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背诵篇目赏析ppt课件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195525781 上传时间:2021-09-0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选修背诵篇目赏析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粤教版选修背诵篇目赏析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粤教版选修背诵篇目赏析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粤教版选修背诵篇目赏析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粤教版选修背诵篇目赏析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选修背诵篇目赏析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选修背诵篇目赏析ppt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维辛夷坞 辛夷坞,蓝田辋川(今陕西省蓝田县内)风光胜地,王维辋川別业(别墅)四周。坞,四面高、中部低的小块地方。 这首辛夷坞是王维辋川集诗二十首之第十八首。诗题为辛夷坞,但作者却没有写这里的风光,实际上是在咏物。句意起笔,描述辛起在寂静无人的山涧里,悄悄开放,又纷纷落去。以这典型的物象表现出一个极其幽静的自然环境,完全没有外界尘嚣的干尤,故前人认为此诗“幽极。它似乎是诗人自己悠闲恬静的心境的写照 。 王维写辋川诗时是在晚年,即安史之乱以前。自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知政事,李林甫一派反动势力上台,朝政黑暗,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王维虽然在朝,他倾向于张九龄的开明政治,对现实十分不满而

2、又无能为力,内心矛盾,产生退隐归田的思想而又恋于禄位。他于是先后在长安四周的终南山和辋川建立别墅,过着亦仕亦隐的生活。辋川诗以田园山水为题材,描述自然优美的景色,表现幽静的境界,但其中也有一些寄慨,透露了作者内心的苦闷。,这首辛夷坞与漆园诗意互有联系,它是以花在无人的山涧自开自落的可悲命运,寄托自己才干被压抑埋没的感伤情绪,有一定现实意义。全诗用比的手法,有优美生动的形象和乐府民歌的韵味,诗意极其含蓄。宋人方回认为此诗是辋川诗中的佳篇,“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瀛奎律髓)。我想,其妙不在“幽极,应在它的精巧寓意。 注释1木末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落叶乔木。其花初出时尖如笔椎,故又称木笔,因其初

3、春开花,又名迎春花。花有紫白二色,大如莲花。白色者名玉兰。紫者六辦,辦短阔,其色与形似莲花,莲花亦称芙蓉。辛夷花开在枝头,故以“木末芙蓉花借指。2萼(e愕):花萼,花的组成部分之,由假设干片状物组成,包在花辦外面,花开时托着花辦。3涧户:涧口,山溪口。4纷纷:他本作“丝丝。,王维观猎 1、译文: 角弓上的箭射出了,弦声强风一起呼啸!将军的猎骑,飞驰在渭城的晴郊。 已枯的野草,遮不住尖锐敏捷的鹰眼,积雪溶化了,飞驰的马蹄更象是风追叶飘。 转眼间,猎骑穿过了新丰市,驻马时,细柳营已经来到。 回头看,那射落大雕的地方,千里无垠的大地啊,暮云笼罩着原野静悄悄。,2、赏析 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

4、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至如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看法于言外,这是句法之妙。“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顾,这是字法之妙。所有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所以,此诗完全当得起盛唐佳作的称誉。 全诗表现了将军射猎时的豪迈气概 。写出猎,只就“角弓鸣、“鹰眼疾、“马蹄轻三个细节点染,不写猎获的场面。一则由于猎获之看法于言外;二则射猎之乐趣,远非实际功利所可计量,只就猎骑英姿与影响写来自佳。 颈联紧接“马蹄轻而

5、来,意思却转折到罢猎还归。虽转折而与上文意脉不断,自然流走 ,生动描写了猎骑情景,又真切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 写到猎归,诗意本尽。尾联却更以写景作结,但它所写非营地景色,而是遥遥“回看一直行猎处之远景,已是“千里暮云平。此景遥接篇首。首尾不但彼此呼应,而且适成对照:当时是风起云涌,与出猎紧张气氛相应;此时是风定云平,与猎归后踌躇容与的心境相称。写景俱是表情,于景的变化中见情的消长,堪称妙笔。,杜甫 月夜 1、背景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

6、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2、语译 今夜在鄜州的妻子,大概正孤零零的望著月亮吧。我在离鄜州如此遥远的地方,忍不住心疼起我的孩子们,他们的年纪小得还不知道该思念长安的我呢。久久望著月,妻子的如云鬓鬟大概也被夜里的露水沾湿了吧,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手臂上白玉般的肌肤,或许也感到一丝寒意了。不知要到什麼时候,我们才干并肩倚在门帷旁,而我们今夜所流的泪,在那时的月光下应该都已经乾了吧。,2、赏析 杜甫的诗一向以社会写实著称,但从此诗看来,他也是一个深情爱家的好男人呢。这首诗是杜甫被叛军俘虏时的作品,首联是杜甫心中

7、对远方妻子的想像图,他抛弃了传统写作方式,不说自己的思念,反说妻子对他的牵挂,更能突显杜甫思乡心情之真之切。 颔联遥怜小儿女其实就是一种对孩子的心疼,稚龄儿女连父亲遭逢了什麼样的劫难都还不能理解,当然也无从思念了。杜甫想著孩子不知思念为何物的纯真,也对自己无法马上回家的困境感到心急如焚。 颈联的诗意再度转回妻子望月的想像图上,体贴的记挂著妻子是否被深夜露重所袭,担心她头发沾湿了会受凉,而她白皙的双臂会不会也感受了寒意?杜甫对於发妻的万般爱怜在此表露无遗。 结联则更巧妙地将原本相距迢遥的两人在想像世界中重逢,期盼著他日相会之际,两人在今夜所流的泪都已成过去,所有的劫难都能够结束。 这首月夜使用想

8、像的手法,不仅成功的将长安与鄜州两地迅速的连接起来,更利用时空相隔的悲凉,为将来作一个光明的想望,堪称杜诗中的杰作。,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1、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状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2、赏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

9、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伤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述了诗人孤单寂寞悲伤苦闷的情绪,

10、两相映照,分外动人。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入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莽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张九龄望月怀远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际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

11、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际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纳流水对,自然流畅,具

12、有古诗气韵。,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际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一无所有,只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或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

13、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孟浩然宿建德江 【注释】 宿建德江夜晚住宿在建德江上。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浙江省建德四周的一段江水。 泊船靠岸,停船。 渚水中间的一小块陆地,洲或者岛。 暮黄昏,天色将要暗的时候。 旷空而且宽敞。 【译文】 把船停靠在烟雾笼罩的小洲旁, 暮色苍莽给离家的游子增添了新的忧愁。 原野广阔远处的天空似乎比树木还低, 江水清澈空中的明月好像离人更近。,【赏析】 诗约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是诗人应进士而不第的第二年。这一年,作者带着仕途失意的痛苦,漫游了吴越一带,在暮江景色的描写中寄

14、寓了旅愁。这是一首写游子在外,满腹愁思的小诗,是五言绝句中的写景名篇。此诗着重写泊舟,写暮宿,不写行人出发,也不写途中,寥寥二十个字,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的秋江夜泊图。首句点题,又为下文写景抒情作准备。第二句写景写情,后两句描述出一幅野旷天低,江清月近的图画,诗人举目远望,孤独之感异常激烈,而当诗人俯视时,江中明月似乎能给人以抚慰,这是一种化静为动的拟人手法,在寂寞中获得亲切,诗人要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羁旅之愁。 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别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

15、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一 【赏析】: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纳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刻画了边境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纳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特别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分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莽,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

16、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突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关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