台来达到企业的集中化。3. 企业系统产生的公司范围的数据可以帮助经理监控组织性能。【电子商务】为何发展地如此迅速?定义:是卷入数字化组织和个人之间和组织或个人内部的商业业务。特点:1.遍及性 2.全球化 3.统一标准化 4.信息丰富化 5.互动性 6.信息密度 7.个性化和定制化 8.社交技术【互联网商业模式】1. 虚拟店面 2.信息经纪人 3.交易经纪人 4.在

10、线商场 5.内容供应商 6.服务供应商 7.门站【电子商务类型】1. B2C:企业对消费者。涉及零售产品和服务给个体购物者2. B2B:企业对企业。涉及企业间的产品和服务销售3. C2C:消费者对消费者。涉及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买卖电子商务如何改变消费者零售和企业对企业的交易?1. 互联网创造了市场销售和顾客支持的新渠道,并在买卖的交易中省去了中间商;2. 网络和电子邮件减少了投放订单和顾客服务的作业成本;3. 网络个性化技术递送网页,拟合每一个顾客的兴趣。1. B2B使公司能电子化地定位供应商、投标、投放订单和跟踪运输;2. 开发高效率的和快响应的供应链。【电子商务主要支付系统】1.数字信用卡支

11、付系统 2.数字钱包 3.积累余额电子支付系统 4.在线支付系统 5.数字支票 6.电子账单显示和支付系统【企业范围知识管理系统的类型】1. 企业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库和工具以组织储存结构化文件和储存半结构化知识(电子邮件或多媒体)2. 知识网络系统:提供索引和工具为公司雇员放置专门知识,是隐形知识的重要源泉【决策支持系统DSS】类型:1.模型驱动DSS 2.数据驱动DSS 3.特殊:地理信息系统GIS部件:1.DSS数据库 2.DSS软件系统 3.用户接口作用:支持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决策【高管支持系统ESS】如何帮助高层经理做出较好的决策?1. ESS由内源和外源两方面提供数据,并提供一个通用

12、的计算和通信环境,可以应用和关注于一个变化的问题组合;2. 可以帮助高管A监控公司绩效 B发现问题 C识别机会 D预测趋势【决策】类型:1.非结构化(高层) 2.半结构化(中层) 3.结构化(基层)阶段:1.情报:由组织问题产生的发现、识别和理解组成 2.设计:识别和探索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 3.选择:各种解决方案中尽心选择,确定较好的方案 4.实现:选择方案,并继续监视此方案工作的如何【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组成:1.硬件 2.软件工具 3.人员【信息系统导致的结构组织变化4个】新系统如何产生组织变化?1. 自动化2. 作业步序合理化3. 企业过程再工程4. 范式转移-带有最大的风险和回报

13、的长远变化【系统开发活动】1. 系统分析 2.系统设计 3.编程 4.测试 5.切换 6.生产 7.维护【系统建设方法】1. 系统生命周期法:最古老的方法,是建设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段的方法,将系统开发划分为正式的阶段,阶段需按序2. 原型法:是信息系统的一个工作形式或系统的一部分,只是一个初级模型 步骤:A识别用户的基本需求 B开发一个工作原型 C运用这个原型 D修改和提高这个原型 (CD不断重复直至用户满意)可以使用的【转换】的策略:1.并行策略 2.直接切换策略 3.向导研究策略 4.分段进入策略建模和设计系统:1.结构化方法(自上而下) 2.面向对象方法(至下而上)【项目管理】定义:在一定的预算和时间限制下,运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实现特定的目标。主要变量:范围、时间、成本、数量、风险【管理项目风险】1.项目的规模 2.项目的结构 3.技术的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