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年级语文授课教案怎样写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195780570 上传时间:2021-09-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七年级语文授课教案怎样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1年七年级语文授课教案怎样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1年七年级语文授课教案怎样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1年七年级语文授课教案怎样写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七年级语文授课教案怎样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七年级语文授课教案怎样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七年级语文授课教案怎样写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1 一颗小桃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辨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本文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以及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用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

2、来表现它的特点以及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 2.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用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教学难点: 1.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2.课文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寄寓着什么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课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作者图片: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他叫贾平凹,凹这个字在普通话里念ao,如凹凸不平,但在北方方言和这位作家的名字里念wa。来,一齐读他的名字。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太阳路。今天再来我们学习他的另外一篇文章我的小桃树。 二、夯实基础 (一)字词过关 伫(zh)孱(cn)嵬(wi)懊丧(o)执着(zhu)矜持(jn)猥(wi)

3、琐 (1)伫立:长久地站立。 (2)生灵:生命。 (3)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4)矜持:拘谨,拘束。 (5)踏青:清明前后到郊外去游玩三步。 (6)垂垂暮老:形容像老人一样没有生气。 (7)楚楚:较弱柔美。 (8)猥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9)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0)灼灼:形容明亮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桃花繁盛明丽的样子。 (二)作者简介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_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

4、小说奖。_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_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_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三)背景介绍 1976年,为期十年的_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_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正成长的真实历程。文章最后小桃树所孕育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蕾,岂止是“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灯塔”,它更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象征。 三、整体感悟 1、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

5、了些什么?课文是按这个顺序叙述的吗?谁能按照课文的顺序来叙述? 2、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再来看看,你还有哪些地方读不懂? 4、“学贵有疑”,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这是你们认真思考的结果。有人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重要。同学们的这些问题都和小桃树密切相关,那我们先来弄明白这是一棵怎样的桃树?从这个问题入手,再来逐步解决其他几个问题。 四、合作探究 1、联系全文分析作者的梦是什么? 答:课文中作者6次提到自己的梦,较明确的有两处:一是孩提时代埋桃核,“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二是到城里上学前夕,桃树两尺来高的时候,那“梦是绿色的”。通读全文之后不难看出,作者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6、意在通过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来表达自己所寄寓的深刻含意。 早在孩提时代,作者便对美好的未来有了朦胧的向往,因此埋下桃核,希冀“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进城上学以后,作者更是“血气方刚,常要以济于下的人物”(贾平凹夜籁)。这个梦自然是绿色的,因为绿色象征希望和生机,简言之便是“奋斗”,并且“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这便是作者的梦。 虽然走上社会以后,作者的际遇曾遭受到类似桃树那般的风和雨,那“再不消沉,再不 疲软,再不胆怯”(贾平凹游了一回龙门),雨中仍“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作者 的梦是顽强的,恰如作者的性格。 2、文中说:“可怜的小桃树!”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寄寓了作

7、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答: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委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五、总结全文 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小桃树是坚强的,在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红的,在风中摇着,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灯塔,闪着时隐时现的光。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不是吗?梦想不管多么深邃在内

8、心,不管多么遥远在将来,只要有一朵花苞,就有开放的时候。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2 紫藤萝瀑布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认写;瀑布;迸溅;等十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通过朗读,把握紫藤萝的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3.学习紫藤萝和作者身上乐观、顽强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紫藤萝蓬勃、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情境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学生导入:同学们,看一下这几张紫藤萝的瀑布,你们从中看到些什么,又想到些什么呢?你说看到了淡紫色的紫藤萝很茂盛,一

9、簇紧挨着一簇,你说这一串一串的紫藤萝就像垂下来的幕布一样。嗯,同学们描述得很准确,也很有想象力,是啊,这一串串紫藤萝就像流动的瀑布一样,所以作家宗璞才把它称作是;紫藤萝瀑布;,同学们想不想跟随老师一起去看看她笔下的紫藤萝又是什么样子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全文,圈点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与同桌分工合作,查字典解决,稍后全班进行分享交流。 明确: ;挑逗;一词中的;挑;读tio,意为;逗引;招惹;,读tio的还有;挑衅;挑眉;高挑;。 仙露琼浆:又称玉露琼浆、琼浆玉液,意为用美玉制成的浆液,中国古代神话中认为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另外注意;浆;的字形和

10、读音,读jing,注意与;桨;(jing)的区分。 2.读完全文,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你喜不喜欢作者笔下的紫藤萝,它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师生问答/自由发言) 明确:茂盛、淡紫色、淡淡的芳香。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请同学自由分享自己喜欢的描写紫藤萝的句子(2-3句为代表),谈感受,教师适时进行引导、总结。 明确: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前一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紫藤萝的繁茂、壮大,这里请同学再次观看紫藤萝照片;后一句运用拟人和排比的手法,

11、写出了紫藤萝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生动形象而富有感染力,这里运用朗读教学,指点学生朗读)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运用通感的修辞,把紫藤萝的香气说成是淡紫色的,花香也有了颜色,突出了其香气的梦幻,也为下文;我;陷入回忆和沉思埋下伏笔,这里运用朗读教学,指点学生朗读) 学生再次朗读同学们分享的这些句子,加深对词句的理解。 2.是的,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茂盛的紫藤萝,不禁回忆起了十年前家门口的一株紫藤萝,这株紫藤萝又是什么样的呢?(师生问答) 明确:;稀落;伶仃;。 同样是紫藤萝,为什么十年前的那株就是稀落的呢?作者为什么说花和生活腐化有关系呢?教

12、师引导学生注意一下文章的写作时间,推算一下十年前是什么时候。(师生问答) 明确:十年前也就是1972年(正处_时期)。 教师给同学补充_时期的历史时代背景和作者背景(出示多媒体资料)。 明确:_时期,如果一个人穿着打扮很怪异或者作家不从事体力劳动,经常侍弄一些花花草草就容易被人批判是;小资产阶级;趣味,不符合无产阶级朴素的作风,就要进行批斗,所以作者在这里说花和生活腐化有关系;而作者一家就曾在_中遭受批判,1982年,当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她的弟弟正身患绝症。 3.学生结合上面的资料,小组交流讨论5分钟,思考作者在回忆紫藤萝花的时候还想到了什么?又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 明确:在回忆花的时候也是在

13、回忆自己十年前的往事,自己一家也曾像紫藤萝一样,饱受摧残。感悟出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4.那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学生结合阅读经验和自身经历自由发言,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教师小结。 明确:作者写了十年前紫藤萝的稀落,又写了现在紫藤萝的茂盛,在写花的经历的同时,作者也看到了人的境遇,十年前一家人饱受摧残,而_过后,人也慢慢从中恢复了过来,因此,不幸终究是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却是无止境的,无论经历了什么,都要勇敢活下去。这也是作者从紫藤萝身上获得的启发。 教师小结:是啊,一花一世界,花的生命何曾不折射出了人的生命呢?由物及人,这样的写作手法叫什么?同学

14、们回忆一下我们上一单元刚学的爱莲说。(联系前后知识,师生问答) 明确:托物言志。 (四)拓展延伸 1.作者在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同学们现在知道是为什么了吗?(师生问答) 明确:被紫藤萝的美丽和茂盛吸引、震惊到了。 2.作者在结尾说;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作者为什么加快了脚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作者从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中获得了启发,获得了力量,觉得人要珍惜生命,勇敢活下去,所以就加快了脚步。感受到人作为万物之灵长,不管遭遇了什么,都应始终热爱生命,积极向上,就像紫藤萝花一样。 最后,学生带着情感再次自由朗读全文。 (五)小结作业

15、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紫藤萝瀑布,正如我们最开始看的紫藤萝图片,紫藤萝那么茂盛、绵密、层层叠叠,有着淡紫色的颜色、淡紫色的芳香,而作者看到它也不禁回想起了十年前的紫藤萝,想到了自己这十年的遭遇,最终超脱出来,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和可贵,人和花一样,不管经历了什么,都要勇敢活下去。 作业:相信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对生命也有了新的感悟,课下写一段你对生命的感悟,可借鉴这篇文章的写法,从一些草木入手,300字左右,下节课进行交流。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3 古文两篇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