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章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整 个过程其加速度方向不变),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 A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 【答案】BD 【解析】 【分析】 根据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雨滴的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速度的变化率等 于加速度,结合加速度的变化判断速度的变化率变化. 【详解】 A、B、C、雨滴下落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 当加速度减小为零,雨滴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速度达到最大,故A 错误,B 正确,C 错 误. D、速度的变化率等于加速度,加速度减小,则速度的变化率减小,故D 正确. 故选 BD.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雨滴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雨 滴方向相反,雨滴做减速运动. 2甲、乙两辆赛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平直公路行驶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60 s 时,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B20 s 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 C甲、乙加速时,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D40 s 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且相距900m 【答案】AD 【解析】 【详解】 A、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象可知60s时,甲的位移大 于乙的位移,所以甲车在乙车前方,故A 正确; B、40s 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40s 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40s 时,甲乙相 距最远,在 20s 时,两车相距不是最远,故B 错误; C、速度时间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甲加速时的加速度小于乙加速时的加 速度,故 C 错误; D、根据图象可知,40s 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都为40m/s,甲的位移 ,乙的位移 乙相距 故选 AD。
【点睛】 速度-时间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 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根据两车的速度关系知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由位移求相距的 距离 ,故 D 正确; ,所以甲 3节能减排可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假设公交车通过城市十字路口时允许的最大速度为 10m/s,一辆公交车在距离十字路口50m 的车站停留,乘客上下完后,司机看到红灯显示 还有 10s,为了节能减排减少停车,降低能耗,公交车司机启动公交车,要使公交车尽 快通过十字路口且不违章,则公交车启动后的运动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速度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由速度图像可知,A、B、D 三个图像与 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均大于50m,且速度不超过 10m/s;C 图像中公交车的位移可能恰好等 于 50m,且速度小于 10m/s,故公交车启动后的运动图像可能是ABD 故选:ABD 【名师点睛】 此题是对速度时间图像的考查;关键是知道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 的位移,结合公交车的运动情况即可分析解答 4如图所示,a、b两条直线分别是A、B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 t时间内A的位移较小 C在0 t时间内A、B的位移相同 Dt时刻以前A的速度比B的大,t时刻以后 A的速度比B的小 【答案】A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都均匀变化,所以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 BC0 t时间内A的位置坐标变化小于B的位置坐标变化,则 A的位移较小,故 C 错 误,B 正确; Db 图线的斜率大于 a 图线的斜率,则B的速度一直大于A的速度,故 D 错误。
故选 AB 5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 1 s 末,物体速度为 9 m/s B02 s 内,物体加速度为 6 m/s2 C67 s 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 D1012 s 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所给图象知,物体1 s 末的速度为 9 m/s,选项 A 正确; B0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 a 选项 B 错误; C67 s 内,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为负值,表明它向西做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 正确; D1012 s 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表明它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选项D 错误 v126 m/s23m/s2 t2 6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即x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 1s 末运动方向改变 B物体做匀速运动 C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5m/s D2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物体一直向负方向匀速运动,故A 错 误、B 正确; C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5m/s,故 C 正确; D物体的出发点在x 5m的位置,2s 末在x 5m的位置,故 2s 末物体未回到出发点, 故 D 错误; 故选 BC。
7如图甲所示,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 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将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 距离 x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 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作出 t的 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得出 x t 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的速度大小为v0 B滑块经过甲、乙两光电门最长时间为t0 v 0 C滑块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t 0 D图线下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由静止开始下滑至光电门乙的位移大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位移公式得:x v0t 1 2at 和速度公式v v0at变形得: 2 x1 vat t2 由图可知,滑块经过光电门乙的速度(末速度)大小为v0,故 A 正确; B.由 A 项分析与图可知:t0 2v 是滑块从静止释放到光电门乙的时间的两倍,不是滑块经 a 2v 0 ,故 C 错误; t 0 过甲、乙两光电门最长时间,故B 错误; C.由 A 项分析与图可知:a 2k D.图是 t,不是速度图象,所以图线下所围的面积不表示物体由静止开始下滑至光电 门乙的位移大小,故 D 错误 x t 8如图所示是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时间图像,P(t1,x1)为图像上一点PQ 为过 P 点的切线,与 x 轴交于点 Q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1 2 At1时刻,质点的速率为 t 1 Bt1时刻,质点的速率为 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x 1 x 2 t 1 x 1 x 2 t 1 2 D0t1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2x 1 x 2 t 1 AB.x-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则t1时刻,质点的速率为 v 1 故 A 错误,B 正确; x 1 x 2 t 1 C.根据图象可知,t=0 时刻,初速度不为零,根据 a 可得加速度 vv0 t x 1 x 2v 0 t 1 x x a 1 2 2 t 1 t 1 故 C 错误; D.0t1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v 故 D 错误 x 1 t 1 9某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 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下列判断 正确() A在 01 s 内,物体做曲线运动 B在 1 s2 s 内,物体向右运动,且速度大小在减小 C在 1 s3 s 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右,大小为4 m/s2 D在 3 s 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左方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在 0s1s 内,速度都是正值,说明物体一直向右做直线运动,不是曲线运动故A 错 误 B在 1s2s 内,速度都是正值,说明物体向右运动,速度大小在减小故B 正确 C在 1s3s 内,物体的加速度 a v44 m/s24m/s2 t2 说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4m/s2故 C 错误 D由图象的“面积”看出,前 2s 内物体向右运动的位移大于第3s 内向左运动的位移,所以 在 3s 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右方故D 错误 10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 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 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0.20.5 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0.20.5 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0.60.8 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0.8 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答案】B 【解析】 A、由图知,0.2-0.5 小时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均为零,故A 错误; B、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甲的斜率大,则甲的速度比乙的大,故B 正确; C、物体的位移等于 s 的变化量则知 0.6-0.8 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故C 错误; D、0-0.6 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0.6-0.8 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所以0.8 小时 内,甲的路程比乙的大,故D 错误 点睛:该题考查了对位移-时间图象的理解和应用,要掌握: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图象的 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 11如图所示,两位同学从滑道最高端的同一位置先后滑下,到达低端的同一位置,对于 整个下滑过程,两同学的() A位移一定相同 B时间一定相同 C末速度一定相同 D平均速度一定相同 【答案】A 【解析】 下滑过程中的始末位置相同,即位移相同,由于两者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所以导 致运动情况不同,即运动时间,以及到达末端的速度不一定相同,A 正确 BC 错误;位移大 小相同,而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所以两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相同,D 错误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可将运动员看做质点 B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可将汽车看做质点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运动员看成质点,否则的话就没有人的动作可言了,A 错误; B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汽车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能看作质点, B 错误;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描述轻舟相对于“万重山”在运动,是以“万 重山”为参考系的,C 正确;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大地为参考系的,D 错误。
【点睛】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 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注意区分研究对象与参考系的不同考查对参考系概念的理 解及实际判断能力 13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 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 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 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 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 直线上时,金星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人们看到太阳上的黑点实际上是金星,由此 可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故A 错误; B、观测“金星凌日”时,如果将太阳看成质点,无法看到“金星凌日”现象,故B 错 误; 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和终点重合,位移为零,故C 错误; 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故D 正确 14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当作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他 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 内两人运动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