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主题班会医学实用PPT讲授课件

上传人:若*** 文档编号:195530407 上传时间:2021-09-09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3.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手足口病主题班会医学实用PPT讲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预防手足口病主题班会医学实用PPT讲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预防手足口病主题班会医学实用PPT讲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预防手足口病主题班会医学实用PPT讲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预防手足口病主题班会医学实用PPT讲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手足口病主题班会医学实用PPT讲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手足口病主题班会医学实用PPT讲授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足口病”,了解和预防培训PPT课件,汇报:XXX,20XX年X月XX日,目 录,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了解手足口,了解手足口,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以手、足、口等部位散发性皮疹和疱疹为主,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

2、途径,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偶有重症可有后遗症,了解手足口,传染源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的隐性感染率高(成年人感染后几乎无临床症状)。在湿、热的环境下此类肠道病毒更容易繁殖、生存,并可以通过感染者的排泄物、鼻咽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了解手足口,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是密切接触,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洗漱用品、贴身用物、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等都可引起感染;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用污染的食物亦可感染。,了解手足口,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尤为易感。,了解手足口,高发地 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地区性。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年四

3、季均可见发病,在温带地区以夏秋两季为多见。我国近年来的疫情报告资料显示,每年7月北方地区手足口病发病数达到最高;而在南方地区,手足口病有两个高峰:每年5月和9-10 月。,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消毒的必备品:碘酊、消毒棉球等。,预防手足口病,父母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婴幼儿洗手,不要让婴幼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婴幼儿; 2.

4、 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婴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预防手足口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勤洗手,按照六步法洗手,每次出门回家后必洗 不喝生水 不吃生冷食物 定期清洁消毒玩具或常用物品 避免和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 如果发现自己宝宝有了手足口病,请自觉隔离人群,在家休息,预防手足口病,重点强调接种EV-A71型灭活疫苗 手足口病由多种病毒引起,能致重症或死亡的是多由EV-A71病毒引起。因此接种

5、该疫苗并不代表不会得手足口病,但可以降低孩子患病风险,还可以有效预防95%重症手足口病。,治疗手足口病,指南显示,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预后良好,但少数患儿发病后迅速累及神经系统,部分患儿病程进入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死率较高。 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是成功救治的关键,因此家长一定要密切关注患手足口病儿童的情况,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立即就医:,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度,常规退热效果不佳。,出现精神委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站立不稳,等等。,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等等。,治疗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特效的抗该类病毒的药物和特异

6、性治疗手段。在治疗方面,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治疗方法通常为对症治疗,发病期间应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还需要做好皮肤和口腔的清洁护理,注意休息,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治疗手足口病,一般治疗 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降温、镇静、防止高热惊厥。 普通病例于门诊进行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积极控制高热,体温超过38.5者,采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等)或应用退热药物治疗。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呼吸支持准备;也可使用水合氯醛灌肠抗惊厥;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保持患儿安静,注意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手足口

7、病,中医治疗 可以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草药, 对于急性期出现低热、流洋咳嗽、咽红疼痛或纳差恶心可用银翘散方剂; 对于高热持续,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疱疹分布稠密,可用清瘟败毒饮方剂; 对于合并高热不退,频咳气急等并发症,可用己椒房黄丸合参附汤方剂; 对于口干咽痛的情况,在疾病康复期,可在沙参麦冬汤方剂里,加生地黄、芦根养阴生津,清热润,治疗手足口病,中医治疗 可以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草药, 对于急性期出现低热、流洋咳嗽、咽红疼痛或纳差恶心可用银翘散方剂; 对于高热持续,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疱疹分布稠密,可用清瘟败毒饮方剂; 对于合并高热不退,频咳气急等并发症,可用己椒房黄丸合参附汤方剂; 对于口干咽

8、痛的情况,在疾病康复期,可在沙参麦冬汤方剂里,加生地黄、芦根养阴生津,清热润,手足口病的护理,家庭护理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接触不洁物品后要用肥皂水或洗手液等给儿童冲洗。 避免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看护人在接触儿童前、帮幼童更换尿布后、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减少病毒侵袭的机会。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有条件者进行消毒处理。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清扫厕所时,清洁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如:超市、游乐园

9、、广场。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以免传播疾病。 经常带儿童到室外晒太阳,紫外线可有效杀灭肠道病毒EV71型病毒。另外,家居物品如衣被等也要勤暴|晒. 家长随时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情况,注意有无退烧、疱疹消退结痂等病情好转情况。如果病情继续发展,患儿哭闹、疱疹严重,合并肺部、心脏等病变应及时就诊。,手足口病的护理,患病期间增加休息,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劳累,避免体力活动。病情好转后,可以散步、做广播体操,运动期间掌握活动量,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头晕、疲劳等不舒适的情况时,应停止运动。患者运动时旁边应有人陪同,以确保安全。,患者应减少运

10、动量,手足口病的护理,起病初期,由于口腔疼痛导致患者畏食。饮食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为了避免进食时引起疼痛,食物要不烫、不凉,味道要不咸、不酸。用吸管吸食比较好,可以减少食物与口腔粘膜的密切接触。,饮食管理,手足口病的护理,起病中期,必要时给予软食或者是流质的食物,可以把蔬菜瓜果榨成汁,让患者食用。不应当给予坚硬的食物或者是辛辣刺激的食物,冰冷的饮食和酸性食物也尽量避免,因其会刺激口腔,使口腔疼痛的感觉加剧。治疗期间应注意不吃鱼、虾、,饮食管理,手足口病的护理,退热期间,口腔疼痛会减轻,饮食以泥糊状食物为主。可以食用苹果泥、香蕉等糊状食物;可饮

11、用牛奶以提供优质蛋白质;可吃香蕉,补充维生素,且润肠通便。,饮食管理,手足口病的护理,恢复期间,每天可以多次饮食。量不需太多,尽可能提供高营养食物,如牛奶、鸡蛋羹、炖鸡汤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大约10天之后恢复正常饮食。,饮食管理,注意消毒隔离,避免患者与外界接触。患者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消毒方法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在日光下暴晒。 由于患者大多是儿童,不会漱口,可使用一些喷剂减轻疼痛,口服甘草锌促使口腔黏膜早日愈合。 注意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儿童的衣服和被褥要保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做到经常更换。衣着尽量选择纯棉、宽大的类型。床铺应平整干燥。 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引起继发细菌感染。 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可以洗澡,但因为有皮疹和疱疹,在洗澡的过程中不能硬搓,以防破溃,引起细菌感染。洗完澡后要及时把皮肤擦干,有疱疹的地方先观察有没有破溃。浸湿破溃需要及时用碘伏进行消毒,防止感染。 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臂部清洁干燥。,特别注意事项,“手足口病”,了解和预防培训PPT课件,汇报:XXX,20XX年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