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

上传人:石磨 文档编号:194910866 上传时间:2021-09-0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材料一:农业为“本业” ,商业为“末业” 战国,材料二:“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算缗” 、“告缗” 。 汉,材料三:“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 ,否则“重则杀身”,承担名目繁多的商税。 明,思考: 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社会推行了哪几项经济政策?,材料四: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有广州一 处 清,阅读与思考,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专题一第四节,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课标要求:,1、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影响; 2、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

2、慢的原因。,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僇力本业(农业),耕织致(交纳)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 史记商君列传,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土地资源)也,贵其志(思想修养)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驱使),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行为稳定),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精力)专一。 吕氏春秋,一、重农抑商,开始于商鞅变法,重视农耕 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1、 确立? 2、含义? 3、目的? 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后历代推行。,重视发展农业,严格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保证赋税征收和徭役征发,维护专

3、制统治的经济基础,巩固封建统治,一、重农抑商政策,自主梳理,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自主梳理,4、表现(历代的重农抑商政策),(1)抑制商人,先秦: 汉代: 唐代: 宋代:,(2)抑制工商业的发展,秦: 汉: 唐: 历代私营工商业的管理:,商鞅变法 吕氏春秋,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打击富商 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继续实行汉代商人一入市籍不得为官,遭受歧视的情形开始改变,政府全面具体控制经济生活,商人赋税加倍,实行盐铁官营制度,对市场和商人严格管制,加重赋税征收,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5、影响,封建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 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

4、国家的经济基础; 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 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封建社会的后期起消极影响为主: 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阅读课本22页第二段、23页第二段、24页第三段归纳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指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 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严格限制,绝对禁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主要是对内的防范,对外的消极防卫,“海禁”

5、政策,闭关锁国,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2、表现:,A、明朝朝贡贸易体制,朱元璋“通番”禁令 B、清朝顺治帝的“海禁令”“迁海令” C、明清曾实行短暂的具有官方性质的对外开放, (清朝“一体贸易”、一口通商) 民间贸易往来任然禁止,清朝时期广州 十三行,是唯一准许与外商打交道的商行。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公行”。,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明清为什么要实行海禁政策?,材料一: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录卷139,材料二:1656年六月,顺治帝发布申严海禁敕谕,命令从天津至广东沿海各地,一律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与郑氏等反清势力贸易者, “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不许片帆入

6、江,一贼登岸。”。顺治十八年(1661年),更强行将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材料三: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延伸探究,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3、原因 (1)具体原因(政治方面)-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产物: 明初统治者担心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清初是为了割断割断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 随着西方殖民者的东来,清统治者害怕“外夷”与“内匪”结成“反清联盟。 (2)思想原因(思想方面): 天朝上国意识,认为物产丰富,不需外夷货

7、物 (3)根本原因(经济方面):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4、评价:,(1)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民族自卫作用; (2)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使得中国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3)使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当我们在“海禁”时候,世界正悄然变化着,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画面一: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津津乐道于“康乾盛世”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夕阳与曙光,古代经

8、济政策用课件,画面二: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历史警钟 永远长鸣,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据说在明朝中后

9、期著名的丝织业城市苏州附近有一个水乡小镇叫盛泽镇,那时你一走进这镇子,听到的全是织绸机的响声,镇上一座石桥上还刻有这样一幅对联: “晴翻千尺浪,风送万机声。”,养蚕图,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们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请思考:这虽是小说,但文学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你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明朝在经济领域出现什么变化?,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1、产生原因:

10、 2、时间地点: 3、产生标志: 4、发展表现: 5、特 点:,三、资本主义萌芽,自主梳理,经济进步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丝织业,江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清代已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门和地区比明朝增多,发展缓慢 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 未发生质变,往往夭折中断,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6、发展缓慢的原因 经济因素: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a.缺乏资金: 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和赋税收入吸引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田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b.缺乏劳动力:重农抑商,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自由劳动力。 c

11、.市场狭小: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农民的极渡贫困,使得人们无力购买商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海禁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d.技术革新慢。 政治因素: 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封建“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阻碍。 思想因素: 农本商末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根本: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影响。,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7、评价 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微弱的。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还不足以动摇封建自然经济的根基,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资本主义在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的汪

12、洋大海里,没有养分,没有阳光,只能长成萌芽,始终是萌芽。”,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过重农抑商的政策。如汉文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汉武帝也推行打击富商大贾的政策。 统治者推行的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有时会出现畸轻畸重的偏差。如秦朝时期,重视关中地区和压迫剥削关东地区。再如汉光武帝刘秀出身南阳,定都洛阳,于是“南阳帝乡”和“河南帝城”也受到优待。 古代王朝对经济生活的控制非常全面、具体和严密。例如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制度、王莽对市场物价的管制。 中国古代王朝大多实行禁奢侈的政策。如汉代政论家曾经警告:“淫侈之俗,日

13、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试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特征,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体验高考,1(2010浙江卷)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C,古代经济政策用课件,2(2010四川卷)“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体验高考,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