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水利大项目建设中华大粮仓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95507771 上传时间:2021-09-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好水利大项目建设中华大粮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抓好水利大项目建设中华大粮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抓好水利大项目建设中华大粮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抓好水利大项目建设中华大粮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抓好水利大项目建设中华大粮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好水利大项目建设中华大粮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抓好水利大项目建设中华大粮仓 中共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委员会、省农垦总局垦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维护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引领和示范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始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神圣使命。而加强和完善水利项目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和根本基础。为此,我们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条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以水利大项目建设为带动,加快发展现代水利,为垦区粮食总产连续登上新台阶,推动粮食总产突破360亿斤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实施“三个转变”,统筹谋划和推进水利大项目建设一是转变组织方式。总局及各管理局均成立了由主要

2、领导牵头,相关业务部门领导参加的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将重点项目建设由业务部门牵头提升为行政主要领导亲自组织,统筹考虑,同步推进。总局、管理局、农场三级水务、财务、土地、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分工负责,通力协作,上下联动,加快了项目审批和资金落实的进度,确保了重点工程按时开工和顺利实施。二是转交建设理念。挖掘水土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大型地表水灌区,并将相邻市县56万亩耕地纳入青龙山等大型灌区规划范围,开拓了场县共建的新领域。牢固树立绿色、环保、低碳理念,大型灌区水泵和机电设备均选择国内领先、高效节能的产品,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青龙山灌区通过采取排蓄灌结合、井渠结合等方式节约了67%的工程占地。不断

3、拓展服务功能,把渠首泵站等滨水景观与现代农业景区相结合,构成独具特色的北大荒农业生态旅游线路。三是转变投资方式。垦区在继续完善农场出资、一事一议、吸引个人出资参与水利建设等多种筹资渠道的同时,在三江平原灌区等重点项目建设中尝试通过银行贷款融资,适度整合土地整理、农发、扶贫等各类涉水资金集中投放等方式,进一步拓宽了水利建设资金筹措渠道。建三江管理局还要求所属农场在土地利费收入中按每亩15元标准提取水利建设资金并适度集中使用,完成了别拉洪河清淤、红卫橡胶坝等一批小型农田水利资金力所不能而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又顾及不到的区域骨干工程的建设和维护。2010年,垦区完成各类水利建设资金26.3亿元,再创历史

4、新高。二、完善“四大体系”,加快水利大项目建设进程一是大力推进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启动了三江平原勤得利等8处大型灌区项目,其中勤得利、江萝灌区渠首已基本建成,勤得利灌区已提前投入使用。饶河、二九0灌区渠首主体工程也已初具雏形,兴凯潮、绥滨、八五九灌区骨干渠系稳步推进青龙山灌区渠首也将全面开工。加快了查哈阳等4处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不断挖掘灌区增产潜力。因地制宜发展小型井灌区,以西部管理局、农牧场为重点大力推广了旱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十一五”时期累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96万亩,农田灌溉率已达到55%以上。其中2010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28万亩,接近全省的二分之一。二是大力推进城乡

5、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坚持不懈将“十大民生工程”做为重中之重,建成了红兴隆管理局局直供水工程等一大批饮水项目,先后有56.7万人用上了清洁水、安全水、放心水。启动了龙盛水库、卜达敏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在保证城镇居民供水的同时也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水源保障。三是大力推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按期完成了云山等规划内32座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在有效消除水库病险隐患的同时也提高了区域整体防洪能力。启动了窝棚河、轱辘滚河等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防洪保障能力逐年提升。不断推进重点堤防险工弱段加固和涝区田间配套工程建设,防洪除涝体系日趋完善。 “十一五”时期,累

6、计新增防洪除涝面积380万亩。四是大力推进水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完成了红星等5个农场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项目,启动了胜利农场等10项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十一五”期间完成小流域治理46条,栽种水保林1.2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7万亩,有效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在保障土地集中耕作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垦区生态局、场的建设。三、强化“四项措施”,实现垦区水利发展新跨越当前,正值垦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关键时期。垦区决心按照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本次会议要求,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l号文件及总局党委出台的实施意见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水利大项目建设,努力实现水利发展新跨越。一是切实抓好

7、粮食安全保障工程。突出抓好以三江平原灌区为重点的水利大项目,“十二五”期间,力争全面完成三江平原勤得利、江萝等7个大中型灌区建设任务,完成青龙山灌区渠首和一期骨干渠系。加快建设查哈阳等4个大型灌区和红岩等12个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开工建设普阳、锦江、七虎林等3个内河大型灌区,建设稳固的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二是进一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西部旱作农业区,因地制宜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大型喷灌工程。在东部水田种植区,重点推广水田节水控灌技术,实现节水增效,努力做到向科技要水,向管理要水,促进具有垦区特色和引领作用的北大荒绿色发展模式尽快形成。三是加快重点水利项目的实施。开工建设

8、七里沁、三峰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7处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和5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加快大江大河、重点中小河流及国境界河治理,完成规划内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不断夯实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基础。四是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垦区将在积极争得国家和我省支持的同时,大胆尝试,广辟渠道,加大投入。大力推广建三江管理局“统筹统管”经验,按照一定比例从土地利费收入中提取水利建设资金。积极尝试利用金融资金加快水利发展步伐,为重点项目开展市场融资提供支持。同时,进一步加强涉水资金的统一管理,实行集中投放,努力做到建一处、成一处、效益一处。“十二五”期间,计划投入资金150亿元用于水利基

9、础设施建设,保障和促进粮食生产实现新跨越。下一步,垦区上下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进一步凝聚智慧和力量,坚持以大项目建设为依托,统筹推进水利改革发展,为垦区粮食总产冲刺460亿斤,建设中华大粮仓提供有力支撑和可靠保障!曲曲叫,秋来到口曹春雷秋天来了,蛐蛐用歌声告诉了我。夜晚在院子里乘凉,蛐蛐的呜叫一阵紧似一阵,“蛐蛐叫,秋来到”,突然想起,立秋了。忙碌的生活,总使人忘记了时节的转换。而虫子们却没忘记,它们用不知疲倦的吟唱迎接秋天的到来。夜听蛐蛐声,是一种享受。它们用最原生态的歌声,在这寂静的夜晚,在我的小院里,合奏出一曲天籁,给我听。黄瓜架下,南瓜架下,丝瓜秧中,辣椒丛里,都

10、是它们的演奏场地。“雎雎雎雎,雎雎雎雎”,它们的合奏充盈着整个庭院,忽高忽低,忽强忽弱,此起彼伏,遥相呼应,清脆而又悠扬。仔细听起来,这支乐队演奏是很有特色的。有一个领唱,歌声最为高亢、嘹亮,压过其它声音,占据主导性地位。其它的队员们,有唱高音部的,有唱中音部的,有唱低音部,高低错落,琴瑟和谐,很有专业水准。小时曾听母亲说,蛐蛐叫声是有词的,它们是在喊“拆拆洗洗、拆拆洗洗”呢。顺着这层意思去听,果然,和着节奏,它们真的在起劲地喊“拆拆洗洗”呢。母亲说,它们是在提醒人们,秋天来了,天气凉了,棉被要该拆的拆,该洗的洗了。每年,母亲不等蛐蛐喊“拆拆洗洗”,就早已把家里的那床棉被拆洗了,填上了新的棉花

11、,蓬蓬松松的,盖起来舒舒服服。就在几天前,母亲打电话来叮嘱我,立秋了,天凉了,晚上睡觉要多盖一些。听着蛐蛐叫,渐渐生出一缕乡愁来。小时在家乡,晚上睡觉,总觉得蛐蛐叫声很乱人,就拿着树枝,在草丛中、瓦砾间、墙根下,在那些蛐蛐藏身的地方,乱捅一气,于是叫声就稀疏了,然而不久后,叫声稠密又如当初。母亲知道了,就说,你就当做听唱歌吧,那样就不觉乱了。如今,居在城市,因了院中的菜园,重逢了蛐蛐声,非但不感觉扰人,反觉得无比亲切,无比动听。想起一位朋友的事。他如我一样,也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那年秋天不知怎了,得了失眠症,到处求医问药,都不管事。有天同儿子千里迢迢回到乡村老家,儿子闹着要捉蛐蛐,就到田野捉了几只,放在草编的笼里带回了城里。没想到,这几只蛐蛐治好了他的失眠。他告诉我,夜晚听着蛐蛐叫,仿佛回到了家乡的田野里,想起幼年在乡村里的一些快乐的往事,慢慢就入睡了。失眠症不治自愈了。我想,这位朋友其实得的不是失眠症,而是乡愁病。听着蛐蛐声,突然想起很久没回乡下老家了。现在,家乡的夜晚里,街道边、河岸上、田野里,蛐蛐们一定叫得更响亮吧。该回家看看了!-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