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公司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95538402 上传时间:2021-09-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公司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化工公司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化工公司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化工公司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化工公司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公司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公司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公司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目 录一、目的1二、定义1三、范围2四、组织机构及职责31、组织机构32、职责3五、评价准则3六、评价程序5七、评价方法5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51.1 定义51.2 分析流程61.3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62、安全检查表法(SCL)72.1 定义72.2 分析流程72.3 安全检查表类型82.4 安全检查表格式9八、风险控制9九、隐患治理- 10 -十、风险信息更新- 10 - 13 -为规范风险评价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辨识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过程中存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评定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合理划分风险

2、等级,确定优先控制顺序,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制定本作业指导书。一、目的在生产过程中识别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发生,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二、定义1、风险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者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2、风险识别应包括组织活动三种状态下有各种潜在的风险。三种状态是指: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作业活动、生产系统等连续长时间运行的工作状态,是正常状态。在进行开车、停车、检修等临时性工作时,与正常状态有较大的

3、不同,属异常状态。紧急状态则是指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倒塌等情况。3、风险评价:评估风险的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可接受的全过程。三、范围风险评价范围包括: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8、企业周围环境;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电石生产过程重点对以下生产工艺过程、场所、设备设施等进行评价: 重大危险源电石库; 电石炉电极软断和硬断等; 高温; 粉尘; 熔融电石遇水发生爆炸; 炉内冷却系统漏

4、水; 电石冷却破碎间; 触电;一氧化碳中毒; 机械伤害; 劳动保护; 起重设备的缺陷; 炉气处理所收集的粉尘处理; 停水、停电及停仪表气源; 对环境的影响; 安全管理缺陷等。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组织机构组 长:王伊定副组长:张 坤 周金利 阮新民 郭光琼 芦智静 胡晓辉成 员:王新明 陈梅 伍云 顾建家 龚建华 艾学凯 李勇生 王兴刚 姚波2、职责 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重大风险,并制定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评价出重大隐患项目,应建立档案和整改计划。 风险评价的结果由各单位组织从业人员学习,掌握岗位和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和控制措施。 按照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风险评价的内容。五、评价准则采用风险度(D)=可

5、能性(L)后果严重性(C)的准则进行评价。D、L、C具体判断准则如下:1、L危险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判断准则分值判断标准5 完全可以预料: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危险源时间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 相当可能:危险源事件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危险源事件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3 可能但不经常: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防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险源时间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做过检测,或过去曾经发生,或

6、在异常情况下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2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危险源事件一旦发生较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比较有效地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或者很不可能,可以设想:危险源事件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看,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还未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1 极不可能: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2、C事件后果严重性判断准则分值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员伤亡程度财产损失、设备设施毁坏环境破坏形象受损程度5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死亡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50万元

7、及以上大面积环境破坏重大国际或国内影响4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丧失劳动能力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及以上,50万元以下企业及周边环境破坏全市、同行业影响3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截肢、残疾或严重职业病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及以上,10万元以下企业范围内环境破坏所在地区内影响2不符合上级的方针、制度、企业规章制度轻微伤、轻微职业病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及以上,5万元以下企业车间、区域内环境破坏企业内部影响1完全符合无伤亡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以下没有造成环境破坏无影响3、D风险值及风险等级的确定分值风险等级危险程度2025不可接受风险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1516重大风险高度危险,需

8、立即整改912中等风险显著危险,需在一段时间内整改48一般风险一般危险,需注意,条件成熟时整改13可接受风险稍有危险,可以接受,必要时整改六、评价程序1、由班组按工种和作业内容进行讨论确定本班组危险源;2、危险源确定后进行分级,并由班组讨论控制措施,汇总上报车间;3、车间将所属班组上报危险源汇总后,配合厂安环办、技术人员、班组长及车间管理人员召开研讨会,对班组确定的危险源、控制措施、责任人是否妥当,进行认真研讨。形成结果后上报公司安环部;4、公司主管安全生产领导召集有关部室、人员对分厂上报的风险进行综合论证,确定风险等级后制定具体整改措施(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5、措施落实后,公司主管安全领导

9、组织有关部室、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并评价,直至验证合格。七、评价方法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选择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法(SCL)进行风险评价。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1.1 定义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选定作业活动1.2 分析流程分解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和后果风险分析控制措施定期验证1.3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作业活动: 区域: 序号工作步骤危害及潜在事件主要后果以往事故发生频率现有控制措施风险等级建议改进措施12作业步骤只需说明做什

10、么,不必描述如何做。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予操作则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识别每一步骤可能发生的危害,对危害导致的事故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严重性也应识别。识别现有安全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如果这些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对采用工作危害分析的评价单元,其每一步骤均需判定风险等级,控制措施首先针对风险等级最高的步骤加以控制。2、安全检查表法(SCL)2.1 定义为了系统地发现工厂、车间,工序或机器、设备、装置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不安全因素,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剖析,把大系统分割成小的子系统,查出不安全因素所在,然后确定检

11、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将检查项目按系统或子系统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这种表称为安全检查表。2.2 分析流程 确定检查对象; 收集与评价对象有关的数据和工程项目(系统)资料,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同类设施资料等;确定安全检查表类型并编制安全检查表; 进行安全检查; 分析、归纳检查加过,并编制安全检查报告。2.3 安全检查表类型安全检查表按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设计审查用安全检查表这类安全检查表应系统、全面。主要内容应包括厂址选择、平面布置、工艺过程的安全性、装置的配置、建筑物与构筑物、安全装置与设施、操作的安全性、危险物品的贮存于运输、消防设施等方面。

12、厂级安全检查表这类检查表供全场性安全检查使用。主要内容应包括厂区各种产品的工艺和装置的安全性、要害部位、主要安全装置与设施、特种设备的特种作业、危险物品的贮存与使用、消防通道与设施、现场操作管理、遵章守纪情况、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等。 车间安全检查表这类检查表供车间进行定期安全检查或预防性检查使用。主要内容包括工艺安全、设备布置(车间内的设备设施)、安全通道、通风照明、安全标志、尘毒及有害气体浓度、消防设施及操作管理等。 岗位用安全检查表这类检查表供班组及岗位进行自查、互查或进行安全教育用。内容应根据岗位的工艺与设备的预防事故控制要点确定,要求内容具体、易行。 危险点巡回检查表这类检查表供有关专

13、业人员监控危险点使用。内容包括所规定危险点的定期控制检查。 专业性安全检查表这类检查表有专业机构或只能部门编制和使用。主要用于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或季节性检查,如对电气设备、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机动车辆、特殊装置与设施、管理系统等的专业检查。2.4 安全检查表格式序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检查依据实际情况备注1八、风险控制1、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形成重大风险清单,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对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保存相应记录。2、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可行性; 安全性

14、; 可靠性。应包括: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3、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九、隐患治理1、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书面下达隐患治理通知,限期治理。定治理措施、定责任人、定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建立隐患治理台账。2、对确定的重大隐患项目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 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 评审意见; 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 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 竣工验收报告。3、公司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企业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4、公司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财务防范多事,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十、风险信息更新1、公司应适时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2、公司应定期一年一次评审或检查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