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基础训练Word版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95502935 上传时间:2021-09-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基础训练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基础训练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基础训练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基础训练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基础训练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基础训练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基础训练Word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基础训练(四)一、基础知识积累运用(乡土情结同步练习)(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悠邈(mio) 翘首(qio) 绮窗(q) 方兴未艾(i)B田塍(chng) 桑梓(z) 濡染(r) 含情脉脉(mi)C铩羽而归(sh) 休戚相关(q) 酒阑灯灺(xi) 慰藉(j)D侘傺(ch ch) 欷歔(x x) 蕞尔(zu) 低徊(hu)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百舸 沉疴 苛捐杂税 一气呵成B遏止 揭晓 残碑断碣 竭泽而渔C寒暄 渲染 煊赫一时 喧宾夺主D憔悴 淬火 出类拔萃 心力交瘁3、下列词语中含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浮想联篇

2、 心弛神往 消声匿迹 矫柔造作B、势不两立 一愁莫展 融汇贯通 谈笑风声C、再接再厉 贻笑大方 神态安祥 物竞天择D、两全齐美 受益匪浅 徇序渐进 锲而不舍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此处的乡民最是安土重迁,每有事端,便早早重新寻找新的住处。B英勇的革命党人推翻了腐朽的满清政府,以暴易暴,大快人心。C在哈尔滨,在佳木斯,在一面坡,都有他休戚相关的亲友。D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活动,一些原本不安心于师范专业的学生也树立了热爱本职工作、好为人师、献身教育的思想观念。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年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

3、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B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都是千古美谈。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整理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败垂成,并没有做到。D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6默写(8分):(1)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 。(韦庄菩萨蛮)(3)男儿何不带吴钩, 。(李贺南园)(4)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 。(崔颢长干曲)(5) ,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边文字,完成题目。(共12分,每小

4、题3分) 文学创作中的故乡情结 阅读多于写作,心情渐趋宁静的同时,对许多事也日渐淡泊,这或许是每个写整理的必经之路。人们经常反思并不断在作品中追问自己:我究竟是谁?我为什么要与你对话?我为什么要想这些问题? 苏子曾说:“此心安处即故乡。”只要这个地方能让你安心,它就能成为你的故乡。人们常常为自己的故乡远离了自己的精神而滋生不满,萌生深深的寂寞。于是很自然的开始寻找,在寻找中因为屡次的失望,为自己虚构一个可以栖居的家园,并美其名曰故乡。这种以设想方式存在的家园,由于没有养活生命血液的泥土和水源,终难以一种长青树的姿态存于世。故乡不是一种虚拟,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只要你思想通融,精神淡定超脱,何处

5、都可为故乡。所以,尽管苏子一生都在迁徙、流浪,却总能到处找到自己栖居的故乡。他很安心,把与自己遭遇的一切,都非常通脱地看作一种缘分。因此,他不管走到那里,即便是条件异常艰苦的流放,也能在那里其乐融融,劳作休闲之时,用笔轻轻地打量“这一个”让自己“安心”的故乡。安心难得,静坐反审自己的心灵故乡无疑更难。生命基于这个世界来说,在滚滚流逝的时间长河中,好像一朵浮萍。淹没于浩瀚的时间长河,人们常生无家可归之感。当夜深人静或独处时,便会不自觉地想家,却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家在哪里。人类需要以情感交流的方式在这个世界生存。人类的心灵如此孤独,该如何与别人进行和谐的交流呢?这便要求一种所谓“共同语言”。古语:道

6、不同则不相为谋。共同语言产生的前提,便是志同道合,即交流双方形成基本一致的思想。然而根据交际经验,两个人要形成基本一致的思想,需要很多约定俗成的条件。两个同乡见面可以聊记忆中关于故乡的轶闻趣事,昔日情人见面黯然神伤一番,老同学见面可以侃谈某个难忘的老师和同学。由此可见,人们愿叙及并为之留恋的还是所熟悉的。不管已逝的抑或将来发生的人或事,人们总喜欢以熟悉的方式去感之想之。其实文学创作与生活一样,越是熟悉的便越能感觉到它一颦一笑的气质。人们在与别人交谈或向别人做介绍时,会不自觉地拣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人们在外面工作累了总会想家,家中的亲人此时会让人备感亲切,感到跟他们有说不完的话。其实写作在

7、很大程度上就是说话,即你怎样将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生命的特别感悟很自然地流露出来,让读者情不自禁地主动与你交流,以期达到共鸣的效果。但前提是要让读者主动读你,然后想读懂你,你得具备给他们“实在”东西的素质。这个实在,乃对生命的真实体验。从故乡出发,反观故乡,又回归故乡。这是每个创整理的必经之路。前边述及的故乡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人最潜在、最核心的生命意识。圣经上说,我们好比生活在一只船上,将来不可知。鉴于对将来的不可知性,在创作时才会假设或者虚拟一个貌似存在的故乡来抚慰我们飘浮的精神。对一个正谨慎行走在文学创作之路上的人来说当知道,逃不出故乡却愿在遥望故乡中寻找一个可以让精神安息的家

8、园,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宿命。7下列关于第二节节末“这一个让自己安心的故乡”的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 )A指以设想方式存在的家园。B指条件异常艰苦的流放之地。C指一种思想和精神上能让自己栖居之处。D指自己奋斗和奉献过的故乡。8下面对于“共同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需要以情感交流的方式在这个世界生存”导致了“共同语言”的产生。B交流双方形成基本一致的思想是共同语言产生的前提。C共同语言就是同乡见面所聊的关于故乡的轶闻趣事,情人见面时的黯然神伤,老同学见面时所侃谈的某个难忘的老师和同学。D“共同语言”保证了人与人进行交流的和谐。9纵观全文,下列有关整理对于“文学创作中的故乡情结”的论述

9、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常为自己的故乡远离了自己的精神而滋生不满,萌生深深的寂寞。B苏子的一生便充分说明只要“安心”,就能在文学创作中找到自己的故乡。C从对生命的真实体验出发,反观故乡,又回归故乡。这是每个创整理的必经之路。D由于将来不可知,人们在创作时就会假设或者虚拟一个貌似存在的故乡来抚慰我们飘浮的精神。10下列理解与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时间长河中,人无法还家,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B文学创作与生活一样,是要将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生命的特别感悟很自然地流露出来,并让人情不自禁地主动与你交流。C故乡情结是一个人最潜在、最核心的生命意识。D人生注

10、定逃不出故乡,却愿在遥望故乡中寻找一个可以让精神安息的家园。三、课外拓展 阅读下边古诗,完成问题。(共7分) 陇西行 唐 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中人。【注】无定河:黄河中流支流,在今陕西北部。11、请赏析三、四句的精妙之处(4分): 1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3、根据下列语段的描述,请把后面的诗句分别填入语段中的空白处,做到前后语意一致。(6分)流浪天下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侘傺而归,以家自慰,“”(1)。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2)。有的倦于奔竞,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

11、地,“”(3)。有的素性恬淡,误触尘网,誓归田园,“”(4)。但要达到这境界,至少得有几亩薄田,三间茅舍作退步,否则就只好寄人篱下,终老他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14、仔细观察右面的画图,用富有哲理的格言性语句来揭示其主旨,并加以解释。(6分) 15、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6分)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挺立;人的一生像木,要正直,立场须坚定;_ ,_ ,_; _ ,_ ,_;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