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课件 汉字与文化课教学大纲

上传人:清晨86****784 文档编号:195557860 上传时间:2021-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课件 汉字与文化课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现代汉语课件 汉字与文化课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课件 汉字与文化课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课件 汉字与文化课教学大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字与文化课教学大纲汉字与文化是高等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从学科上隶属于汉字学,其主要内容:一是阐明汉字作为一个符号系统、信息系统,它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二是探讨汉字与整个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制度的关系,也就是从汉字入手研究中国文化,从文化入手研究汉字。这门课程涉及到语言学、文化学、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和方法,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一方面要通过讲解汉字的语言功能和文化功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对于汉字的性质、功能和前途具有科学的认识;另一方面要精心构筑话语场,通过对汉字的字形分析和文献的

2、例证揭示字形和字义之下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加深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理解。本课程讲授一学期,每周2节,共36学时,其中6学时为讨论课。本课程为选修课,平时作业成绩占40,期末考核成绩占60。第一周:从义务教育要不要学习繁体字讲起论简化字的来源及文化内涵 / 话语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乐”的正确读音;画虎不成反类狗的“狗”是什么;释“和”“盉”“龢”;从“昔” 字说起上古的水患;“送”什么;从“朙”字构形看汉字的诗意第二周:汉字的语言功能和文化功能 / 话语场:中国古代的玉文化第三周:汉字是认识、记录世界的一种方式 / 讨论一学时第四周: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梁 / 话语场:商代的甲骨文与典册;

3、“具、员、贞、则”等字原来从“鼎”;敖包相会话敖包;何为“六艺”第五周:汉字与中国人的语素意识 / 话语场:谈婚论嫁;姑姪与甥舅第六周:译音词中汉字的妙用/话语场:七步有多远;说“转”;讨论一学时第七周:为什么日文韩文中可以夹用汉字 / 话语场:准绳与规矩;第八周:汉字原始构形所体现的“人本”观念 / 话语场:古人的时空观念第九周:从“象意”到“会意”的历史进程 / 讨论一学时第十周:同体会意与异体会意的类型及特点/话语场:从狩猎到畜牧到农耕第十一周:从形声字的形旁看古人对世界的分类 / 话语场:瓷文化第十二周:汉字的“右文”研究/话语场:释阴阳;释臣宰 / 讨论一学时第十三周:汉字的本源字和

4、分化字 / 话语场:从“儒”字看儒家文化第十四周:声训的文化意义 / 话语场:测字算命也算一门子文化第十五周:方块汉字的形成及其艺术魅力 / 话语场:古人眼中的“角”和“嘴”;中国古代的车文化 / 讨论一学时第十六周:六书说与三书(意符音符记号)说;小学识字教育中的字理教学 第十七周:字的造义和词的实义;汉字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第十八周:汉字的符号化的进程及汉字的前途 / 讨论一学时参考书:1.汉字文化学 何九盈 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0年2.汉字中国文化的元素 刘志基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3.汉字文化学概论 王继洪 著 学林出版社 2006年4.现代汉字学 杨润陆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5.中国汉字文化大观 何九盈 胡双宝 张猛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