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的三重境界和实施策略,高效课堂的三重境界,高效的生本课堂应该具有三重境界,实际上这三重境界也是我们评价一节课的三个标准 第一重境界:落实四基,打好基础; 第二重境界:掌握方法,摸清规律; 第三重境界:立体整合,哲学思考 能够达到第一重境界的是及格; 能够达到第二重境界的是优良; 能够达到第三重境界的是优秀第一重境界:落实四基,打好基础,建国几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搞了多次改革,但不变的是落实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又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被称为“四基”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课堂教学的一条底线万丈高楼靠基础,如果学生基础打不好,后患无穷要落实双基,就要采取以下策略:,策略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和自学习惯,各门学科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不一样,如语文的字、词、读、文学常识、写作背景等是基础英语的单词、短语、句型、读、听、说是基础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计算或求证步骤是基础一般说来,基础知识都能够借助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自学,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开始老师就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形成教学的常态凡是成绩好的学生都有预习的习惯我在上小学时,老师读第一遍新课文我就随着老师背诵了。
总是先人一步,所以学习成绩就好 当然我们说的预习不同于“翻转课堂”和提前一天发下导学案让学生自学,老师还要批改再上课表演我们说的是常态的预习预习也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如青岛西海岸新区实验初中对英语预习的要求:要求学生按照“圈-译-划-查-理-思” 预习六字诀进行,即:一圈,二译,三划,四查,五理,六思 其操作要领为: 1、阅读课本,圈出不会的单词、短语 2、翻译文本,划出不会的句子3、查阅生词表、工具书,听录音,自主学习不会的单词和短语 4、梳理知识点,找出重、难点,思考并生成课堂学习的问题 各门学科都有学科性的预习方法,老师要教会最适合本门学科的预习方法要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上课开始就是检查预习情况,如语文的认字、读课文;数学的提问本节课主要学习什么内容,有几个定义;英语的读单词、短语,读课文要把检查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学生就会重视习惯在反复的重复中养成的另外,在假期中让学生预习整本书的做法也值得提倡魏书生的做法就是开学第一天就是期末考试,考整本书的基础知识 青岛西海岸新区实验初中也是在暑假中教师备课,学生预习整册的书 他们将每学期的课时分为两个时段:自主学习阶段和课程推进阶段。
第一阶段是开学的前3周,为学校统一安排的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此时,学生在假期通过“大预习”已经通读了课本,对教材有了初步的了解,有了一定的学习欲望,于是老师因势利导,利用“问题发现课”集中时间让学生独立自学,提出自己的问题,解决所能解决的问题,记录解决不了的问题第二阶段是从第四周开始,为课程推进阶段,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课程实施的各项要求及规范,开足、开齐、开好各类课程 学科课程本着“关注差异,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的原则,实行选课走班,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差异将学习内容分为A、B、C三个层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及水平在A、B、C三个层次上自由选择所学内容,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专长在A、B、C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中自由选择授课内容,3个学科3个班级同一课时交叉授课学校对课程实时进行宏观设计、指导与协调,确保课程实施有序、有效、有质进行衡水中学学生的自学方法,链接 衡水中学班主任教的几种学习方法,策略二:上课要强调目标意识,我们说的高效课堂,是指每节课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没有明确目标的课,也谈不上是否高效学习目标的设立要准确、明确所谓准确是要符合班内学生的实际,不是照抄教师用书的话,更不是抄袭别人的教案。
所谓明确是不要含糊其辞,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如果班内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目标还要分层,让学生分层达标每节课的开始老师要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教学目标可以转换为学习目标,不用三维的形式 一节课要做到上课开始有目标,中间落实目标,下课前回扣目标 如李娜的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课:,学习目标: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 2、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会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由点的坐标确定点的位置 在下课前通过课堂小结回扣目标:,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很多,特别是对于拓展性的问题,可深可浅,要本着分层教学的原则,首先要求全体学生把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然后再根据学情,做到分层要求,让好学生吃得饱、差学生吃得了策略三:要关注到每个学生,要落实四基,就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最近我在山东教科院现代教育杂志2018年第14期写的“卷首语”是要关注教育过程的公平,近年来,区域教育均衡化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让学生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然而区域教育的均衡化仅仅实现了教育起点的公平有教无类,还不能保证教育过程的公平事实上,政府能够做到的就是教育起点的公平,如让学生就近入学、把优质中学的指标按比例分配到各个小学或初中,不准设重点班和普通班,不准评重点校和普通校等。
这些举措就是要避免孩子一入学就被分为三六九等但来到同一所学校甚至同一个班,每个孩子是否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这是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的问题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偏爱优秀学生忽视差生,就会造成教育过程的不公平,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会直接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有的孩子考上了重点高中和名牌大学,有的孩子名落孙山这几年我一直在研究差生形成的原因虽然人们能找出很多的理由,但我认为差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被家长和教师关注到的结果”每个学生就像一个在斜坡上的瓶子,随时都有滑到沟底的可能教师和家长的作用就是紧紧抓住系在瓶子上的绳子,防止它滑落下去但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教师怎么能抓住所有的绳子,关注到每个学生?很多教师想办法在课堂上多提问学生,力求覆盖面达到百分之三十、五十,但仍然力不从心,难以顾及到所有的学生凡是没有被关注到的学生都有可能成为差生他有困难没人帮他解决,慢慢地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成了差生;他考试成绩不理想,没人鼓励他,慢慢地失去了信心,成了差生当我们发现他落后时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差生”了,因为差生也有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和锻炼的机会,而不是少部分人表演大家当观众 如语文英语读课文、背课文,全体起立,自由朗读,谁会了谁坐下;或者相互检查,谁检查完了谁坐下。
如山东枣庄薛城区奚仲中学的学生,如天津普育学校的学生,音体美的课也是如此,音乐唱歌课,要让全体学生起立自由大声唱,谁唱会了谁坐下;体育要让每个学生自由做动作,或者相互检查,老师发现错误的及时纠正 美术课如白玥的今日菜单一课是彩泥手工课,让每个学生都做一个菜,就能关注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对做彩泥的基本技能都掌握了要关注到每个学生有两种方法,一节课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同一时间段内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课堂效率就是百分之百如果只有一半的学生在动课堂效率就是百分之五十 要关注到每个学生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通过小组合作,让小组成员相互检查、相互监督、相互帮助,这样老师轻松,能够发挥学生的作用另外一种方法是老师在课堂上少讲多练,全批全改,这样老师累,但对学情了解的更透彻如山西范润梅的做法举例) 下边重点谈一下小组合作的问题,这也是课改以来普遍困惑的问题策略四:小组合作的组建与运作,(一)小组建设 几个学生组合在一起如何形成团队意识?主要靠小组文化建设如普育学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在人数安排上是“同桌互助下的4人合作”从小学三年级开始,采用4人团团坐的形式,为组内互助提供条件,整体座位定期轮换,轮换主要依据小组考评成绩,周期以一周为宜。
北辰普育学校小学生4人一组,天津市杨柳青二中的小组桌牌体现了小组文化,小组合作怎样分组和评价好,排下来以后,各自小组里面都有数字1-6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各个小组成绩实力差不多 如果我们用横坐标和纵坐标来看,发现每个小组都有最强势的学科这个成绩好的就是科代表 以英语科代表为例,他要负责常规的收作业发作业传递英语老师的命令等等,他更要负责这个小组英语的学习、学习计划的制定、知识的梳理、早读任务安排等一系列工作小组建设和启动流程为:,成绩异质,提前分组; 组内介绍,推选组长; 建设文化,班内宣讲; 绘制海报,凝聚力量为了提高小组凝聚力,要做到以下四点:,(1)小组命名让小组有个代号,是让小组形成凝聚力的第一步名称要求短小、好记、积极向上、有意义 (2)设计组徽组牌设计一个代表小组的有意义又漂亮的LOGO,包含小组成员、口号等要素的组牌 (3)制定组规让小组制定自己的规定,要求做不到不要写同时制定自己小组的目标和口号4)小组海报有小组成员照片,设计富有个性的宣传海报让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形成小组的合作意识,增强认同感 (5)启动仪式充足的时间安排,各组代表向全班讲解自己的组名含义,介绍自己的规定和目标,请其他各组同学监督,介绍自己组海报的设计意图,介绍后张贴在教室内。
小组成员设计组徽组牌,设计组牌,设计小组海报,小组成员要有分工,组员职责上,各有分工组长可固定、可轮流组长要负责各项工作的分配,给各个组员评分组长需要班主任重点帮扶,要召开组长例会,培养优秀的组长有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更有利于班级的整体管理组员都要有管理任务,任务要轮流如:一人负责收作业;一人负责小组评比计分;一人负责日常卫生和纪律学习小组的划分一般是按照综合成绩划分的,组长不一定是各科都好,组长可以是行政组长,主要负责小组组织工作,另外根据每个同学的学科成绩,每个同学担任一个“学科长”或“课代表”在座位的排列上“A B C D”的位置不变,但不同学科,根据学习成绩组内学生的位置可以调整,比如张三是数学的A同学,但李四可能是英语的A同学,而行政组长不变二)小组评价,小组要实现动态评价,实施监控没有评价的小组合作形同虚设一定要抓好小组评价,以评价作为抓手,引领小组内的每一名同学走进学习,参与学习,主动学习 每节课都要对小组及时评价,来调动小组合作的积极性为了避免课堂成为优秀孩子的舞台,大多数同学当观众的现象,普育学校的郎家路老师设计了分层计分法“小组合作学习郎氏分层加分法”这种加分方式既可以让教师立即知道组内哪一位学生出现了问题,及时处理;又能够鼓励较弱的同学积极回答问题。
在合作学习中A和B也会积极主动地帮扶D和C,让他们为组内多挣分,使团队更有凝聚力下边是在黑板上的计分表过程记分是个别提问得分;循环记分是每个组都要汇报的课堂练习和达标测试得分教师评价依照“郎氏分层计分法”,对小组实行捆绑式评价,既调动了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保证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又通过小组得分的数字反馈,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步步清、堂堂清、人人清”三)科学操作,在课堂组织中老师要注意: (1)教师的眼里要有小组而不是个别优秀生 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一般是“哪个小组的代表”,而不是直接点名张三李四课堂是所有学生学习的平台,不是个别优秀生的舞台朗读课文或检查背诵是让所有的同学都动起来,不是个别站起来2)合作的时机要掌控好 有了成果才能交流,没有独立思考下的合作是假合作;有了疑问才想合作,有了异议才有合作的欲望 (3)合作的形式要设计好 互学检查;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组长组织学习、讨论4)合作后的展示要告知 展示的形式:到讲台、演示、演说;谁代表小组来展示 (5)合作的计分方法要说明 是全对了才给加分还是设计不同标准加分 (6)合作的技巧要 对于组长一定要加强培训,提高其组织能力;对于小组内出现的问题学生也要及时。
三)强化课内课外合作小组的 捆绑评价,小组合作仅仅在课堂上其凝聚力还是不够的,还要做到课内组织与课外组织之间的和谐要让学生体验到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是学习还是生活,几个人在一起方方面面都是一个整体一个团队比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