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新局2020年工作总结范文

上传人:zsz****01 文档编号:195562800 上传时间:2021-09-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广新局2020年工作总结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广新局2020年工作总结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广新局2020年工作总结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广新局2020年工作总结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广新局2020年工作总结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广新局2020年工作总结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广新局2020年工作总结范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广新局文广新局 20202020 年工作总结范文年工作总结范文 2020 年,县文广新局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 下,紧扣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优化文化环境,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各项工作取得了较 好的成绩,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0 工作完成情况 (一)县政府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XX 县已建成 8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县 78 个行政村和县城 6 个社区都建有农家书屋,实现了农家

2、书屋全县 100%覆盖。广播电视 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完成 9500 户建设任务,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 99.7%。 2.新建文化馆项目。已上报相关项目建设材料到省、市发改委,待项目立项批复。 3.完成图书馆改造工程。等待档案馆全部搬迁移交,正在进行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等待资金落实后即行开工建设。 4.榉根关古徽道保护利用设施项目建设,启动崇德堂戏台等一批文化遗产保护项 目维护工程。一是榉根关古徽道保护设施项目经过招标,10KV 供配电 5 月份启动施工, 稳步推进;二是崇德堂戏台维修项目已获批准,计划下达资金 100 万元。 5.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根据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关于进一步

3、深 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实施方案(石办发202043 号),县文广新局已经向县编 办报送关于将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更名为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的报告、 关于将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列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的报告。 6.围绕国家生态功能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深度贫困县扶持政策等 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大项目和资金对上争取力度,跟踪对接国家、省级古村落保护项 目落实。 7.农民文化乐园建设。仁里镇三增村、横渡镇兰关村、仙寓镇奇峰村、小河镇梓 丰村 4 个农民文化乐园,12 月底前全面完成。 (二)夯实基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20 年 XX 县已建成

4、 8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县 78 个行政村和县城 6 个社区都建有农家书屋,实现了农家书屋全县 100%覆盖。完成全 县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建成以县、乡、村三级一体化的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全县 11 万人民。 2.县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人次 8.5 万;组织文艺活动 7 次,参加人数 3.95 万人;举 办文化训练班 6 次,参加人数 600 人;举办展览 1 次,参观 600 人;组织公益性文化讲 座 1 次,参加人数 400 人,。 3.县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 10 万人次以上,

5、借阅图书 6 万余册次。为各文化信息资 源共享工程村基层服务点配备 40 台电脑,并做好设备更新和管养工作。 4.为仁里镇三增村、七都镇七井村、新棚村、横渡镇琏溪村、丁香镇库山村、小 河镇红石村、梓丰村 7 个村,按每个村 2 万元标准配置文化活动专用器材。 (三)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1.推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一是完成送电影下乡 949 场,新片率为 86.61%,送戏 进万村 120 场,文化扶贫三进活动 50 余场次;二是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补助目标任务 15.6 万元,完成率 100%;三是农村文化活动目标任务 78 场,完成率 100%;四是农村体 育活动目标任务 7

6、8 场,实际完成 86 场,完成率 110.3%;五是对各农家书屋的图书进 行更新以及补充,更新不少于 4700 册图书、3 种报刊杂志,并配备 40 个书柜,建立 78 个数字书屋;六是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正常开展运行。 2.彰显 XX 特色文化,文化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一是县文广新局组织开展宣传十九 大文艺进基层系列文化活动;二是举办新时代新征程新梦想 XX 县 2020 年新春联欢晚会、 2020 元宵灯会活动,组织指导全县 9 个村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突出地方特色的 乡村春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三是组织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送文化进天方集团、 红太阳集团等重点企业。四是圆满完成第十五届 X

7、X 茶叶节开幕式文艺演出等系列文化 活动。五是承办的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庆七一文艺汇演。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 联合举办庆国庆暨纪念改革开放 40 周年 XX 第五届好声音 XX 民歌决赛颁奖晚会。六是 由县文广新局精心组织选送的 XX 民歌秋浦放排号子在长三角民歌邀请赛上精彩亮 相,经专家评委评审,荣获了本次邀请赛最高奖最佳创作和编排奖。 3.县文广新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鼓灯业务知识培训班,邀请凤台县花鼓 灯艺术团专业老师现场授课,有 100 余名文化志愿者参加了培训。 4.县文广新局围绕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活动主题,精心组织,深入丁香中学开 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国第二个文化和自然

8、遗产日系列宣传展示活动。 (三)文物管理保护工作持续推进。 1.推进文保单位维修。一是省保单位项目,完成西溪胡氏后祠项目竣工资料编制 和项目决算,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完成验收。争取崇德堂戏台修缮项目资金 100 万元, 编制完成项目预算,即将启动招标,计划今年 12 月开工;二是市保单位项目,完成吴 氏宗祠维修。编制鸡头岭古道、徐汝栋祖居和乾坤里维修方案并通过市文物局批复, 即将启动项目招标尽快进行施工;三是县级以下文物单位维修,完成翠屏居、七井古道 凉亭维修,启动杨氏宗祠修缮项目招标,计划 11 月份开工。编制大演乡剡溪村陈氏宗 祠、仁里镇西峰堂修缮方案。 2.公布县保提升文物保护级别。按照省文

9、物局工作要求,对全县文物点和新发现 的文物单位进行筛选考究,评选出安定桥等 13 个单位。2020 年 6 月 28 日县政府正式 公布第四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前期省局初审,正在编制琏溪汪氏宗祠、崇 德堂戏台材料,拟申报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编制XX 古桥故事。进一步完善补充全县所有古桥资料,实地走访一些掩映 遗忘在荒山的古道,拍摄图片、搜集资料。4 月底邀请有关人士召开古桥故事编纂座 谈会,分解任务,落实到人,走访知情人、查阅资料、实地考证,目前正在编稿。 4.启动文物大普查大保护工作。根据全市文物工作安排,成立 XX 县文物大普查大 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

10、开动员会,安排落实,分解任务。现已复查文 物单位 45 处,新发现文物单位 11 处,计划 12 月底前完成所有普查任务。 5.加强文物安全工作。一是聘请文物保护员,加强文物日常巡查;二是对古建筑文 物单位发放消防器材,提升消防应急能力,共发放消防器材 18 套;三是按文物安全工 作要求,与县住建、旅发部门联合对全县古村落、古建筑进行汛期安全排查,加强文 物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解决文物安全问题,保证文物安全,及时统计上报 文物安全检查工作情况。 (四)推进非遗保护传承。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有效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展传承人申报工作,经认真评审筛选,推荐郑孝

11、林、王 长清、杨著成 3 位同志申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王长 清、杨著成、章琼、方志平等 4 位申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五)加大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健康发展。 1.加大文化市场日常管理力度,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组织扫黄打非、安全生产 集中行动、网吧专项整治、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等 5 次专项行动, 截止目前,全年共组织 30 次集中行动,日常检查和集中行动共出动文化市场综合 执法人员 31 多人次,检查营业场所 1800 多家次,共立案 5 起,办结 2 起。 (六)创新工作思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艺术创作。 1.加强政策扶持,优

12、化发展环境。一是认真开展对文化产业实体的四送一服活动, 重点是帮助企业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整合,增强企业文化元素。通过天方的茶文 化、寻找当代李白、最美诗河等特色文化活动,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在项目 策划上下功夫,帮助文化实体谋化项目、推进项目,由县文广新局组成专门班子进行 指导。秋浦文化产业园被列入 2020 年国家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 2.围绕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项目建设。一是加强对企业和实体经济的引导,深 化储备一批文化产业项目。深入醉山野、军李置业、秋浦女儿村文化旅游等公司,分 别就影视产业项目,硒文化产业项目等,地域特色文化产业项目进行研讨,深化储备 文旅融合发展项目。二是今

13、年我县将新建完成反映皖南民居文化的天方慢庄休闲文化、 醉山野溶洞拍摄和西黄山硒文化博物馆项目建设。三是加强对现有在建文化产业项目 的指导,让其尽快发挥项目效益。今年我们将确保天方茶文化产业园、醉山野影视拍 摄基地、秋浦文化产业园、天下粮仓木榨油保健项目的有序推进,特别是确保投资 1.7 亿获中央专项文化资金 650 万补助的天方茶园文化产业园于年内完成项目建设。 3.2020 年重点完成输三碑、借条、秋浦流觞三部影片完成了拍摄工 作,通过影片的拍摄,推介了 XX,扩大了景区的知名度。打磨、排练目连戏淘气包 ,着手安排目连戏目连救母等 4 个非遗剧目排练。 4.我县在秋浦河等 4 个景区开展了富

14、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文旅 融合发展,提升了节目的品牌和含量,秋浦河景区被授予中国最美诗河。秋浦放排号 子在长三角民歌邀请赛上荣获创作和编排奖。 5.注重特色文化的研究、传承,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名牌。举办 XX 元宵灯会、首届 XX 民歌大奖等非遗传承和创作研讨活动;编辑XX 目连戏论文集、XX 民歌等特 色文化专著;XX 目连戏淘气包被列入省文化厅小戏打磨项目。 (七)全力做好文化精准扶贫工作。 根据安徽省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和省文化厅实施文化 四扶一加强行动计划,结合 XX 县文化扶贫工作实际,组织实施好文化精准扶贫四扶一 加强行动计划。 1.扶设施。推动县文化

15、馆、图书馆全面提档升级,确保达到国家建设和评估标准。 加大资源整合,推进乡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七个一标准。已经建成 16 村 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备用于图书借阅、文化活动、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等服务的 流动文化车。 2.扶人才。探索设立村(社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岗位,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 式,全县有文化协管员 12 名,文物保护员 6 名。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发展壮大文 化志愿服务队伍,全县现有文化辅导员 150 名。 全县有广场舞队 54 个,参加队员有 1517 人。县文广新局结合全县群众文化活动 开展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好 150 名文化辅导员的作用,进一步创新文化辅导员的

16、培 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扩大培训范围,不断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艺术水平。 3.扶活动。通过实施贫困县文化三进工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确保每年 每个乡镇送 6 场、每个行政村送 1 场正规演出。 4.扶项目。加快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通过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文化产业扶贫。 目前,县黄梅戏剧团、天方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秋浦河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先后被命名 为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醉山野原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区被授予首批安徽省影视拍摄 基地。 5.全力抓好扶贫攻坚工作,坚持把精干力量放在扶贫攻坚一线,选派 2 名同志驻 村开展帮扶工作。截止 2020 年 9 月底, 局机关 9 名党员干部,包保 37 名贫困户,入户走访 207 余人次,认真开展宣传政 策、落实扶贫措施、精准识别、大走访、数据核查、问题整改等扶贫包保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新文化馆未达标,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能 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人员兼职多。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文化企业还很少,文化 产业增加值占全县 GDP 的比重还比较低。 三是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