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传花粉致过敏性鼻炎综合防治研究项目方案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94965330 上传时间:2021-09-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传花粉致过敏性鼻炎综合防治研究项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气传花粉致过敏性鼻炎综合防治研究项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气传花粉致过敏性鼻炎综合防治研究项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气传花粉致过敏性鼻炎综合防治研究项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气传花粉致过敏性鼻炎综合防治研究项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传花粉致过敏性鼻炎综合防治研究项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传花粉致过敏性鼻炎综合防治研究项目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传花粉致过敏性鼻炎综合防治研究项目方案为配合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科学评估全区气传花粉暴露水平与居民过敏性鼻炎的关系,制定过敏性鼻炎综合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研究目标(一)总体目标。评估气传花粉暴露水平与居民过敏性鼻炎暴露-反应关系,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市气传花粉暴露对人群健康影响预警机制,制定过敏性鼻炎综合防治策略与措施。(二)具体目标。1.掌握我市气传花粉种类及构成,监测我市气传花粉计数水平及浓度,对居民花粉暴露水平及其时间分布进行评价;确定引起过敏性鼻炎花粉的种类和构成;2.利用“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平台,借助医院信息系统,利用自治区开发的相关软件收集并

2、上报居民过敏性鼻炎病例信息,与暴露状况结合进行综合分析;3.掌握居民气传花粉致过敏性鼻炎的现状,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居民气传花粉暴露水平与过敏性鼻炎发病暴露-反应关系;4.建立气传花粉暴露水平对呼吸道过敏性疾病预警机制;5.通过“健康宁夏行动(20192030年)”“健康行动(20192030年)”中的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并评价其效果;二、研究范围与内容(一)研究范围。3个县区。1.监测点设置为市惠农区。2.监测医院设置为市第一人民医院。3.人群过敏性鼻炎现况调查点设置。在我市三县区开展人群入户问卷调查,每个县区设2个城市调查点、1个农村调查点,全市共9个调查点。(二)研究内容

3、与方法。1.气传花粉浓度及种类监测与信息发布。(1)监测内容。在惠农区开展气传花粉浓度和种类监测,时间为2021-2022年。每年3月1日至10月31日,每日监测1次;11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每周至少监测1次。(2)监测方法。采用抽气吸附采样法进行气传花粉采样,采样器需放置在室外,监测高度为距地面10-15m,采样点应避开污染源及障碍物。将采样后的玻片进行染色处理,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根据花粉图谱确定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花粉的种类和数量。(3)信息发布。惠农区花粉浓度监测数据每天(或每周)上报,经汇总分析后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统一向社会发布。2.相关资料收集。(1)惠农区木本和草本植物相关资料

4、收集。收集近三年惠农区木本和草本植物种属、分布、栽种年限、面积分布及变化等资料。(资料来源:林业和草原部门,2021年3月15日前完成)(2)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收集。收集2017-2022年惠农区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包括PM2.5、PM10、SO2、NO2、CO2、O3日均浓度等。(数据来源:生态环境保护部门。2021年3月底前完成2017-2020年数据收集,2021-2022年数据分别于次年3月底前完成数据收集)(3)气象资料收集。收集2017-2022年惠农区大气温度、湿度、风速、雷暴等级等极端天气数据。(数据来源:气象部门。2021年3月底前完成2017-2020年数据收集,2021-2

5、022年数据分别于次年3月底前完成数据收集)以上数据由惠农区卫生健康局负责组织协调,市第一人医院进行收集。3.过敏性鼻炎病例调查。(1)历史数据收集。收集市第一人医院2017-2020年过敏性鼻炎和其它过敏性疾病的全年的病例资料(主要收集各医院呼吸科、耳鼻喉科和儿科等科室日门诊资料)。(2)病例调查。病例资料收集:收集市第一人医院2020-2022年呼吸科、耳鼻喉科和儿科等科室日门诊过敏性鼻炎病例资料,患者发病和就诊时间精确到天。体内过敏原检测:选取2021年在市第一人医院呼吸科、耳鼻喉和儿科等科室就诊并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的患者,采用皮肤点刺试验检测过敏原,检测总样本量为1500例。病例体外过敏

6、原(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抗体)检测:验证皮肤点刺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初筛检测的基础上从皮肤点刺试验检测阳性者中,选取150例病例,检测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抗体。4.人群现况调查。(1)调查方法:采用入户问卷调查方式,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2)调查内容:主要依据中国主要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问卷(中国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及规范化防治项目组编)制定。调查以户为单位,每户所有成员均需调查。同时调查一定数量的外来人口(来石一年以内)。自治区将依据总人口比例分配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整群抽样数量,市分配约1000人,同时对过敏性鼻炎疑似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以确定过敏原,请各县区卫生健康局配

7、合开展调查工作。5.人群干预措施实施及效果评价。(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由专家组研究并制作气传花粉致过敏性鼻炎防治宣传片、电子版核心信息,针对过敏体质者制定健康教育处方(模版)等。向公众、过敏体质者及病人进行宣传教育。(2)预防措施实施及效果评价。通过信息化手段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进行防护指导,如建议采取物理防护措施(普通和专用口罩)、做好雷暴天气、花粉重污染天气等信息预报工作等。通过对患者问卷调查或门诊就诊量分析等方法评估各项措施的防护效果。三、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项目的实施,提供我市气传花粉致过敏性鼻炎综合防治研究数据,在对惠农区居民气传花粉暴露水平进行评价基础上,分析惠农区

8、居民气传花粉暴露水平与当地居民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暴露-反应关系;在本研究基础上,编制气传花粉分布、种类及浓度季节变化相关图谱书。通过实施干预措施,并评价措施对呼吸道过敏性疾病防护效果,为科学评价气传花粉暴露水平对人群健康影响及预防效果的探讨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为建立气传花粉致呼吸道过敏性疾病预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四、质量控制(一)人员培训。配合自治区对参与此次研究所有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在方法、标准、仪器、试剂等方面统一。(二)气传花粉监测。建立监测仪器管理制度,采样和检测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均经周期检定校准维护。采样同时完成实验室空白和现场空白。采样前、采样过程中、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

9、检测过程中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三)现场调查与数据录入。与每位研究对象签订知情同意书,并严格遵循纳入标准。参与调查和数据录入的工作人员均为流行病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生或医师,进行统一培训。数据采用Epidata数据库双录入核查。(四)样本检测及数据管理。由专业医务人员对医院门诊病人过敏原进行检测操作,避免系统误差。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由具备能力且实验室质控完善的医疗机构完成。(五)专家组全程督导与指导。成立专家组,不定期对整个项目的各实施环节进行督导,负责对监测医院、监测点项目数据采集及管理的质量控制工作。五、组织实施(一)我委负责本研究项目的组织协调,配合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做好相关工作,做

10、好项目的管理、监督等工作。三县区卫生健康局按照方案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责任、时限,做好项目的管理、监督和协调工作,保证项目的进度和效果。(二)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群现况调查、人群干预措施组织、指导和配合工作。(三)市第一人民医院负责气传花粉计数、浓度、种类监测及结果的录入和上报;负责查过敏性鼻炎病例调查工作的具体实施和数据上报;负责过敏性鼻炎病例体外过敏原检测血液样本采集、分装和保存;负责对人群及过敏性鼻炎患者开展干预,并完成干预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评价调查,数据上报等。六、经费使用各单位按照自治区财政厅卫生健康委关于提前下达2020年卫生健康管理事务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宁财(社)指标2019810号)和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自治区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宁财(教)发2018550号),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和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各项目单位负责仪器设备及试剂耗材等的采购。项目经费主要用于仪器设备配置、试剂耗材采购、人员培训、专家咨询、劳务、差旅等费用支出。七、项目绩效监控与评价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将会同相关部门适时组织开展绩效监测与评价。请各县区卫生健康局及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紧抓项目工作,做好质量控制。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