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生物课件(老师版) 第8章 弧菌属

清晨86****784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05MB
约77页
文档ID:195421613
微生物课件(老师版) 第8章 弧菌属_第1页
1/77

第八章 弧菌属,弧菌属(Vibrio),是一大群菌体短小、弯曲成弧状的G-菌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以水中多见 对人致病: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与人类感染有关的主要弧菌,4,第一节 霍乱弧菌(V. cholerae),霍乱弧菌是烈性传染病霍乱的病原菌,曾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 霍乱:烈性肠道传染病,为我国的甲类法定传染病(俗称2号病),摧毁地球的瘟疫:霍乱,霍乱,被描写为“曾摧毁地球的最可怕的瘟疫之一”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 自古以来,印度恒河三角洲是古典生物型霍乱的地方性流行区,有“人类霍乱的故乡”之称霍乱:一种残忍的瘟疫,1970 霍乱在孟加拉造成恐慌,2002莫桑比克霍乱流行,霍乱属国际检疫传染病 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之一(俗称2号病),8,霍乱曾是“最可怕瘟疫之一”,1831年,没有人想到,一场将持续几十年的霍乱大潮即将来临在第一波霍乱菌的袭击中,英国至少有14万人死亡,一些小村庄几乎全村覆灭 每天,在英国的城市和乡村,都有灵车不断地往墓地运死人,工厂和商店里没有人的活动,人们到处寻找药物,作最后无力的挣扎 宗教领袖们把病魔的蔓延看作上天对“人类的傲慢”所作的惩罚,许多人为自己的“罪孽深重”而祈求宽恕。

当患者从肠痉挛到腹泻,到呕吐、发烧,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后面临死亡时,人们能够感受到的,除了恐惧,还是恐惧七次世界性大流行,第1次:在18171823年,达到欧洲边境; 第2次:在18261837年,分三路穿过俄罗斯到达德国,又从德国带到英国东北的森德堡1832年被爱尔兰侨民传到加拿大,在同一时候又达到美国; 第3次: 18461863年,流行时间特别长,1848年到达北美并波及整个北半球;,七次世界性大流行,第4次:在18651875年,是通过一艘从埃及到英国的航船流传开来的; 第5次:在18831896年 第6次:在19101926年 第7次:自1961年起,由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开始从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向毗邻国家和地区蔓延,迄今已波及五大洲14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报告患者350万以上柯霍(Robert koch)发现,第五次霍乱到达了埃及当时应埃及政府邀请,德国医生柯霍(Robert koch)在当地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霍乱的致病菌“逗号”杆菌即霍乱弧菌,1905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Robert Koch,18431910),第八次流行,1992年10月,由非1群的一个血清型139霍乱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乱席卷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某些地区,至1993年4月已报告10万余病人,现已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有取代ElTor生物型的可能。

1999年霍乱世界分布,我国霍乱流行情况,从1820年第一次霍乱世界大流行传入以来,每次世界大流行都受到波及1961年第七次霍乱世界大流行波及中国,此后霍乱疫情时有发生,并且有时非常严重,并且1993年首次发生了O139霍乱的局部爆发流行 据2001年疫情统计,全国共发生霍乱病例2805例,其中O139霍乱258例,约占10%,遍及16个省市区; 而2002全国霍乱病例670例,其中O139霍乱161例,占24%,仍遍及12个省市区;因此对霍乱防制必须认真对待卫生部公布2005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2005年,甲类传染病中鼠疫报告发病10例,死亡3人,发病数比去年同期少12例;霍乱报告发病973例,死亡4人,发病数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98.77% 2005年全国未发生传染病大范围的暴发流行,但部分传染病在局部地区发生流行或暴发,如春季安徽的流脑、浙江的麻疹暴发疫情,夏季福建、浙江的霍乱流行,夏秋季四川等地发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安徽疟疾连续高发2005年10月14日,我国发生首例人禽流感病例,截止到12月31日全国累计报告人禽流感病例7例,其中死亡5例,病例分布在安徽、湖南、福建、辽宁、广西、江西六个省。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06年2月10日,表2 19932001我国报告0139霍乱的省市区和病例数,海南大学因霍乱疫情封校 2008年11月04日12:39中国青年报,19,海南大学发生霍乱疫情,本报海口讯记者今天从省卫生厅获悉,10月31日,海南大学发生急性肠道传染病疫情 经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从10月29日开始,海南大学部分学院有少数学生发生腹泻截止到11月1日12时,共发现有腹泻症状者30人,其中22例症状较轻的病人隔离在海大医院并进行采样和预防性服药,8例病人在市医院传染病科进行隔离治疗经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口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核实为霍乱实验室诊断病例7例,疑似病例1例20,海南大学因霍乱疫情封校,发生霍乱疫情的海南大学是海南省继儋州市出现霍乱疫情之后的第二个暴发点从10月29日开始,海南大学有少数学生发生腹泻,截至11月1日12时,共发现有腹泻症状者30人,其中22例症状较轻的病人隔离在海南大学医院并进行采样和预防性服药,8例病人在海口市人民医院传染病科进行隔离治疗,经市医院、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核实为霍乱实验室诊断病例7例,疑似病例1例(快速法阳性),疫情目前已得到控制21,海南大学因霍乱疫情封校,目前,海南大学现已实行封闭管理,学生和老师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出大门。

记者在海南大学的东门看到,电动伸缩门已关闭门内有专人负责对出校的师生进行登记;门外两个保安对欲进入校园人员进行盘查,校外人员、车辆未经允许不准进入校园 11月3日早6时起床的文学院大三学生吉洋(化名),在校园内的草坪上看了会儿书后来到教学楼,发现3栋教学楼里都有人在消毒打扫卫生随后,吉洋又来到图书馆,看到图书馆里也在消毒吉洋已于昨天晚上得到班长通知,11月3日全天停课,进行大扫除,清理校园卫生死角说起打扫卫生,吉洋发现,宿舍楼后面堆放了很久的垃圾这两天,每天都有人清扫 吉洋说,去校内超市买东西的同学相当多,“以前饼干是买一包送一包,现在这样的促销活动没有了”吉洋认为没必要去超市抢购,吃饭可以去食堂,没什么慌的22,海南大学因霍乱疫情封校,海南大学正组织全校师生服用肠道传染性疾病预防药物,要求师生连续服药3天,遏制疾病蔓延班长都要看着你把药喝下去”,吉洋说,“班长还通知我们要开机,以便随时联系 在海南大学东门张贴的11月1日发布的“海南大学关于做好急性肠道传染病预防工作的通告上”规定:“学生如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向班主任报告,并到校医院就诊班主任每天分别于中午12:00和晚上22:00之前将情况向学院学工办报告,各学院学工办向校学生工作处报告,校学生工作处和其他部门再向学校党办报告,统一上报”。

一、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G-菌 菌体弯曲成弧状或逗点状 单鞭毛,运动活泼 有菌毛,鱼群状排列,病人米泔水样粪便涂片GS镜检,可见大量弧菌首尾相互衔接,平行排列如鱼群状霍乱弧菌(V.cholerae)的运动,霍乱弧菌(鞭毛染色),霍乱弧菌(扫描电镜),培养特性,耐碱不耐酸,最适pH8.89.0,而其它细菌在此pH中不易生长,故分离本菌及增菌培养常用碱性蛋白胨水 碱性琼脂平板:37、1218h可形成圆形、扁平、透明、无色的光滑型菌落 TCBS:形成黄色菌落 碱性蛋白胨水:表面生长形成菌膜,霍乱弧菌在TCBS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18-24h),溴麝香草酚兰6.0-7.6 黄-蓝,形成菌膜,在PH8.8-9.0碱性蛋白胨水中生长表面形成菌膜,3.生化反应,能分解甘露醇、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缓慢发酵乳糖 能还原硝酸 吲哚试验 氧化酶 触酶,4、抗原构造与分型,有O、H抗原 O抗原是群和型特异性抗原,而H抗原为弧菌共同抗原 根据O抗原不同将弧菌分为155个血清群,霍乱弧菌的两种生物型均属O1群,可与O1诊断血清凝集 而不被O1群诊断血清凝集的其它血清群的弧菌统称为非O1群弧菌(如O139 )。

霍乱弧菌的分类和流行,O1群霍乱弧菌的分型,O1群霍乱弧菌O抗原有A、B、C三种成分,根据所含成分不同又分为三个血清型霍乱弧菌两个生物型的鉴别,霍乱弧菌EI Tor生物型鸡红细胞凝集试验阳性,古典型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阳性,5、抵抗力,El Tor生物型和其它非O1群霍乱弧菌较古典生物学型较强 耐碱,不耐酸,不耐热,水中可长期存活 对酸、消毒剂敏感 用漂白粉和水按1:4的比例处理患者排泄物、呕吐物1h,用0.1%高锰酸钾浸泡蔬菜、水果30min即可达到消毒目的二、致病性,(一)致病物质 1.毒力因子 鞭毛:使细菌活泼运动,有利细菌穿过肠粘膜表面的粘液层 菌毛:细菌定居于小肠 多糖荚膜和特殊LPS毒性决定簇:O139群特有,功能是抵抗血清中的杀菌物质和黏附作用 2.霍乱肠毒素: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致泻毒素霍乱肠毒素结构:1A、5B,霍乱肠毒素( CT):由一个A亚单位和5个相同的B亚单位构成的一种聚合蛋白致病物质-霍乱肠毒素:,激活GS,使细胞内cAMP 水平升高,主动分泌Na+、K+、HCO3和水,导致严重的腹泻与呕吐,B亚单位,A亚单位,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介导A亚单位进入细胞,(结合亚单位),(毒性亚单位),B亚单位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A亚单位裂解为A1和A2两条多肽,A1亚单位进入细胞发挥毒性作用,A1活化AC,使ATP转化成cAMP,使之在细胞内含量增高,cAMP水平升高,导致肠腺上皮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大量水和电解质在肠腔堆积,引起剧烈腹泻,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传染源:患者及带菌者 人类是唯一易感者 摄入108-1010个细菌可造成感染,引起霍乱 传播途径: 经水传播 经食物传播 经生活接触传播 经苍蝇传播,(二)所致疾病,49,临床表现,剧烈腹泻和呕吐,多无腹痛,米泔水样腹泻物 水、电解质丧失 代谢性酸中毒,低碱血症和休克及心律不齐和肾衰竭。

霍乱病人,重型 腹泻次数一日20次以上,极度烦躁甚至昏迷,皮肤弹性消失,眼窝深凹,明显发绀,严重肌肉痉挛,脉搏微弱而速,甚或无脉,血压下降或测不到,尿量每日少于50ml或无尿,脱水程度儿童相当于体重10%以上,成人8%以上霍乱,剧烈的喷射状呕吐 休克、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 腹泻物呈米泔水样 不治疗,死亡率达60%,霍乱特点,病人每天可失水1015升 迅速失水,代谢酸中毒,休克等,12-24小时死亡 米泔水样腹泻物:有黏膜,上皮细胞,大量弧菌构成 病愈后可在胆囊短期带菌,三、免疫性,非特异性免疫:胃酸 特异性抗体: 抗毒素抗体(IgG) 抗菌体抗体(IgM) 肠腔中SIgA 对同群霍乱弧菌有牢固免疫力四、微生物学检查法,霍乱是烈性传染病,对首例病人的病原学诊断应快速、准确,并及时作出疫情报告 按照国家规定,不管任何人,凡发现霍乱病人均应立即上报上一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卫生防疫部门,以便争取紧急预防措施1.标本采集,病人粪便,肛拭 流行病学调查还包括水样 粪便标本:碱性蛋白胨水保存液 肠道病原菌: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流行病学调查),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直接镜检,分离培养,悬滴法观察细菌呈穿梭样运动,涂片见G-弧菌,鱼群状排列,碱性蛋白胨水增菌,选择培养基为TCBS,玻片凝集反应,病人粪便,肛拭,水样,霍乱弧菌血清学反应(凝集反应),与O1群多价和单价血清作玻片凝集反应 目前还需与O139群抗血清做凝集反应,五、防治原则,改善社区环境,加强水源管理,,疫苗预防接种,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预防大量失水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和酸中毒,治疗霍乱的关键,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易感者免疫力,隔离病人,治疗无症状携带者,肌注死疫苗,口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V. parahemolyticus),1950年首次在日本大阪发生暴发性食物中毒,并分离病原菌成功。

该菌存在于近海、海底沉积、海产品中,污染食物,常引起食物中毒61,副溶血性弧菌,广泛生存近岸海水和鱼贝类等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