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健康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麦****) 文档编号:195538455 上传时间:2021-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健康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职业(病)健康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职业(病)健康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职业(病)健康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职业(病)健康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业(病)健康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健康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病)健康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姓名: 考试时间: 得分: 一、单选:(每题2.5分,共40分)1. 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2013修订版)我们目前法定的职业病分为( C )大类,()种。 A、8、14 B、9、99 C、10、1322.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化学因素、( A )、生物因素等。 A、物理因素 B、生产粉尘 C、高温3. 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 A )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 A、作业环境 B、卫生环境 C、高温环境4. 以下( B )属于物理性危害因素。 A、生产粉尘 B、噪声 C、真菌5. 以下( A )属于化学性危害因素。

2、A、工业毒物 B、振动 C、高温6.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 A )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放射性物质 B、高温 C、病毒7.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道( A )和消化道。 A、皮肤 B、口腔 C、食品8.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毒物最主要是通过( A )途径进入人体的。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9. 有毒作业分级的三项指标: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有毒作业劳动时间、( A )。 A、毒物浓度超标倍数 B、毒性的大小 C、毒物的浓度10. 毒物进入体内的总量超过转化和排出总量时,体内的毒物就会逐渐增加,这种现

3、象称为毒物的积蓄。毒物在体内的积蓄是发生( B )的基础。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11. 在工业生产中,呼吸道最易接触毒物,特别是刺激性毒物,一旦吸入,轻者引起呼吸道炎症,重者发生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通过呼吸道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毒物在空气中的( B )。 A、形式 B、浓度 C、时间12. 职业危害能否引起职业病,主要取决于接触的( B ),即接触的时间和浓度。 A、形式 B、剂量 C、多少13. 不同的职业危害对人体的危害不同,如(A)可导致尘肺病。 A、粉尘 B、毒物 C、噪声14. 生产性粉尘按其性质一般分为如下几类?( C ) A、矿石粉尘 B、煤尘、石棉尘 C、无机

4、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15. 用纯氮气置换可燃气体后进入密闭罐内作业,在没有任何个体防护措施时,作业人员有可能发生( B )。 A、呼吸急促 B、闪电式死亡 C、慢性缺氧16. 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为8小时,其允许噪声标准是:( A ) A、85分贝 B、88分贝 C、91分贝二、判断:(每题3分,共60分)1.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2. 劳动者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一定就会发生职业危害。()3. 患职业病的,不属于工伤。()4. 最高容许浓度是以每立方米的空气中含有毒物的毫克数来表示的,单位是mg/m

5、3。()5. 生产性毒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侵入人体。()6. 苯是无色透明、有芳香味液体,极易挥发,因此在苯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中毒。()7. 最高容许浓度,指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都不应超过的浓度。()8. 一氧化碳中毒主要是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表现为头昏眼花、剧烈头疼、耳鸣、颈部压迫感和搏动感,并伴有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等,甚至出现短的昏厥。()9. 硫化氢为无色、低浓度时带有臭蛋样气味的气体,高浓度时使嗅觉麻痹,故难以凭嗅味强弱来判断其危险浓度。()10. 常见的窒息性气体有两大类:一类是单纯性窒息性气体,如甲烷、二氧化碳和氮气等气体;另一类是化学性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

6、碳、硫化氢及氰化氢等。()11. 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主要是进行个体防护,组织管理措施无关紧要。()12. 凡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作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13. 尘肺是一种严重的职业病类型。()14.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15. 生产环境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是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16.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单位,让其下岗。()17. 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18. 在产生粉尘的车间作业不需要进行通风排尘,只要有个人防护措施即可。()19. 根据有毒作业分级标准,有毒作业分级依据三项指标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毒物浓度超标倍数。()20. 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2013修订版)我们目前法定的职业病分为10大类,115种。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