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94891780 上传时间:2021-09-0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瓦斯爆炸是煤矿特有的极其严重的一种灾害。 一旦发生,不仅能够 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会严重摧毁井下设施,中断生产,有时候还会引起瓦斯 连续多次爆炸、井巷垮塌、顶板冒落和井下火灾等二次灾害,从而加重事故的灾 害程度。根据我国煤矿历年的事故统计数据显示, 在煤矿重特大事故中,瓦斯事 故居首位。建国以来,我国煤矿共发生一次10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就有22起, 其中17起事故是瓦斯爆炸事故,约占77.3%。因此瓦斯爆炸事故对我国煤矿安 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如何控制和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是搞好当前煤矿安全一 项重要任务。1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瓦斯爆炸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2、,一是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 一般为5%16%;二是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三是混合气体中的氧气浓度不低 于12%。三个条件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均不能发生瓦斯爆炸。1.1瓦斯的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是形成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引起瓦斯爆炸的瓦斯浓度是 有范围的,凡是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或高于爆炸上限的瓦斯混合物与点火源接触时 都不会引起火焰自行传播。瓦斯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时,于过量的空气作为惰性介质参与燃烧反应,消耗一部分反应热,起到了冷却作用,阻碍火焰自行传播; 相反瓦斯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于可燃物过剩,即空气中氧气量不足,导致化学反应不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损耗的热量,因而阻碍了火焰的蔓延。1.2氧气的浓度氧

3、气的浓度必须达到12%以上,否则井下瓦斯爆炸反应不能够持续进 行。在井下的封闭区域、采空区内及其它裂隙处于有氧气消耗或没有供氧,可能会出现氧浓度低于12%的可能性外,其它巷道和工作面等一般氧气浓度都会 高于12%。1.3火源火源是引起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必备条件之一。 火源可以分为弱火源和强火源。一般情况下,弱火源不能形成冲击波,不能使沉积煤尘转变为浮游状态; 相反,强火源会产生冲击波,并把沉积煤尘转变为浮游状态。 要发生瓦斯爆炸其 火源必须要达到足够的能量,即温度一般不低于650C、能量一般大于 0.28mJ和持续时间大于爆炸感应期。这个条件通常很容易满足的。在煤矿开采中,对一 些不可避免的火

4、源要采取措施,使其成为不能满足点燃瓦斯的点火源。2引起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2.1思想因素分析引起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在于思想上认识不足, 没有真正树立安全第一 的思想1,特别是在近两年煤炭行情利好的情况下,许多煤炭企业一味的扩大 生产能力,增加煤炭产量,而不能够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安全第一”的观念淡化,是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2.2技术因素分析随着以高产高效为基本特征的集约化生产技术的采用,已有的瓦斯灾害 防治技术及装备已经不能有效地控制矿井重大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 2。主要原 因:瓦斯灾害防治技术分散,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体系;瓦斯灾害防治技术 缺乏相应的装备支撑;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 特别是运用于 集约化生产技术条件下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