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8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整理非选择题部分:化学实验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95034126 上传时间:2021-09-03 格式:DOC 页数:114 大小:5.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2018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整理非选择题部分:化学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2007-2018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整理非选择题部分:化学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2007-2018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整理非选择题部分:化学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2007-2018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整理非选择题部分:化学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2007-2018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整理非选择题部分:化学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2018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整理非选择题部分:化学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2018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整理非选择题部分:化学实验(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实验第1部分:物质的制备与性质探究2007山东30 气体实验下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分离、干燥和性质验证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设备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择,a、b为活塞)。浓硫酸浓硫酸NaOH溶液气体入口Aa稀硫酸b稀硫酸BCD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EFGH碱石灰无水乙醇水kmnCu丝(1)若气体入口通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E内放置CuO,选择装置获得纯净干燥的CO,并验证其还原性及氧化产物,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 (填代号)。能验证CO氧化产物的现象是_。(2)停止CO和CO2混合气体的通入,E内放置Na2O2,按AEDBH装

2、置顺序制取纯净干燥的O2,并用O2氧化乙醇。此时,活塞a应_,活塞b应_,需要加热的仪器装置有_(填代号),m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气体入口改通空气,分液漏斗内改加浓氨水,圆底烧瓶内改加NaOH固体,E内放置铂铑合金网,按AGED装置顺序制取干燥氨气,并验证氨的某些性质。装置A中能产生氨气的原因有:_。实验中观察到E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_性。答案:(1)ACBECF; AB之间的C装置中溶液保持澄清,EF之间的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 (2)关闭;打开;k、m; 2CH3CH2OHO22CH3CHO2H2O(3)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使氨的溶解度减小而放出;氢氧化

3、钠吸水,促使氨放出;氢氧化钠电离出的OH增大了氨水中OH浓度,促使氨水电离平衡左移,导致氨气放出。还原。气体的制备、性质与实验设计。2008海南16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已知实验中可能会发生下列反应:2MgO22MgO;3MgN2 Mg3N2;2MgCO22MgOC; MgH2OMgOH2;Mg3N26H2O3Mg(OH)22NH3 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 回答下列问题: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除装置A、E外,还应选择的装置(填字母代号)及其目的分别是_ ;连接并检查

4、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打开自来水的开关,将空气从5升的储气瓶压入反应装置,则气流流经导管的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通气后,如果同时点燃A、F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原因是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氮化镁: 。答案:B、D、F 选择B,目的: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避免反应的发生 选择D,目的:除去空气中的CO2 ,避免反应的发生 选择F,目的:除去空气中的O2,避免反应的发生)jhgdcklab制得的氮化镁将不纯;因为A装置没有排完空气前就加热会让空气中的氧气、CO2、水蒸气等与镁反应将产物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如果能够看到湿润的红

5、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产物是氮化镁。2009山东30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及CaCO3,步骤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A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实验步骤中试剂为 (填代号),检验溶液A中Fe3+的最佳试剂为 (填代号)。aKMnO4b(NH4) 2ScH2O2dKSCN(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蒸发, 、过滤等操作。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3)制备CaCO3时,应向CaCl2溶液中先通入(或

6、先加入) (填化学式)。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 装置回收(填代号)。(4)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某标准溶液,定容时视线应 ,直到 。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时应选用 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答案:(1)c d (2)冷却结晶 引流 (3)NH3H2O b (4)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 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酸式2009浙江28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硼、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

7、示意图。相关信息如下: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物质SiCl4BCl3AlCl3FeCl3PCl5沸点/57.712.8315熔点/70.0107.2升华温度/180300162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装置A中g管的作用是 ;装置C中的试剂是 ;装置E中的h瓶需要冷却的理由是 。(3)装置E中h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 (填写元素符号)。(4)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

8、,使铁元素还原成Fe2,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Fe2MnO48H5Fe3Mn24H2O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 (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某同学称取5.000g残留物,经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 mL溶液,移取25.00 mL试样溶液,用1.000102 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 mL,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答案:(1)MnO24H2ClMn2Cl22H2O;(2)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流出并防止漏气;浓硫酸;产物SiCl4沸点低,需要冷凝收集;(3)Al、P、Cl;(

9、4)否;KMnO4溶液的紫红色可指示反应终点;4.480%;2009福建25某研究性小组借助A-D的仪器装置完成有关实验【实验一】收集NO气体。(1)用装置A收集NO气体,正确的操作上 (填序号)。a.从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b.从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c.从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d.从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答案:(1)C 2009天津09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在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方面,天津市位居全国前列。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1)请列举海水淡化的两种方法: 、 。(2)将NaCl溶液进行电解,在电解槽中可直接得到的产品有H2、 、 、或H2、 。(3)步骤中已获得Br2,步骤中又将B

10、r2还原为Br-,其目的为 。(4)步骤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由此反应可知,除环境保护外,在工业生产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5)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绘制了如下装置简图:请你参与分析讨论:图中仪器B的名称: 。整套实验装置中仪器连接均不能用橡胶塞和橡胶管,其原因是 。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如何控制关键条件: 。C中液体产生颜色为 。为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Cl2,可向其中加入NaBr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

11、离操作是 。答案:(1)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及其他合理答案中的任意两种(2)Cl2 NaOH NaClO(3)富集溴元素(4)Br2SO22H2O=4HSO422Br 强酸对设备的严重腐蚀(5)冷凝管 Br2腐蚀橡胶控制温度计b的温度,并收集59的馏分深红棕色 分液(或蒸馏)2009宁夏26碱式碳酸铜可表示为:xCuCO3yCu(OH) 2zH2O,测定碱式碳酸铜组成的方法有多种。(1)现采用氢气还原法,请回答如下问题:写出xCuCO3yCu(OH) 2zH2O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验装置用下列所有仪器连接而成,按氢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是(填入仪器接口字母编号): (a)( )( )( )( )( )( )( )( )( )( )(l)称取23.9g某碱式碳酸铜样品,充分反应后得到12.7g残留物,生成4.4g二氧化碳和7.2g水。该样品的结晶水质量为 g,化学式为 ;(2)某同学以氮气代替氢气,并用上述全部或部分仪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答案:(1)xCuCO3yCu(OH)2zH2O+(x+y)H 2 (x+y)Cu+ xCO2+(x+2y+z)H2Oakjgf(hi)de(ed)hi(gf)bc(cb)l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