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左手技法详解弹筝时,如不用滑、按技法作韵,就必须用颤音(揉、吟)发挥其以韵补声的效用可是,一般在谱面上,只明确地标记滑、按符号而颤音通常都无明显的标记颤音是由演奏者视乐曲的风格、内容、情绪表达,自行斟酌处理,只有在特殊和必须强调的地方才有符号标记 古筝左手技法:颤 音 颤音是左手作韵众多技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法它通过快速而细致的音高波动,赋予音乐以表情色彩颤音是对传统揉、吟技法的总称 传统的揉、吟都是左手在筝码左边15厘米左右的弦段上,用食、中、无名三个手指(或中、无名两指)并齐,稍弯曲成弧形,轻轻粘在右手所弹弦上,当右手弹弦后,左手在弦上作垂直的起伏按动,使右手弹奏出来的音产生有规律的波动效果波动始终按准(弦本身的音准) 、高(左手向下按,弦的张力改变,弦音升高了的音高)不断反复有规律地进行传统的揉、吟仅以弦音的波动幅度大小作区别,大者为揉,小者为吟揉和吟总的作用都是润饰右手所弹的音和延长音波,以达到音乐风格的体现和音乐内容的表达从其性质和方法来看,都属同一类,没必要因按动的波动幅度大小分成两类技法 古筝左手技法:颤音的种类 颤音的分类,就着弦力度而言,有轻、重之分,就时间和节奏而言有持续(连续)和节律之分,此外还有轻重结合、上下滑动组合的各种颤音。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颤音: 轻颤音(~~)(又称平颤音、普通颤音、一般颤音、微颤音) 轻颤音是右手弹弦后,左手在筝码左边_%厘米左右的弦段上,用食、中、无名三指作垂直的起伏快速按动它无明显的音点,音程变化不超过小二度,有如同微波荡漾一般的装饰性这种颤音常用于轻淡、高雅,速度较慢的旋律中这种颤音使用最广 .小颤音(符号同轻颤音,又称密颤音、细颤音、碎颤音) 小颤音左手按动方法同轻颤音,它不同于轻颤音的是颤弦幅度小、频 率大,常用在按音上(Fa、Si或其它按音)这种颤音常用于凄凉、悲怨的旋律中 3.重颤音()(又称大颤音) 重颤音是右手弹弦后,左手在筝码左边_%厘米左右的弦段上,用食、中 、无名指 作垂直的慢而大的起伏按动它有明显的音点,音程变化一般在大二度或小三度,它是在小颤音的基础上加大颤音的幅度,增加弦音的紧张感这种颤音常用于激化或扩大特定的情绪、感情比较强烈的旋律中,重颤音随乐曲情感的变化,演奏者的不同经常会出现快而轻、慢而轻、快而重、慢而重的多种组合变化 4.持续颤音(符号同轻颤音) 持续颤音左手的按动方法同前,不同的是左手一直在右手弹的主要弦音上,进行不间断的颤弦动作,使旋律的骨干音不受其经过音的隔阂限制,将音波持续下去。
这种颤音常用于兴奋、快乐或紧张、缠绵的旋律中 5.节奏颤音(符号同轻颤音,又称节律颤音) 节奏颤音左手的按动方法同前,不同的是左手的颤弦动作是有节奏的进行这种颤音强调和延长弦音的节奏感,常用于含蓄、深沉的旋律中 6.按颤、滑颤(~~、~~倾斜显示)(又称抖颤、走颤、游颤) 按颤是左手在做按音的同时加上颤弦动作 滑颤是左手在做上、下滑音的同时加上颤弦动作 以上两种颤音都与其它技法组合而成,这两种颤音都能把乐曲激烈的情绪、哀怨如诉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将音乐推向高潮,这两种颤音还能将乐曲的地方风格充分体现出来 训练学生弹准滑音和按音4、7的方法 在乐曲弹奏中,很多学生遇到滑音或者按音4、7都会有些摸不准那么,如何对学生的音准进行训练,成了老师的必修课 学生音准的训练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是需要贯穿到课程的每一个环节中的训练孩子的音准可以按照以下3个步骤: 视唱 在刚开始训练时,可以先让学生模仿老师的音高,对学生的模仿进行一定的引导; 听 视唱后,学生已经对音高有了一定的概念,再多听老师的示范或琴的音准; 练习并纠正 前2个步骤对学生音高的训练有了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再通过在琴上的练习,老师的逐个指导,就可以顺利和轻松地完成学生音准问题。
例如:按音4的教学 1、视唱 老师可边弹琴,边带领学生视唱,让学生简单了解4的音高 2、听 老师可弹奏4的音高让学生聆听辨别 3、练习并纠正 1)弹奏方法:先告知学生按音4的弹奏方法,是将3提前按下去,然后再进行弹奏 2)音高的纠正:可用5、4两个音来进行验证4的音准,并注意检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