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历史坐标上的沉思测试Word版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95503156 上传时间:2021-09-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历史坐标上的沉思测试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历史坐标上的沉思测试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历史坐标上的沉思测试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历史坐标上的沉思测试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历史坐标上的沉思测试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历史坐标上的沉思测试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历史坐标上的沉思测试Word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达标检测试题说明:主观题部分直接在答题纸上作答,考试时间结束只收答题纸。一、基础知识:1. 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羽扇纶巾() 还酹江月()樯橹()()舞榭歌台() 金戈铁马()孙仲谋()赢得() 六国互丧( ) 率( )赂( )秦也 思厥( )先祖父 暴( )霜露 奉之弥( )繁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洎( )牧以谗诛革灭殆( )尽胜负之数( ) 或未易量( ) 食之不得下咽( )鼎铛( ) 逦迤( )( ) 锱铢( )( )骊( )山 廊腰缦( )回突兀( )囷囷( )妃嫔媵( )嫱 直栏横槛( ) 雪霁( )辇( )来于秦 剽( )掠 滥( )竽充数2. 文

2、学常识、名句默写:(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_ _,_ _,_。(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_,_ _,_。(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_,_ _。(4)_,_,薪不尽,火不灭。(5)六国破灭,非兵不利,_,_。(6)词又称_,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_”或“_”。(7)词的篇幅比较短小,人们习惯上按字数将词分为_、_和_三种。(8)宋词习惯上分为_和_两派,相应的代表词人,前者有_、_等,后者有_、_等。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数见不鲜(成语)B.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暴秦之欲无厌C.六国互丧,率赂

3、秦耶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D.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不咽也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4. 下列句子,书写正确的一句是()A.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故不在战矣。B.以地侍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尽。C.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D.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A.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患:祸害B.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患:毛病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加速D.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洎:等到6. 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C.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D

4、.一尊还酹江月7.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思厥先祖父存亡之理可谓智力孤危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A. B.C.D.8. 对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六王毕(完了)蜀山兀(比喻山秃)日益骄固(顽固)B.戍卒叫(呐喊)函谷举(被攻破)直栏横槛(栏杆)C.爱纷奢(奢侈)尽锱铢(极言细微)管弦呕哑(乐曲弹奏的声音)D.四海一(统一)族秦者(秦氏家族)几千万落(座、所)9. 下列短语中“负”与“负栋之柱”的“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负隅顽抗B.久负盛名C.忘恩负义D.身负重任10. 下列加点词

5、,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几世几年,剽掠其人B.瓦缝差参,多于周身之帛缕C.楚人一炬,可怜焦土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11. 与“夫晋,何厌之有”的“夫”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B.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C.夫战,勇气也。D.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都有词类活用现象,按要求归类正确的一组是()六王毕,四海一骊山北构而西折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A./B./C./D./ 13下列各句没有语序倒置现象的一句是( )A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C千古

6、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14下列句子修辞格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想当年,金戈铁马 B樯橹灰飞烟灭C羽扇纶巾,谈笑间 D气吞万里如虎1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不赂者以赂者丧 洎牧以馋诛 杳不知其所之也 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之”字也不同16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B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C蚓无爪牙之利,

7、筋骨之强 D不拘于时,学于余 1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始于唐,盛于宋。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前者风格婉约清丽,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后者风格豪迈奔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B六国论的“论”都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C我国古代留下了许多赋体佳作,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D阿房官赋选自樊川文集,整理杜牧,晚唐著名诗人,诗歌清丽自然,有“小杜”之称,与同时代的李贺齐名,他们又有“小李杜”之称。18. 下列诗句朗诵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C. 元嘉/草草

8、,封狼/居胥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19.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对这几句诗中运用的典故理解最佳的一项是A.批判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慨叹刘裕竟有这样不肖的儿子。B.批判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慨叹南宋近期张浚北伐亦曾重蹈覆辙。C.以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类比南宋近期张浚北伐遭到大败,慨叹南宋遭到挫败。D.以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借古讽今,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出兵。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六国论节选文字,完成2023题。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

9、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20.下列句子

10、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 D.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可谓智力孤危 B.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C.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D. 暴霜露,斩荆棘22.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采用举例论证的手法,围绕着不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说明“不赂秦”的灭亡也是“赂”的结果。B.第二段用比喻论证的手法,用“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形象地写了假如六国能并力抗秦的结果,总结了历史教训,为后文评论现实做了铺垫。C.第三段

11、点明题旨,将六国的形势和北宋的形势做比较,借古讽今,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D. 文中“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词的运用,让文章在具有雄辩力量的同时也富有充沛的气势,表现了整理对北宋王朝的深深忧虑。23.翻译下列句子。(6分)(1)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二)阅读下文,回答2420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 ;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 ;直栏横槛, ;管弦呕哑,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

12、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4在划横线处补上原文。25. 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A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不同。B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也不同。C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也相同。D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相同。26.文中划线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南亩:泛指农田 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呕哑:难听的音乐 独夫:孤单的人; 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 楚人:指刘邦; 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