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194965331 上传时间:2021-09-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20 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者未选 均无分。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幼儿赛跑、下棋一般属于()。A.表演游戏B.建构游戏C.角色游戏D.规则游戏2.与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目标表述不符的是()。A.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B.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C.训练幼儿的体育运动技能D.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

2、展3.大班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直觉行动性B.具体形象性C.抽象逻辑性D.抽象概括性4.“我跑得快”“我是个能干的孩子”“我会讲故事”“我是个男孩”,这样的语言描述主 要反映了幼儿哪方面的发展?()A.自我概念B.形象思维C.性别认同D.道德判断5.欧文创办的幼儿学校是世界上最早的()。A.使用恩物开展教学的学前教育机构B.为工人子弟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C.为贵族子弟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D.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的学前教育机构6.明明总是跑来跑去,在班级里也非常活跃,他的行为主要反映了其气质的什么特征?()A.趋避性低B.反应阈限高C.节律性好D.活动水平高9 / 9- 2 -7.

3、田田因为想妈妈哭了起来,冰冰见状也哭了。过了一会儿,冰冰边擦眼泪边对田田说:“不哭不哭,妈妈会来接我们的。”冰冰的表现属于什么行为?()A.依恋B.移情C.自律D.他律8.有些婴幼儿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拒绝母亲的爱抚,其依恋类型属于()。A.焦虑回避型B.安全型C.焦虑反抗型D.紊乱型9.萌萌怕猫,当她看到青青和小猫一起玩得很开心时,她对小猫的恐惧也降低了。按社会学 习理论的视角看,这主要是哪种形式的学习?()A.替代强化B.自我强化C.操作性条件反射D.经典条件反射10.36 岁幼儿运动时,正常脉率高峰区间应是()。A.90110 次分B.110130 次分C.130150 次分D.1501

4、70 次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11.简述社区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15 分)12.简述幼儿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的异同。(15 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20 分)13.试述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20 分)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14.材料:教师为小班幼儿制作了一列“小火车”(见下图),在每节车厢上分别贴了不同品种与数量的“水果”标签,要求幼儿能按标签投放“水果”。雪儿看看标签,然后往不同的车厢装进与标签品种一样的“水果”,每节车厢都装满了“水果”。莉莉看着标签,并用手点数标签上的“

5、水果”,嘴里还念着数字,然后拿出相应- 3 -品种和数量的“水果”放进车厢。明明看看标签,就取出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水果”放进车厢,然后看着车厢里的“水果”,自言自语道:“嗯,都放对了。” 问题:(1)根据上述三位幼儿各自的表现分析其数学能力发展的水平。(15 分)(2)该材料对教育的启示是什么?(5 分)15.材料:中班角色游戏中,有幼儿提出要玩“打仗”游戏,他们在材料柜里翻出好久不用的玩具吹风机当“手枪”、仿真型灯箱当“大炮”,“哒哒哒”地打起来,玩得不亦乐乎,李老师看到此情景非常着急,连忙阻止:“这是理发店的玩具,不能这样玩。”问题:(1)李老师的阻止行为是否合适?(2 分)请说明理由。(

6、10 分)(2)如果你是李老师,你会怎么做?(8 分)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共 1 小题,30 分)16.为了帮助小班新入园的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余老师准备开展“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系列主题活动。请围绕该主题为余老师设计三个子活动。要求:(1)写出主题活动总目标。(8 分)(2)写出其中一个子活动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14 分)(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每个活动 4 分,共 8 分)- 4 -2020 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幼儿园)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者未选均 无分。

7、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幼儿游戏的类型。选项 A 表演游戏是指幼儿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扮演角色,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选项 B 建构游戏是指幼儿运用积木、积塑、泥、沙等各种材料进行建构,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选项 C 角色游戏是指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选项 D 规则游戏是指至少两个幼儿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题干中幼儿赛跑、下棋都是具有一定规则且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体现的正是规则性游戏的特点。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总则部分

8、中“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1)体育: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2)智育: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探究能力。(3)德育: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友爱、勇敢、勤学、好问、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4)美育: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其中,选项 C 训练

9、幼儿的体育运动技能不符合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目标中关于体育方面的表述。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幼儿期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仍具有一定的直觉行动性,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具体形象思维,又称表象思维, 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它是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一般认为 2.53 岁是幼儿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化的关键年龄。36 岁幼儿的思维主要就是具体形象思维。大班幼儿的年龄是 56 岁,表现为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但整体来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幼儿自我意识的相关知识。自

10、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自我认识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选项 A 自我概念是用来描述人们是如何理解自己的术语。例如,外表、个性、能力以及性别等。题干中“我跑得快”“我是个能干的孩子”“我会讲故事”“我是个男孩”分别是对自己能力和性别的描述,因此反映了幼儿自我概念的发展。选项 B 形象思维是指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选项C 性别认同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的正确认识。选项 D 道德判断是指用已有的道德标准对自己或别人的行为进行判断的过程。5.【答案】B- 5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幼儿教育的发展。19 世纪初,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到来,越来

11、越多的妇女和儿童投入到工业生产中,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于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于1816 年在苏格兰的纽兰纳克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招收当地纺织厂女工 16 岁的幼儿。因此,欧文创办的幼儿学校是世界上最早的为工人子弟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幼儿气质的相关内容。A 选项趋避性是指避开不利刺激的定向运动;B 选项反应阈限是指产生一个反应需要的外部刺激量;C 选项节律性是指机体的功能性,在饮食、玩耍、排便等方面是否规律;D 选项活动水平是指在睡眠、饮食、玩耍等方面身体活动的数量。题干中幼儿跑来跑去、表现活跃,是活动水平高的表现,和其他选项无关。7.【答案】B【解

12、析】本题考查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移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移情可以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思想,从而导致亲社会行为;二是移情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产生同情心和羞愧感。题干中冰冰边擦眼泪边安慰 田田,与田田产生了情感共鸣和同情心,是幼儿移情能力的体现。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婴幼儿的依恋类型。婴幼儿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和紊乱型。反抗型依恋的儿童每当察觉到母亲要离开时就会显得很苦恼并极度反抗。但是当母亲回来时,又难以安慰,对母亲的态度是非常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会生气地拒绝妈妈的亲近行为。因此,题

13、干中提到的婴幼儿既寻求与母亲接触, 又拒绝母亲的爱抚,属于反抗型依恋。选项 A 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在陌生的情境中,母亲是否在场对他们的探究行为没有影响。母亲离开时,儿童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 也不主动寻求接触,往往不予理会。选项 B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操作。当母亲离开时,探究活动会受到影响,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和不安。当母亲返回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在安抚过后也会很快平静下来, 然后继续去探究。选项 D 紊乱型儿童与母亲分离或重聚时情绪、行为表现混乱。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

14、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其中,选项 A 替代强化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题干中萌萌看到青青和小猫一起玩得很开心,于是降低了自己对猫的恐惧,属于替代强化。选项 B 自我强化是指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与题干描述不符, 排除。C、D 为干扰选项。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幼儿的生理发展特点。36 岁幼儿在活动前脉率为每分钟 90110 次,在运动时的脉率应是每分钟 140150 次之间,适量强度的运动后在每分钟 150180 次。因此36 岁幼儿在运动时,正常脉率高峰应是每分钟 130150 次之间。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

15、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11.【参考答案】(1)社区环境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革- 6 -命历史文物、遗迹等,不仅可以扩大教育的空间,而且也可以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化。(2)社区资源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社区作为一个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文化功能兼备的社会小区,能为幼儿园提供教育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教育场所等多方面的支持。(3)社区文化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不同社区的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服饰、饮食习惯、传统美德、社会习俗、生活方式等的差异,这些都会对幼儿教育产生影响。12.【参考答案】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包括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行为指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所做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指向于一个主要的目标或某一物品的获取。敌意性攻击行为以人为指向目的,其目的在于打击、伤害他人, 如嘲笑、讽刺、殴打等。(1)相同点:二者都属于攻击性行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都是一种不受欢迎,容易对他人造成伤 害的行为。二者都带有目的性。工具性攻击是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敌意性攻击是为了伤害他人。(2)不同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