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五篇

上传人:1779****392 文档编号:195524283 上传时间:2021-09-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华】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华】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华】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华】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华】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华】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华】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五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分耕耘,一分收获【精华】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五篇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早上好!今天我执教的真分数和假分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真假分数,拓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虽然这是一节全新的概念课。可要学生识记它的概念并不难,但概念的教学不应以概念获得为目的,不能为教概念而将概念具体化也就是说不能先有概念定义,再去寻找使之具体化的材料、实例。因此不能用机械的方法让学生识记概念内容,而应通过具体的分数抽象出真假分数的概念,进而有效地拓展运用。基于这样的思考和理解,本节课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了解假分数的产生过程。2、

2、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3、结合具体情境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突破难点:理解真假分数特征。我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三个“一”。遵循一个规律:概念形成的规律。本节课的设计就是在遵循学生对概念认知的发展规律基础上,利用“数形结合”,凸显先“过程”后“对象”的认知顺序,充分理解概念。借助数轴和图形理解真分数、假分数与1的关系,将概念深化。真假分数概念的形成,本节课分4步走:1、就是通过填四分之几这个分数了解学生起点。用图形表示出来,以了解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2、运用图片建立假分数的表象:通过怎样表示5/4

3、?让学生产生了认知上的矛盾:1个单位“1”不够时,怎么办?让学生在辨析中明白5/4的意义。3、在分类活动中构建真分数与假分数模型。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4/4”到底划到哪一类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最后产生看书的必要性。4、完善概念的认知。数学概念一旦形成,既要通过练习巩固概念,更要关注概念外延的有效拓展。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从数轴上判断真假分数的特征.从找规律中,拓展对真分数概念的认知,借助特殊的假分数,理解假分数有大于1,也有等于1的情况。尤其是最后的题组练习。从最基础的分类,引导发现,再到用字母表示,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将具体、繁多的分数提升到“b/a

4、”这一个分数表示形式,把书教薄,将知识系统化。渗透一种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课的开始阶段让学生用图形表示出相应的分数,这里是第一次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图形让学生直观的理解5/4,感受假分数的产生过程。图形与分数的一一对应让学生初步感知真、假分数与1的大小关系。第二次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利用真假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再一次感受真假分数与1之间的关系。同时借助数轴的让学生感受真假分数“无限”性,这里话虽没挑明,但学生已能感受到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培养一个习惯全面思考的习惯。我们的孩子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习惯于唯一答案,不会全面思考问题,更不善于分类思考问题。因此在含有字母的分数中

5、,除了完成判断的同时更注重分类思想的渗透,让学生从小接触不确定因素a/6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让学生学会全面的思考问题,课堂中我充分发挥评价语的导向作用,使学生学会从不完整到完整的表述。这个环节的教学时间的比重是比较大的,为的就是将学生思维不断提升,从形象的呈现分数判断到让学生形成抽象的符号化思想。总之,我认为概念教学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因此,我力求在概念建模后层层递进,不断地进行延伸,拓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完善概念的理解认知,进一步使概念变得立体丰厚。以上只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想法,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教材通过例10先让学生利用

6、计算器独立探索,发现规律,再利用规律来完成计算。在探索规律时,有时要根据计算结果寻找规律,但有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如小数除法,小数位数比较多的乘法等,如果用计算器计算省时省力又很准确,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计算负担,便于把主要精力用于寻找规律。因此教材结合小数除法的学习,专门安排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同时体会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2、说教学目标: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能力。3、说教学重难点: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计算。二、说教法:1、开课激趣,老师利用“缺8

7、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如老师出示一个很有趣的数,让学生想办法很快地记住它?(板书:12345679)然后让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这个数乘9得多少?乘18得多少?最后让学生探索规律,体会发现的乐趣。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学生对规律的发现要经历一个观察、对比、分析等过程,所以教学中给学生留足发现规律的时间,先让学生独立发现,再小组交流的方式组织教学。这样既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又能借鉴同伴的发现结果,还能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把发现的规律都说出来,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3、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注重探索过程的教学,充分发

8、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自主学,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通过计算、猜测、验证、总结归纳,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突破难点,提高效率。三、说学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能借助计算器观察、归纳、概括、推理、探索和数字想象等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被动学会”自主转变成“主动会学”。在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同时,力图让他们体验到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四、说教学过程:根据这一课的内容,我安排的教学程序:提供材料,开课激趣自主探索总结归纳独立练习。(一)开课激趣。谈话导入:老师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数,你有什么办法很快地记住它?(板书:12345679)我们把它叫“缺8数”。

9、1、用这个数乘9得多少?123456799=(用计算器计算)2、你能再算一算:1234567918=3、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4、考考你,下面的题你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答案吗?根据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用计算器解决问题。通过这个流程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发现规律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然后老师揭示课题: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的这种优点探索规律。(二)自主探索1、出示例10。111=211=311=411=例10的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用计算器计算观察发现规律用规律写商”三部分。我先让学生独立操作,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小组交流,说出你发现的规律,最后用发现的规律写出下面一组题的商。其中

10、商的规律都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111=0.090909的.循环节是09;211=0.1818…的循环节18;311=0.2727的循环节是27。根据这一规律就可以直接填出下面一组题的商。学生用发现的规律写出商后,再通过“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使学生说出自己应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三)巩固拓展,内化规律。1、独立完成“做一做”,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前4题,并观察这一组算式的规律,写出其他答案,在集体交流发现的规律。2、课堂练习,让学生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让学生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3、这样通过大量的感知表象的融合,学生的感性认识旧会产生一个飞跃,借助

11、于数学语言,便能总结归纳出规律。并能体会到借助于规律,不用计算器也能很快得出得数。(四)总结归纳让学生谈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体会到借助于规律,不用计算器也能很快得出得数。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中第一课时内容。这一内容是学生在四年级时学习了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以及对几种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且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也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这节课,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寻一些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我分这样几个环节来进行教

12、学。(一)游戏导放,体验规律,揭示课题。男女生记忆力大比拼,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初步让学生感受第二组数有序、重复出现的规律。从而引出课题。(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这个环节,我以国庆节的情景作为导入,出示教材例1的场景图,让学生认真观察,通过观察,找出盆花 、彩灯、彩旗的排列规律,学生边讲解,课件圈出规律,直观体验物体的有序排列。学生看出各种事物的摆放顺序并不难,但说不到位,所以课中要提高交流的质量, 如盆花,学生同位交流中一般说 “一蓝一红一蓝一红这样排列的”在集体交流中我引导学生理解“2盆为一组重复排列”。(三)自主探究, 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本环节,

13、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先是提出这样的问题: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什么颜色的花?接着让学生就这个问题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得出解决问题的三种策略,即是画一画、数一数、算一算,尤其注重分析计算法。让学生理解算式中每个数的意义,特别是除数和余数,突破难点。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计算法的简便实用。最后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出用计算法解决类似的问题应注意三点:(1)找准物体的规律;(2)分组、确定除数;(3)列式计算。(四)提高练习,加深理解。练习中的第二大题,前两题让学生说说重组后图形的排列规律,解决问题,巩固新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总数一样,每组规律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每三小题是

14、开放题,学生找到“每组第二个是三角形”这个规律,设计图形,学生在观察不同的设计中感受到,“不同的规律也可以通过设计得到相同的答案”这时学生对算理的深入理解,解决问题技能逐渐熟练。(五)生活万像,再现规律。最后,多媒体播放日升日落、四季更替、月圆月缺、红绿灯、十二生肖等大自然和生活中的规律现象。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连系,近一步体验数学规律的价值。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再认识,教材(3435页)的内容。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

15、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将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拓展,本节教材通过创设“拿铅笔”、“看书”等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丰富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材编写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分数的意义,使学生充分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教材中创设了“拿铅笔”、“画图形”等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