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陈太丘与友期行初中语文陈太丘与友期行 一、教案背景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2、学科:语文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根据课文注解自学,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正确 断句 (3)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4)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二、教学课题 1、能用现代文全面、正确地翻译全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提高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古代少年诚实守信,讲礼貌的美德 三、教材分析三、教材分析 陈太丘与友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 出版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的第二 则本文选自世说新语 “方正”门,题目是编者加的陈太丘 指陈实(104187)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省许昌市东)人 因曾任太丘长(太丘县在今河南省永城县西北,长,县级长官),所 以称陈太丘他是东汉后期以操守严正著称的人,不论在朝在野都 有极高威望由于处事公正,老百姓甚至说: “宁为刑罚所加,不 为陈君所短 ”他的生平事迹见后汉书苟韩钟陈列传 这里记 叙他任太丘长时的一个故事,表现他依约行事、遵守时间的作风。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 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 活缺少体验,对文言知识的了解知之甚少这篇文章主要通过描写 5 陈元方和来客的对话,指出了“信”与“礼”的重要性因此,培 养学生知书达理、诚实守信的品德无疑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本节课 本着新课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重 要思想,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生动有 趣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寻求人人发展,人人成功的 有效途径当然,学生提前做好预习,老师做好课件这是课前的必 备工作 四、教学方法 本课课文较短,语言浅显,内容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为了突 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我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齐 读、默读、师生合作读、表演读、赛读等方式让学生经历了一个 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我在本课教学中还创设了一 定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边读边悟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和心 理因为课前准备充分,许多学生都积极踊跃要参与分角色朗读, 学习气氛活跃,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为了扩展学生的视 野,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我还设计了合作探究和扩展学习两个环 节。
这样,通过学生的朗读、思考、探究和交流,再加上老师的释 疑和及时引导,基本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导入: :复习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导入课文留、删、补、复习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导入课文留、删、补、 换、调、变换、调、变 (二)有关文学常识介绍(二)有关文学常识介绍: (三)朗读(三)朗读: 1、听朗读录音,注意字词的读音和语句的停顿; 2、一起找出应该注意的字音,如:舍 、不; 3、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得流畅; 4、集体朗读个人朗读(可以默读)评价; 5、师生分角色合作朗读 (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请同学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借助书下注释 5 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下面,我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小组内四人讨论 合作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记下来 2、个人翻译解疑集体翻译 3、强调重点词语: (1)与友期(约定)行(2)门外戏(玩耍) (3)太丘 舍(放弃)去 (4)相委(丢下、舍弃)而去 (5)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在不(通“否” (6)待君(对对方的尊称)久不至 (7)君与家君(对自己父 亲的谦称) (8)下车引(拉)之 (9) 入门不顾(回头看) (10) 则是无信(信用) (11)则是无礼(礼貌) (12)相(偏指客人一方)委而去 (13) 去后乃(才)至 4、文言文的特点之一就是比较简洁,正因为如此,有的内容因 为与上文提到,作者就会将其省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文言文初学 者带来一些阅读困难,所以我们要学会在翻译之前将省略的部分补 充出来。
我们试着将下面这个句子补充完整: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太丘)去后(友)乃至元 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 元方)答曰: “ (我父)待君久不至,已去 ” (五(五 ) 我们对课文有了大体理解,我们对课文有了大体理解,现在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现在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再 朗读一遍课文朗读一遍课文 (六)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六)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1、 “尊君” 、 “君” 、 “家君”各指什么? 2、结合课文评价元方、友人 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讨论明确: 1、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今天的“您”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2、自由发言,合理即可 3、A:A:不失礼(客人得知太丘已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不失礼(客人得知太丘已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 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陈纪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陈纪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 信”、“无礼”,义正而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所以,这一则信”、“无礼”,义正而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所以,这一则 的核心是“无信”、“无礼”,宣扬的是正直不阿,为人正派的品的核心是“无信”、“无礼”,宣扬的是正直不阿,为人正派的品 5 格。
格 不失礼,因为是“友”失礼在前,先不尊重元方之父不失礼,因为是“友”失礼在前,先不尊重元方之父 B:B:失礼(因为“友”毕竟是与父亲平辈,不应不尊重长辈应失礼(因为“友”毕竟是与父亲平辈,不应不尊重长辈应 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允许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允许 人家道歉不要管大人之间的事)人家道歉不要管大人之间的事) (七)拓展学习:(七)拓展学习: 1、学习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提示(可以从诚信、礼貌等方 面来答 ) (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行 友人元方 尊均在不(询问,很客气询问,很客气)待君(客气得体客气得体)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非人哉(愤怒愤怒) (据理反驳)(据理反驳)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无信无礼无信无礼明事理、懂礼仪明事理、懂礼仪 我们要做一个我们要做一个有礼有信、懂礼明义有礼有信、懂礼明义的人的人 (九)作业设计(九)作业设计: 1 1、背诵并默写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 2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完成课后练习题 3 3、搜集有关诚信的故事和名言、搜集有关诚信的故事和名言, ,交流并积累起来交流并积累起来. . 六、教学反思六、教学反思 我认为,我们的文言教学要重视诵读。
因为诵读是一种目视其 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性多功能的 心智活动能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 5 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尤其文言文的教学,更 应强调在反复诵读之中潜心涵咏,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会词语, 疏通文脉,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明悟作品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 的韵味意境,体味作品的语言艺术,通达作品的奥妙之处,并形成 灵敏的文言语感所以,在本节课上我让学生进行了多次朗读,效 果较好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好 了准备 其次,文言文教学要重视重点字词句的理解因为重点字词句 的理解,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是考试的重点和热点,更是学习 文言文,对文本进行全面深刻解读的重要一环所以,本节课通过 不同的方式对重点字词句的理解进行了强化训练,效果也较明显 再次,文言文教学也不可忽略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尤其是对学 生人生观的教育为落实这一目标,我专门设计了“拓展学习”这 一环节,不仅提高了大家的思想水平,也促使他们养成积累运用语 言的好习惯,另外, “作业设计”也帮助学生树立了更正确的人生 观和世界观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是导入较好,但耗时较 长;二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稍少,老师的启示多了一点;三是课 件背景色彩稍重,加之字体稍小,视觉效果不很如意;四是作业应 启示学生不抄短文,可以在作业讲解环节中用投影仪出示,以节约 时间相信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探索,一定会使我的文言文教育教 学水平不断提高!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