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气分布特征地理学专业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95530637 上传时间:2021-09-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油气分布特征地理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球油气分布特征地理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球油气分布特征地理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球油气分布特征地理学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球油气分布特征地理学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油气分布特征地理学专业(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全球油气分布特征 目录目录 一、前言一、前言.3 二、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分布,产量分布二、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分布,产量分布.3 2.1 世界石油储量.3 2.1.1 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不足.3 2.1.2 世界石油储量分布不均.4 2.2 全球石油价格及发展趋势.6 2.3 全球石油的分布和储量.6 三、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布,产量分布三、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布,产量分布.10 2 一、前言一、前言 石油被誉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随着世界经济 的不断发展,能源安全特别是石油安全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因石油而引起的争 端和战争不断,甚至有人预言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是

2、对能源争夺的战争。在全球化背景下, 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它也是政治和军事问题;它不仅与国内供求矛 盾及其对外依存度相联系,同时它还与该国对世界资源丰富地区的外交和军事影响及控 制力相联系。在此种情况下,各国都在努力保障自己的能源安全。由于石油是一种不可 再生资源,它对经济的作用越大,就越造成世界经济的脆弱性和敏感性。日本是一个石 油消费大国,但其自身能源匾乏,主要依赖进口。中国虽然自己有石油生产,但随着经 济的发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从 1993 年起,中国从石油出口国 变为石油进口国。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中国 2003 年日消费石油 546 万桶,己经成

3、 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二、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分布,产量分布二、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分布,产量分布 2.12.1 世界石油储量世界石油储量 2.1.12.1.1 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不足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不足 石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商品,是非再生资源,探明储量对石油价格影响很 大。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由于世界油价长期走低,导致国际资本从石油勘探开发领 域大量撤离,自此世界石油勘探再无重大进展,国际石油市场新增产能停滞不前,而原 有产能却以每年 10%的速度递减。据工 AE 估计,现在低成本的大油田基本上都己被发 3 现,目前开采的石油有 80%是来自 1973 年以前发

4、现的油井,它们的产量己近极限,世 界石油产量将在 20 巧年以前达到顶峰,在石油产量递减之后,石油供不应求即会出现。 目前,世界每天用油约 8000 万桶,一年大体为 300 亿桶。现己探明可开采的石油储量 为 1 万亿桶,预计还有未探明的、开采难度大、成本高的石油储量 1 万亿桶。未来开采 新的石油资源将更加困难,70%在中东地区以外,如西非沿海的石油储量蕴藏在几千米 的深海之下,开采里海的原油则要遇到几个月的冰冻期。然而石油需求量却在波动中逐 年增加,据估计,到 2030 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将增加 30%。原油产量和供应量能否满足 不断增长的石油需求,正受到全球的关注。如果人类进入后石油时代

5、,在石油产量递减 而石油生产又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少数公司手里的情况下,石油不可避免的将会成为较昂 贵的能源。 2.1.22.1.2 世界石油储量分布不均世界石油储量分布不均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据现有统计全球石油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东海湾地区、 独联体国家和北美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的常规石油探明储量占全球的 80%。全球石油 在储、产、消地域上的严重不均、结构失衡影响到国际油价。北美、亚太和欧洲这三大 地区占全球石油消费总量的 85%左右,但其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 20%。因 此,目前全球石油供求处于极其脆弱的平衡状态。 0.00% 10.00% 20.00% 30.00% 40.0

6、0% 50.00% 60.00% 70.00% 中东 非洲 亚太地区 北美 中南美 欧洲 世界石油储量分布 4 从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看,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和北美三大板块,尤其是 OPEC 成员国的生产对于世界石油供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掌握着世界上最丰富的石 油储量资源,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集团。OPEC 产油国的石油总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 的 40%左右。因此,OPEC 在世界石油市场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除了 11 个 OPEC 成员 国外,世界上还有 50 几个国家拥有一定的石油产量,构成了与 OPEC 相并立的国际石 油市场的重要力量。非 OPEC 产油国的产储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7、着国际油价。据 BP 公司的资料,非 OPEC 国家最大的产油国-俄罗斯原拥有已探明的石油剩余储量 600 亿桶,有专家预测,俄罗斯石油储量可能已增加到 1800 亿桶,仅次于有 3000 亿桶 储量的 OPEC 成员国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美国最大限度地影响着世界石油市场。2003 年,美 国石油消费量为 9.14 亿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 26.近年来,美国政府注意加强与非 OPEC 产油国的合作,开辟新的海外石油供应地,以削弱 OPEC 国家对市场的影响;加强 对 OPEC 国家的分化瓦解;运用石油储备,影响石油市场;鼓励和支持国内油田开发。日 本作为石油

8、的消费国,主要关注油价的稳定、石油供应来源以及环境保护。和美国相比, 它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力较弱,因此在采取直接对话、加强与美国保持合作的同时, 5 它们主要是在国内加强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开发,支持和鼓励本国石油公司进行海外 石油合作,增加石油供应渠道等,以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2.22.2 全球石油价格及发展趋势全球石油价格及发展趋势 2006年,即期布伦特原油的现货平均价为65.1 美元/桶,比 2005年上涨近20%月初, 油价首次突破每桶78美元大关,而到年底又下降了20美元左右。不同质量原油的差价虽 然缩小了,但依旧可观,由此可见世界炼油体系处理重质高硫原油的能力继续面临着挑

9、战。 2006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了0.7%,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低增长率,仅为过去10年平均 增长率的一半。消费量增长了将近65万桶/日,达到了8370万桶/日。中国的石油消费量 增长了6.7%接近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而中东和前苏联地区的石油出口国的消费增 长高于平均增长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消费量减少了40万桶/日,是自1983年 以来的最大降幅。 2.32.3 全球石油的分布和储量全球石油的分布和储量 石油是一种稀缺资源,其分布、生产与消费存在着客观上的不均衡性。在没有新 的可替代性能源大量开发并利用之前,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石油依然是现代工业社会的 血液,其安全供应关系着一个

10、国家的安全。中国虽然长期保持世界第五大产油国的地位, 但石油产量增长远不能满足石油需求的迅速增长。2003 年石油净进口量(包括台湾和香 港在内),已突破 1.52 亿吨。2004 年能源消费总量 13.862 亿吨标准油,其中石油消费 3.086 亿吨,进口原油 1.227 亿吨,进口成品油 4570 万吨。尽管减去有限的原油和成品 油出口,石油及产品油对外依存度仍高达 48.51%。目前,我国石油供给状况是:东部油 田在减产,西部发展比较缓慢,海洋油田产量仍较低。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分 6 析:到 2015 年,我国原油供给将有 50%以上依赖进口。石油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 2

11、2.26%,进口石油在中国能源消费中的实际依存度为 10.8%。2003 年中国已超过日本, 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能源咨询机构美国坎布里奇能源研究所主席耶尔金说: “中国已成为世界石油市场上一个决定性的因素。2006 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为 1.4518 亿 吨,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同时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 石油消费国。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它的前身一苏联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日产 石油曾经达到 1250 万桶,占当时世界石油产量的 1/523。苏联解体后,由于国内政局动 荡,俄罗斯国内经济低迷,石油产量骤降。但随着普京的上台,俄罗斯把发展能源工业

12、作为其振兴经济的重要手段,到 2002 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超过沙特阿拉伯,重新成 为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俄罗斯石油工业的重新崛起有利于世界石油供应的多元化和石 油价格的稳定。 2010 年中国石油消费总量可能在 3.5 亿吨左右,国内产量 1.8 亿吨,需要 50%要从 国外进口;2020 年,中国最低石油需求估计为 4.5 亿吨,国内产量比较有把握的是 1.8 亿 吨,需要进口 2.7 亿吨,对外依存度为 60%;如果 2030 年至 2040 经济持续增长的话,国 际能源机构预测,中国原油产量大概能剩下 1 亿吨,需要进口 5 亿吨之多,那意味着对 外依存度将达到 87%。 据日本方面推

13、算,东海海底蕴藏着 1000 亿桶石油和 2000 亿立方米天然气 27。甚至 有一种夸张的观点认为,日本如果能够得到这些资源,即使其国民不纳税,也够日本政 府维持近十年的支出“” 。其中引发争议最大的是春晓油田。 中东地区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中日两国对中东的石油有很大的依赖性。中国进口 石油的一半来自中东地区。日本对波斯湾石油的依赖程度已经从 19 韶年的 570/0 上升到 2004 年的 80%。这一地区的石油对中日两国的石油安全意义重大。两国在这一地区的竞 7 争主要表现在对伊朗阿卡德干油田的竞标上。阿卡德干油田现已探明石油储量约为 350 亿到 450 亿桶,估计可采量为 50 亿到

14、 60 亿桶,成为中东最大的一块油田犯。中石化和 日本的石油公司都参加了对这一油田的竞标。 里海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 。国际能源机构估 计,里海探明石油储量在 150 一 400 亿桶之间,另外可能还有 700 一 1510 亿桶的潜在 石油资源将在未来被发现。 8 2006年底世界石油探明储量 9 2006年底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分布 三、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布,产量分布三、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布,产量分布 2006年,世界天然气消费增长了2.5%较之 2005年3.4 %的增长有所放缓。但接近 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美国和欧洲的消费降低与俄罗斯和中国的消费增长

15、相互抵消。 在美国,尽管发电所用的天然气有所增长,天然气消费持续第二年下降,而价格上涨, 加之异常温暖的气候导致了欧洲的天然气消费下降,消费下降显著的有英国和经历了天 然气合约价格大幅上升的东欧国家,俄罗斯的天然气消费增长强劲,占全球天然气消费 增长的40%中国的天然气消费增长了20%多。 10 20062006年,天然气产量增长了3%3%,略高于过去1010年的平均增长率,由于独立生产商天 然气产量的提高,俄罗斯天然气产量的增长幅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美国从飓风带来的停 产中恢复过来,天然气产量增长2.3%,为 2001年以来最快的增长。 英国则连续第六 年天然气产量下降,2006年下降了8.6

16、%,就幅度来说,这是 2006年全世界最大的降幅。 2006年,国际天然气贸易增长了3.1%,接近过去10年平均增长率的一半,主要进口国 需求不强,而主要供应商由于本国需求强劲增长而减少出口量,这导致了管道运输量停 滞不前。俄罗斯、加拿大和阿根廷的净出口量降低, 2006年液化天然气运输增长势头 强劲,涨幅为11.8%,远远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 亚洲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区域市场在 2006年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量增长了10%, 而欧洲增长了20%美国的进口量则略微减少,埃及、尼日利亚、卡塔尔和澳大利亚的 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呈现了最高的增长。 11 2006年底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 2006年底世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布 未完待续 12 林 2008.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