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9 Incme and Spending 本章要点: 在最基本的总需求模型中,支出决定产出与收入,但产出与收入也决定支出 增加自发性支出所增加的产出具有乘数效应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与税率 增加政府支出引起总需求增加,增加税收引起总需求减少但增加政府支出会造成预算赤字Chapter 9 9.1收入与支出 9.2消费函数与总需求 9.3乘数 9.4政府领域 9.5预算 9.6充分就业预算盈余,9.1 Aggregate Demand and Equilibrium utput 总需求是经济中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将总需求(AD)区分为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与净出口(NX),则有: AD = C + I + G + NX 当生产的总量等于需求的总量时,产出处于均衡水平故均衡产出的条件为: Y = AD = C + I + G + NX 总需求是人们想要购买的量因此,当总需求与均衡产出相等时,就不会出现非计划的存货投资IU即IU=0如果产出大于总需求,IU0,厂商就会减少生产,直到产出与总需求相等为止;反之,如果产出低于总需求,厂商就会增加生产,直到产出等于总需求。
9.2 The Cnsumptin Functin and Aggregate Demand 总需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消费需求为了集中分析消费,令G和NX为零 9.2.1 The Cnsumptin Functin 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可以把消费函数写成: C = C0 + c Y 其中, C0为自发消费,c为边际消费倾向所谓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消费,即C/Y一般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那么快,故0 c 19.2.2 Cnsumptin and Saving 收入中没有用于消费的部分就是储蓄,因此,任何解释消费的理论也就同时解释了储蓄行为 因为 Y = C + S 所以 S = Y C = Y - C0 + c Y = - C0 +(1 - c )Y 该式表明储蓄是收入的递增函数,因为边际储蓄倾向1 - c为正9.2.3 Cnsumptin, Aggregate Demand and Autnmus Spending 现在将投资、政府支出、税收和对外贸易加进模型之中,但暂时假定每类需求都是自主的,即在模型之外决定的,特别是它们不取决于收入。
I0代表投资,G0代表政府购买,TA0代表税收,NX0代表净出口,则有: AD = C + I + G + NX = C0 + c (Y - TA0 )+ I0 + G0 + NX0 =( C0 - cTA0 + I0 + G0 + NX0 )+ c Y = A0 + c Y 其中A0代表总的自主性支出由该式可以看出,因为消费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总需求也是收入的函数,并且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AD=A0+ cY,Y0,AD0,9.2.4 Equilibrium Incme 均衡收入的条件是: Y = AD 也就是: Y = A0 + c Y 求解得: Y = 1/(1- c) A0 因此,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以及自主性支出水平越高,则均衡收入水平越高在不考虑政府和对外贸易的情况下,均衡收入的条件也可以写成: I = S 由此公式可以得出相同的均衡收入解 如果考虑政府和对外贸易,则有: C + I + G +NX = C + S + TA I = S + (TA G)- NX,9.3 The Multiplier 均衡收入水平由总支出曲线与 450线的交点决定如果由于某种原因 引起总支出曲线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得交点的位置向右或向左移动,则均衡收入将会提高或下降。
一般认为,消费函数通常比较稳定,表现在图形上就是消费曲线不会移动因此 ,总支出曲线主要随着投资曲线的移动而移动由于投资曲线是水平的,所以,当投资的增加I个单位,意味着总支出曲线将平行地向上移动I个单位,从而使得总支出曲线与450线的交点向右移动,最终导致均衡收入的增加但是,投资增加所引起的收入增加量通常大于最初的投资量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就叫做乘数如果以表示乘数,以Y表示收入增量,以I表示投资增量,则有: = Y/ I,投资乘数,已知: =Y/I 设C代表消费增量,则有: Y =C + I 移项后有: I =Y -C 把代入中,有 =Y/(Y-C) = 1/( 1-C/Y) = 1/( 1- c ) 从公式可以看出,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而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的值越大,反之则越小乘数也可以直接由国民收入均衡模型推导出来由国民收入的均衡解: Y = 1 / (1 - c )(C0 + I0) 得: Y + Y = 1 / (1 - c ) ( C0 + I0+I) 两式相减有: Y = 1 / (1 - c )I 从而: Y/ I = 1 / (1 - c ) 注意:乘数是一把双刃的刀。
9.4 The Gvernment Sectr 政府以两种相互独立的方式影响均衡收入水平: (1)政府购买G的变化直接引起总需求的变化; (2)税收和转移支付通过影响收入Y与可支配收入YD之间的关系间接影响总需求 9.4.1 考虑税收和转移支付后的消费函数 可支配收入是家庭接受了政府的转移支付并扣除了向政府的纳税后可用于支出的净收入即: YD=Y+TR-TA 现在消费函数为: C = C0+ c YD = C0+ c (Y + TR TA),假定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为固定的常量,同时征收比例所得税,边际税率为t,则有: G = G0,TR=TR0,TA=t Y 消费函数可以重新写为: C = C0 + c (Y + TR0 t Y ) = C0 + c TR0 + c(1- t )Y 该式表明转移支付的出现使自主性消费增加,而所得税则降低了各个收入水平的消费支出9.4.2 包括政府在内的总需求 把总需求恒等式与上式合并,则得: AD = C + I + G + NX = C0 + c TR0 + c(1- t )Y + I0 + G0 + NX0 = A0 + c(1- t )Y 式中c(1- t )代表考虑所得税后来自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AD,,Y,AD=Y,AD=C0+cY+I0+NX,AD= C0 + c TR0 + c(1- t )Y + I0 + G0 + NX,政府与总需求,9.4.3 均衡收入的决定 根据均衡条件Y=AD,有: Y = A0 + c(1- t )Y 求解得: Y = 1 / 1- c(1- t ) A0 由该式可以看出,所得税降低了乘数,原因是所得税降低了由于收入变动而引致的消费 所得税具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自动稳定器是经济中的一种机制,它自动减少(或增加)为适应自主需求变动所需的产出变动量,而不需要政府加以干预除了所得税外,失业救济金也具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9.4.4 财政政策变动的效应 如果政府购买增加G,由于G是自发变量,所以总需求相应地增加G总需求增加了,均衡收入就会增加均衡收入的增加量为: Y = A0 +c(1- t )Y Y + Y= A0 + G +c(1- t )Y Y= 1 / 1- c(1- t ) G 移项得 Y /G = 1 / 1- c(1- t ) 令G =Y / G , 则有 G = 1 / 1- c(1- t ) G就是政府购买乘数AD,,Y,E0,E1,Y0,Y1,AD=A0+c(1-t)Y,AD=A0 +c(1-t)Y,政府购买乘数,如果政府不是增加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G,而是增加转移支付TR,其结果又会如何呢? 由于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使可支配收入增加,进而又会引起消费增加,所以均衡收入也会增加。
但是,消费的增加通常要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因而转移支付的乘数要小于政府购买的乘数如果用TR代表转移支付乘数,则 TR = c / 1- c(1- t ),9.5 The Budget 令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则有: BS= TA G0 TR0 若BS0,则存在着预算盈余,若BS0,则是预算赤字 如果税收为比例所得税,则有: BS= t Y G0 TR0 这表明在G0 、TR0和所得税率既定的情况下,预算盈余是收入的函数,并且与收入的变化成正比BS,Y,BS= t Y G0 TR0,,政府购买与税收变化对预算盈余的影响 已知政府购买增加所引起的收入变化为Y= G G,由此引起的税收增加就为t G G则有: BS= TA - G0 = tG G0 - G0 =t/1-c(1-t)-1 G0 =-(1-c)(1-t)/1-c(1-t) G0 显然,政府购买的增加会减少预算盈余,但预算盈余的减少量要小于政府购买的增加量而提高税率将会增加预算盈余,尽管因此减少了收入 平衡预算乘数,9.6 The Full-Emplyment Budget Surplus 预算盈余的变动似乎是一个方便的判断财政政策走向的标准:预算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表明财政政策是紧缩性的,而预算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表明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
但是,预算盈余的变动既可能是因为财政政策的变动而引起,也可能是因为经济情况本身的变动而引起:经济趋向繁荣会使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经济趋向衰退会使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因此,单凭预算盈余的变动难以看出财政政策的扩张或紧缩性质要使预算盈余成为衡量财政政策扩张还是紧缩的标准,就必须消除经济周期波动本身的影响为此,需要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概念所谓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它与实际的预算盈余的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与实际的国民收入的差额 一般来说,当实际国民收入水平高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时,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小于实际预算盈余;若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低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大于实际预算盈余;只有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等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才等于实际预算盈余令BS*代表充分就业预算盈余,Y*代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则 BS*= t Y* G0 TR0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意义:第一,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就能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并为判断财政政策的性质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的依据。
第二,使政策制定者充分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 困难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本身是难以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