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不确定环境下的生存术(全文)

上传人:H****H 文档编号:195046623 上传时间:2021-09-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不确定环境下的生存术(全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不确定环境下的生存术(全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不确定环境下的生存术(全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不确定环境下的生存术(全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不确定环境下的生存术(全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不确定环境下的生存术(全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不确定环境下的生存术(全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不确定环境下的生存术20XX年3月下旬,陷入低迷的渤钢集团终于还是未能挽回颓势,这家20XX年及20XX年连续入围“世界500强”的钢铁巨无霸,因涉债高达1920亿元,进入债务重组。从顶级企业之巅到轰然倒下,似乎只是一夜之间。 渤钢集团的倒下,当然与行业整体低迷、GJ经济转型有关,但又一次昭示:大,不能确保企业长久;强,也不能确保企业长久。与强、大如影随形的另一个属性脆弱性,在当企业遇到外部风险时,往往导致那些看似强大的企业不堪一击,甚至轰然倒塌。 企业如果具有下面几个特点,就可被视为脆弱性企业:不再拥抱变化、波动和不确定性,失去探究、试错欲望;业务呈现凹性(如,企业的产出或进展速度低于行业

2、平均水平,或者过去3年一直递减,并有负增长趋势),选择权很少;过于追求规模,组织过于集中;僵化;不关注未来,不对未来投资。 脆弱性企业越来越难适应当前飞速变化、高不确定的商业环境,易受外部风险冲击而陷入困境甚至消亡。 越来越脆弱 最近几年,商业世界的高不确定性、高波动性和风险倍增,黑天鹅事件频发,很多知名大型企业似乎一夜之间消逝:柯达、诺基亚、朗讯,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企业,转眼陷入困境、生长乏力;再庞大的资产、营业收入、品牌、市场影响力都无法确保企业免于冲击。 近几年,随着ZG经济增速放缓、三期叠加等因素,ZG企业也越来越多出现了生存问题。从去年开始,有越来越多大中型企业破产(停产)的消息见诸

3、媒体。庄吉集团、龙达集团、红剑集团、兰雁集团,曾经的500强,行业、地区龙头企业,频频传出破产重组的消息。纺织、钢铁、建筑、代工、出口等行业更是整体性不景气,企业脆弱问题集中爆发。 对于ZG企业而言,脆弱性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这是由于当前ZG正处于改革深化、经济转型过程中。此外,科技的高速进展和全球商业环境的快速变化,也让企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唯快不破模式不再适用 过去二、三十年,相当多的ZG企业的成长模式可以归结为唯快不破、野蛮生长。在GJGDP维持两位数增长的同时,很多龙头企业的增速超过30%、50%甚至100%。企业的高速增长掩盖了企业经营、治理中的诸多问题。因为速度快,所以大问题化

4、小、小问题变无,企业风险也得以化解。 但从最近几年开始,ZG进入了低速增长期,以往两位数的增速降到个位数,而多数行业的增长也陷入减缓、停顿。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生存进展问题会暴露得更充分,企业脆弱性大增。 以钢铁行业为例,ZG的粗钢产量从2000年的12,850万吨进展到20XX年的81,314万吨,13年间翻了五倍,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这期间更是产生了八家世界500强企业。然而,ZG钢铁企业整体的技术含量不高、盈利能力低的问题却长期存在,一旦藉由投资拉动的庞大需求消退,钢铁企业生产效率低下、研发创新能力弱等种种问题就暴露无遗,引发企业破产倒闭等连锁反应。 复杂系统的高波动性、高不确定性 造

5、成企业脆弱性增加的另一个因素,是企业所处环境的高度复杂,以及复杂环境带来的高波动性、高不确定性。 ZG正处于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的阶段,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充满变数和未知因素。系统风险、社会压力日益累积。在不完善制度、政策的压制下,极易因为小事件爆发、造成重大事件并向相关领域蔓延。 20XX年6月20日,央行突然收紧流动性,银行间隔夜利率大幅飙升超过500个基点,达到13.4440%,创历史新高,市场资金面告急,许多银行不得不抛售资产紧急应对。 20XX年6月,监管部门清查场外配资,引发我国股市大跌。在18个交易日里,上证指数从5174点跌至3373点,幅度34.8%;深证指数从18

6、182点跌至10850点,幅度40.3%,一时资本市场哀鸿遍地。资本市场的不确定和大幅波动,加之ZG打击落后产能、消费不振等因素,导致实业不振。当前ZG不少企业生存困难,民间投资意愿疲软,投资增速也处历年新低。 应该看到,长期以来ZG政府对某些企业(如上市公司、金融机构、上规模企业)采取保护态度,当这些企业遇有外部风险、遭遇经营危机时,政府和监管机构会予以政策倾斜和帮扶,尽量延缓这些企业脆弱性崩盘,以幸免给社会造成冲击。但是,这种情况将会逐步改变。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ZG企业市场化进度明显加快。最近一年中,相继有“债市刚性兑付打破”、“创业板退市”、“僵尸企业清理

7、”等一系列措施出台,打破了政府和监管部门对企业的背书、保护。随着ZG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直接面对、承受市场压力和冲击,企业脆弱性会更普遍。 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把企业外部环境的复杂性、高波动性、高不确定性推向了新境地。发达GJ的经济政策、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都会引起ZG市场的连锁反应,进而影响企业的稳定与进展。其他如地区不安定因素、宗教信仰问题、反恐事件、甚至美国大选都会直接、间接影响企业的出口、投资和收益,进而影响企业生存。世界范围的高波动性、高不确定更使得企业的脆弱敞口无限放大。如20XX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美国金融系统崩溃,并在全球范围蔓延,ZG多家出口企业遭遇

8、生存危机,其中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位于东莞的两家工厂宣布倒闭,随后形成了连带效应。东莞明鑫实业有限公司、梁式塑胶有限公司、嘉域印刷制作有限公司、龙腾玩具厂等处于合俊供应系统中的上游企业也纷纷宣称经营困难,面临倒闭。最近两年,随着美联储加息可能性增加,导致全球性资本回流,美元升值,引发ZG资本外逃和流动性收紧,企业也连带发生资金链紧张等连锁反应。 科技的指数化进展 企业脆弱性增大的另一个因素,是科技的高速进展。 科技进展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高效的同时,也把企业脆弱性问题推向了新阶段。科技的指数化进展使得行业周期大大缩短,以往一个行业从诞生到成长、成熟、消退,往往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

9、现在,则缩短到十几年、几年甚至更短。与此同时,科技也拉开了先进企业与落后企业的差距,那些掌握了先进技术的企业,具有对落后企业更强的竞争力,更容易多维度打击甚至将落后企业“歼灭”。很多OT公司可以应用其在大数据方面的多年积存,准确推断客户需求,先期进行客房预订,形成成本优势;而领先的支付技术、云计算能力以及互联XX金融,让阿里巴巴具备了对传统电商的完全不同的竞争力;这些企业已经与传统企业处于不同的生存维度,形成了更高、更领先的竞争优势。从这个角度来说,科技的加速进展,使得相当多的企业脆弱性猛增。 商业模式创新和冲击 与科技迅猛进展相伴随的,是商业模式的全面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冲击。 QQ

10、聚拢5亿用户用了十几年时间,而微信只用了3.5年;携程、淘宝、京东用了十几年才形成对传统零售业的优势,而滴滴打车、UBER、irbnb则只用3年就形成了对传统行业的颠覆性优势。未来,C2M、大数据、人工智能、补贴经济、共享经济、社群经济,将进一步发力,那些商业模式落后的企业无疑则会出现更多的脆弱问题。 如何反脆弱 社会学家、统计学家和前华尔街交易员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提出了反脆弱问题。他发现,物体、事物在应对外部波动、冲击、风险时,因为事物的脆弱程度不同,其被破坏、灭亡的情况也不一样。那些强度高的事物,能够对抗程度高的冲击、波动。但当外部冲击以指数化而非线性增长时,即使强度很高的事物也很难应对

11、。同时,我们所处的环境日益变为一个复杂系统,而复杂系统内部充满着难以察觉的相互依赖关系和非线性反应,这些复杂系统往往会引发失控的连锁反应,它会减少甚至消除可预测性,导致特大事件,进而导致相关事物的脆弱性消亡。 塔勒布认为,为了变得不脆弱,仅仅提高事物的强度是不够的。因为非线性的冲击、风险增长要远远高于事物强度的增加。在提高强度外,还应增加韧性,这样在应对冲击时才会有缓冲余地。但这仍不够,真正有效应对的做法是像有机体一样,具备反脆弱机能,在面临外部波动、冲击、风险时不仅不受损(或受小的损伤),反而藉由外部冲击,获得成长、收益,进而提升、增强自身。 对于组织,尤其是企业,同样如此。 企业反脆弱的内

12、在逻辑 长期以来,企业应对外部风险还主要依靠“认知-防范”这样的范式,如COSO模型,首先要识别企业外部和内在风险,而我们对风险的认知又不得不依赖主观推断(如,某种事件具有5%的概率发生)。这种模式在过去的年代,在那些环境变量少、因素变化慢、外部冲击力度有限的情况下或许会取得一定成效,而当今社会环境日益复杂、未知因素力量呈现指数化增长的情况下,原有的“认知-防范”范式越来越不适应、并有逐步失灵迹象。人类未知的东西远远多于已知;而那些未知因素的威力更会远超我们已有的认知范畴。 塔勒布认为,为了反脆弱,不应在加强预测性上下功夫,即使增加再多知识,猎取再多信息,也终有未知风险。他认为,真正有效应对脆

13、弱的方法是建立、形成反脆弱机能,这样才能确保像有机生命一样与环境进化,保持活力,不断成长。 对于企业而言,做再好的风险防备体系,也终归会挂一漏万,遗漏了小概率事件的防备。而这些以前认为的破坏性小、发生概率小的事件却往往给企业造成致命打击。企业只有增强反脆弱机能,才能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保持不断进化,实现企业的长久生存。 企业脆弱性检视 既然脆弱问题涉及到企业的未来进展甚至生死存亡,则企业应该对自身的脆弱性问题有清醒认知并做好防范。塔勒布给出了脆弱性检测方案(见边冢。 还能拥抱变化、波动和不确定性吗? 企业的愿景、使命是否与时俱进并具有对多数员工的感召力;企业的经营、治理理念是否跟得上时代,是

14、否情愿接受新变化;治理层,特别是高管团队是否乐意改善而非盲目乐观、自以为是、固步自封;企业是否欢迎创新、变革和新事物。 以诺基亚为例,其之所以被市场淘汰,就是因为它无视客户新需求,不重视智能手机新趋势,固步自封;柯达也是同样原因,作为传统胶卷生产商,不能很快推出有竞争性的数码相机产品,忽视新事物、新变化,遭到市场抛弃。 克里斯滕森教授曾经研究过大公司为什么倒闭。他发现,已定型的公司被老用户牵着走,失去了为新产品寻找新的应用和市场的能力,系统性无视新事物,导致错失新一代产品和市场,进而被新生力量打败。诺基亚如是,柯达如是,朗讯也如是。 业务是否凸性?是否具有多选择权? 资源投入回报是否成比例、良

15、性进展;是否处于投入无止境而产出已封顶阶段;业务收益是否呈现中间状态(风险和收益均居中,而非风险最小+有潜在大收益组合);是否没有更多选择权,只能被动应对市场竞争;产品、服务是否已落后客户需求并迟迟不能改进;能否有效开发新的具有凸性的产品、业务等。 渤钢集团的倒下,就与其产品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下有关系。笔者曾调研过一家上市龙头企业,这家公司通过并购实现了跨越式进展,业务增速大大领跑全行业;但仔细分析其业务构成,就会发现其内生性业务已处于落后状况,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业务模式粗放落后,不能满足新的市场需求。更加糟糕的是,其应收账款、经营现金流已经出现了日益恶化趋势,业务凹性问题严峻。 是否僵化? 公司战略、重大决策能否有效下达、贯彻;组织模式是否足够先进、灵活并具有成长性;组织内是否存在山头主义、诸侯割据;沟通机制是否畅通;分配体系是否合理;是否具有优胜劣汰机制;员工是否具有成长空间;企业文化是否适宜。 20世纪80年代,GE就曾出现过严峻的企业僵化问题,机构臃肿,机制僵化。杰克韦尔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才让GE重新焕发了青春和活力。 对比上述几个维度进行检视,如果企业在多个评定中结果为负,那企业有很大可能已孕育着较大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