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xx届高考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题

上传人:夏日****8 文档编号:194910162 上传时间:2021-09-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 xx届高考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 xx届高考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 xx届高考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 xx届高考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 xx届高考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 xx届高考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 xx届高考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xx届高考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题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题(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刀俎(z) 戮力(l) 杯杓(sho) 美姬(j)B玉玦(kui) 瞋目(chn) 崤山(xio) 彘肩(zh)C燕国(yn)拜谒()匕首(b)变徵(zh)D震慑(sh)箕踞(j)督亢(kng)偏袒(tn)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秦伯说,与郑人盟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秦王方还柱走D荆轲奉樊於期头函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2、。A又欲肆其西封B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C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D我得兄事之4.下列有关“以”的解说恰当的一项是()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A相同,也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D不同,也不同。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A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大王来何操B 吾属今为之虏矣 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 夺项王天下者,沛公也 亚父者,范增也。D太子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二、填空(共8分,每空1分)6.文学常识及名句填空。(1)战国策是汉代 整理xx的一部重要的 体历史著作。全书共 篇

3、,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共245年。(2)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 ,不仁; ;不知; ,不武。(4)大行不顾细谨, 。三、阅读题(共31分)(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7. 下列各句中划

4、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3分)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D.阙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8.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焉用亡郑以陪邻 / 以其无礼于晋B.君知其难也 / 吾其还也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D.唯君图之 / 君之壮也,犹不如人9.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马之千里者 B. 是寡人之过也C.邻之厚,君之薄也 D. 何陋之有10.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 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B. 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

5、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C.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D.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二 )燕攻齐,齐破。闵王奔莒,淖齿杀闵王。田单守即墨之城,破燕兵,复齐墟。襄王为太子征。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襄王立,田单相之。过菑水,有老人涉菑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之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不早图,恐后之。”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曰:“女闻吾言乎”对曰:“闻之。”王曰:“女以为何若”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曰:“奈何”曰:“王嘉单

6、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也。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后数日,贯珠者复见王曰:“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乃使人听于闾里,闻丈夫之相与语,举曰:“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襄王立,田单相之 相:辅助B不早图,恐后之 后:落在后面C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 劳:慰问D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嘉:赞扬1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

7、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王不如因以为己善 因人之力而敝之C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乃为装遣荆轲D出不能行,坐于沙中 苛政猛于虎也13.下列各组句子分编为四组,全能表现齐襄王善听意见的一组是()(3分)襄王为太子征襄王立,田单相之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女以为何若乃赐单牛酒,嘉其行贯珠者复见王曰A B C D14.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3分)A田单守即墨之城并破燕兵,显出了卓越的才华,是襄王后来猜忌他的根本原因。B见田单爱护百姓的举动,“襄王恶之”,说明君臣关系进一步出现危机。C贯珠者的一席话使君臣危机化解,说明贯珠者是一位有智慧的隐者。D齐襄王能够听进贯珠者的见解,并

8、化解了与田单的矛盾,说明齐襄王还是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15.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之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3分)答: 。(2)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2分)答: 。(3)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2分)答: 。四、应用题(共6分,每小题1分)16、将下列各句中的黑体字,用成语代替。(1)电影父子威龙中,黑社会老大请卧底公安吃饭,他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想借公安的儿子小巩揭穿他的卧底身份。(2)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3)这年头在打工不容易,得看老板的脸色,哎,走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17、

9、分别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2)沛公不胜杯杓。(3)秋毫不敢有所近。五、作文。(40分)阅读下列文言文,根据寓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700字。人有鱼池,苦群鷧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群鷧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人有见者,窃去刍人,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鷧仍下啄,飞止如故。人随手执其足,鷧不能脱。(鷧鸟中计)【参考答案】1、A(B玦juC谒y D袒tn) (A说悦B蚤早C还环)(B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CD名词作状语。)(连词,表目的。分别是“因为”和“按照”。) 5、A(A前者为普通疑问句

10、,后者宾语前置,B被动句C判断句D定语后置句)二、6.(1)刘向、编年体、33。(2)风萧萧兮易水寒。(3)因人之力而敝人,失其所与,以乱易整。(4)大礼不辞小让。三、(一)渡河 定语后置句B判断句C判断句 (二)(后:来不及。)(A前者“助词,的”,后者“取独”;B前者“趁机”,后者“依靠”;C都是“副词,于是”;D前者“介词,在”,后者“介词,表比较”。) (根源在于“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 15.(1)田单看见老者身体寒冷,就让随从分件衣服给他,但随从们没有多余的衣服,田单就脱下自己的皮裘送给老者穿。(2)田单既有这些优点,而大王又赞扬他,要知道赞扬田单的

11、优点,也正是宣扬大王的圣德。(3)然后下令调查饥寒交迫的百姓,给以赈济。四、16.(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2)秋毫无犯(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17、(1)暗喻(2)委婉(3)借代五、略。【参考译文】燕军攻齐,临淄被攻破,齐闵王逃到莒地,为淖齿所杀。田单死守即墨,后来反击,大败燕军,并且收复了国都临淄,迎回躲在民间的太子襄王。齐军破燕,议立国君,田单对立襄王为国君犹豫不绝,齐国的老百姓都怀疑田单会自立为王。后来田单立太子为襄王,自居相位。有一天,田单路过淄水,看见一位老者赤足渡河冻坏了,无法再走,僵坐在岸边的沙土上。田单看见老者身体寒冷,就让随从分件衣服给他,但随从们没有多余的衣服,田单就脱下

12、自己的皮裘送给老者穿。齐襄王内心很是憎恶田单这种收买人心的行为,他自言自语说:“田单这样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莫非图谋我的王权富贵如果不先发制人,恐怕后悔也来不及了。”说完,他猛然从自言自语中惊醒,警惕地左右察看,没什么人,只是岩石下有个采珠人,襄王把他叫唤过来问道:“你听到我说什么了吗”采珠者坦白承认:“都听到了。”襄王杀意顿生,却故意问道:“你认为我该怎么做”那人说:“大王不如顺水推舟,把它变成自己的善行。您可以发布诏令嘉奖田单的行为,并说:寡人担心百姓子民挨饿受冻,相国就分赐他们衣食;寡人关心百姓,相国也满腹忧心。相国这样做,正合寡人心意。田单既有这些优点,而大王又赞扬他,要知道赞扬田单的优点,也正是宣扬大王的圣德。”襄王叹道:“好主意!”于是以牛酒犒劳田单,表扬了他给贫民送衣的行为。过了几天,采珠人又去拜见襄王,进言说:“来日百官上朝,大王应该特地召见田单,并在朝堂上加倍礼让尊敬,亲自表示慰问,然后下令调查饥寒交迫的百姓,给以赈济。”襄王一一照办后,又派人到街头里巷打探民众的态度,听见老百姓都在谈论说:“田单很爱护百姓,哎呀!这全是大王教导得好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