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 综合能力测试卷(三)

上传人:公西 文档编号:195439591 上传时间:2021-09-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 综合能力测试卷(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 综合能力测试卷(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 综合能力测试卷(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 综合能力测试卷(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 综合能力测试卷(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 综合能力测试卷(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 综合能力测试卷(三)(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能力测试卷(三) 九年级化学下(R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35分)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 B服用碱性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粮食酿酒 D纯牛奶变酸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归纳是重要的学习技能,下列为某同学的归纳笔记,其中正确的是()A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变大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隔绝氧气、移走可燃物或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D厨房使用过的铁质

2、菜刀需及时洗净擦干,这样能有效减缓或防止锈蚀4习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选项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C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D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保持整洁的环境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混合物、有机物顺序排列的是()A五氧化二磷、汽水、乙酸 B氧化镁、加碘食盐、碳酸钙C氧气、稀盐酸、乙醇 D干冰、液氮、甲醇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B盐酸与硫酸化学性

3、质相似,是由于其水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HC在化学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由于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变化D“干冰升华”是由于分子本身的体积急剧增大7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A钢中含碳量低于生铁中的含碳量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小C铝、铁、铜都是银白色金属 D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8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不正确的是()9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符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碘酒、碘酸钾(KIO3)中都含碘元素 BH2、2H都可以表示1个氢分子C微粒Na、Na的结构和性质都相同 D镁与氧气反应产物的化学式为OMg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

4、是()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C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11节能减排中“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二氧化碳。科学家正致力于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B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三种C参加反应的甲分子与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D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1112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离子是()AAg、K、CO32、Cl BFe3、Ca2、Cl、NO3CBa2、Na、HC

5、O3、SO42 DMg2、Na、SO42、Cl1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C、CuO、Fe三种粉末分别加入稀硫酸,观察现象B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C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现象D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水溶解,过滤14.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知识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A.化学与健康B.化学与环境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禁止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食用霉变的花生对人体有害焚烧秸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使用脱硫煤可有效解决酸雨问题

6、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造成水污染C.化学与农业D.化学与生活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农业上采用喷灌和滴灌可节约用水过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污染加油站应禁止烟火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涤纶、羊毛、腈纶都属于合成纤维15.【双选】已知CaSO4(NH4)2CO3=CaCO3(NH4)2SO4,如图为模拟烟气处理并得到轻质CaCO3的主要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净化时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是为了充分吸收SO2B净化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SO2O2=CaSO4H2OC沉淀时应先通入CO2,再通入NH3,有利于CaCO3的生成D由沉淀池中发生的反应可知,相同条件下溶解性:CaSO4CaCO3二、

7、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9分)16(6分)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1)用化学用语填空:3个氢原子_; 2个二氧化氮分子_;钾离子_;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2)写出符号“2O5”中数字的含义:“5”表示_; “2”表示_。17(6分)高铁已是我国的名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石墨作电刷通过电网给动车供电,说明它有良好的_性。(2)动车车身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填字母)。A车窗(玻璃) B铁轨(锰钢) C灯罩(塑料) D电刷(石墨)(3)动车车身表面防锈采用的方法是。(4)制造铁轨的锰钢是一种铁合金,与纯铁相比,其硬度更_(填“大”或“小”)。

8、(5)乘客小林的午餐有:红烧肉、米饭、青菜和矿泉水。小林的午餐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空塑料矿泉水瓶应放入标识有_(填“可回收物”或“不可回收物”)的垃圾箱中。18(8分)镉(Cd)及其化合物在电镀、电池、颜料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镉是一种“氢前金属”,金属活动性介于锌和铜之间。镉元素常见化合价为2。(1)将含镉物质进行分类,各举一例填入图中(写化学式)。(2)根据金属化学性质的一般规律,下列预测合理的是_(填标号)。A镉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H2或CO能将镉的氧化物转化为金属镉C镉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D硫酸镉溶液中的硫酸锌可加入镉粉除去(3)已知硫酸镉易溶于水,设计三种制备硫酸镉的方案(要

9、求含镉原料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完成下表:方案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据的反应规律 _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 _(略) _(略)19.(12分)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_,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小丽同学发现,取用氢氧化钠溶液后试剂瓶要盖瓶塞,依据反应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会变质,如果该溶液变质,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要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A稀HCl

10、B酚酞溶液CCaCl2DCa(OH)2(3)为了验证反应,小丽将无色酚酞溶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_。(4)依据反应,KOH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_。AH2SO4 BBaCl2 CCuSO4 DNa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硫酸铵(NH4)2SO4、磷酸二氢钙Ca(H2PO4)2、亚硝酸钠(NaNO2)、硝酸钾(KNO3)等属于盐,其中又属于复合肥的是_。20(7分)AI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已省略)。其中,A、C、F、H含

11、相同金属元素且所属物质类别不同,H、I类别相同;A、B为金属单质,B为紫红色;C、D为氧化物,C为红棕色固体;G溶液呈蓝色,E的浓溶液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C的化学式_;E的化学式_。(2)F溶液的颜色_;I所属物质类别是_。(3)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_;反应_。(4)在四个反应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反应。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21(10分)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_。(2)实验室制取O2的反应原理为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3)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为_(用化

12、学方程式表示),制得的CO2中通常含有少量的HCl和水蒸气,若要制取干燥纯净的CO2,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是_(填字母),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22(9分)一男孩在排污井盖上燃放鞭炮,点燃了排污井内的气体,井盖被炸飞,男孩被井盖击伤。【提出问题】排污井内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排污井内的有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产生了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CO2、CH4等。【提出猜想】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排污井内气体含有上述气体中至少2种成分的猜想如下:猜想:CO2、CH4; 猜想:CO、CH4; 猜想:CO、CO2; 猜想:CO、CO2、CH4。【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问题讨论】(1)装置A出现浑浊,证明猜想_不成立。(2)小明通过装置C处_的现象,证明猜想不成立。小芳对此提出了疑义,小芳认为要在的位置,再增加一个上图中的_(填序号)装置,才能证明猜想不成立。(3)为了进一步确认气体中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