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7章达标测试卷

上传人:公西 文档编号:195439688 上传时间:2021-09-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7章达标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7章达标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7章达标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7章达标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7章达标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7章达标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7章达标测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章达标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Na:23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溶液酸碱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pH7的溶液呈中性 BpH7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D酸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2下列对物质的化学式、俗称和分类描述不正确的是() ANaOH苛性钠碱类 BNa2CO3纯碱碱类 CCaO生石灰氧化物 DCa(OH)2熟石灰碱类3芋艿(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

2、好的是() A食醋B料酒 C纯碱 D食盐水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配制NaCl溶液C测定溶液的PhD酸碱中和5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B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C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D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6下列实验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向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红棕色气体 B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产生蓝色沉淀 C向铁锈中滴加稀盐酸,铁锈溶解,溶液呈浅绿色 D氨气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7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投入到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3、,只有丙、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且丙产生气泡的速率比丁快;再将乙投入到甲的化合物溶液中,乙的表面有甲析出,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丙丁甲乙 D乙甲丙丁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e、Fe2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CaO、NaOH固体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作干燥剂 C浓盐酸、浓硫酸都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 D氢氧化钙、氢氧化钡都是可溶性碱,其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白色沉淀9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加水稀释食醋,溶

4、液pH变小 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10实验室制备FeCl3有多种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AFe2O36HCl=2FeCl33H2O BFe(OH)33HCl=FeCl33H2O C2Fe6HCl=2FeCl33H2 DFe2(SO4)33BaCl2=2FeCl33BaSO411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B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溶液相混合,盐酸有剩余 C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溶液12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除

5、杂、分离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鉴别氯化钾溶液和硫酸钾溶液AgNO3溶液B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水C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硝酸钾降温结晶D分离氯化钾固体与二氧化锰溶解、过滤13.下列各组物质在pH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 AKNO3、HCl、CuSO4 BNa2SO4、Zn(NO3)2、H2SO4 CMgCl2、NaOH、FeSO4 DNa2CO3、Ba(OH)2、K2SO414某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用3个250 mL的烧瓶收集满纯净的二氧化碳,连接压强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用注射器同时等速度分别注入三种不

6、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5 mL,片刻后,同时振荡烧瓶,等待反应完成。采集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未进行振荡 Bt1t2时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进行振荡 C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烧瓶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D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15向一定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E段发生化学反应:Na2CO32HC

7、l=2NaClH2OCO2 BPF段有沉淀生成 CG点溶液的pH7 D反应过程中有气体和沉淀生成,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7分)16(3分)某同学利用所学化肥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初步区分常见化肥碳酸氢铵、氯化铵、磷矿粉、硫酸钾。(1)一“看”:看外观,灰白色粉末的物质是_。(2)二“闻”:加熟石灰,研磨,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_。(3)三“溶”:加水溶解,能溶于水的是_。17(8分)酸碱理论的发展如下:17世纪前,人们对酸碱的认识模糊,只凭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判定。17世纪末,朴素的酸碱理论:凡物质的水溶液能溶解某些金属,跟碱接触会失去原有特性,且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

8、物质叫酸;凡物质的水溶液有苦涩味,跟酸接触后会失去原有特性,且使石蕊试液变蓝的物质叫碱。19世纪末,酸碱电离理论: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碱。20世纪初,酸碱质子理论:任何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酸,任何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碱,且酸碱有如下关系:酸H碱,两者彼此联系在一起叫做共轭酸碱对。酸失去一个质子后形成的物质叫做该酸的共轭碱,碱结合一个质子后形成的物质叫做该碱的共轭酸。(1)根据朴素的酸碱理论,Na2CO3属于_(填“酸”或“碱”)。(2)根据酸碱电离理论理解酸碱反应的实质是_。(3)已知H2CO

9、3HCO3H和HCO3CO32H,由酸碱质子理论,H2CO3的共轭碱是_。(4)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酸碱理论的描述也在不断完善。下列对不同酸碱理论的分析合理的是_(填序号)。 A酸碱电离理论认为酸碱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B酸碱电离理论认为氧元素是酸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C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 D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不再具有局限性18(6分)(1)盐酸、硫酸是常见的两种酸。打开装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_性。用水稀释浓硫酸时,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即可。(2)如图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从说明上可以判断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

10、(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撞击易爆炸 C受热易分解若把硝酸铵溶于水配成溶液并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发现常温下溶液的pH6,则该盐溶液呈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硝酸铵与碱反应生成硝酸盐,写出硝酸铵与熟石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9(10分)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其俗名为_(填字母代号)。a纯碱b烧碱c苏打d小苏打(2)如图A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在此反应过程中,若要得到中性溶液,需借助_溶液,当溶液恰好中和时现象是_。滴入溶液体积为V2 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除酚酞外)。(3)如图

11、B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或其溶液)俨然是滑冰赛道上参加接力比赛的“运动员”,相邻“运动员”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五种物质分别是Fe、HCl、NaOH、CaCO3和CuCl2中的一种。其中甲是单质,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甲能分别与另4种物质中的_、_(写化学式)反应。丁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丙与丁的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把上述五种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从物质分类角度看,X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X替换戊,它也能与丁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灭火剂,X是_(写一种)。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20(10分)

1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编号物质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加稀硫酸后的现象无明显现象_白色沉淀(1)实验中的现象是_;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2)小杨同学认为实验不反应,小康同学不同意小杨同学的观点,认为无明显现象并不代表没有发生反应。经小组讨论,设计如图实验来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观察到图中实验试管中的现象为_(填“红色消失”或“红色不消失”),说明稀硫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反应后,同学们将所有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静置,烧杯中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除酚酞外)是_(填化学式)。21(14分)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分别是Ca(OH)2、Na2CO3、稀盐酸、NaCl溶液中的一种,为鉴别它们,现将这四瓶无色溶液分别标号为A、B、C、D,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邀你一同参与探究。【提出问题】A、B、C、D分别是什么溶液?【实验药品】失去标签的四瓶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烧杯等。【收集证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