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精准扶贫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三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94890334 上传时间:2021-09-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驻村干部精准扶贫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驻村干部精准扶贫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驻村干部精准扶贫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驻村干部精准扶贫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驻村干部精准扶贫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驻村干部精准扶贫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驻村干部精准扶贫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三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驻村干部精准扶贫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三篇驻村干部精准扶贫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三篇I关键词:驻村干部事迹材料范文青春,不管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炙热的、理想的,它都 是人生中最漂亮的日子。下面天天有谱小编为您推荐驻村干部精准扶贫先进事迹材 料范文三篇。驻村精准扶贫先进事迹材料范文1是省市市委理论讲师团副团长,作为派驻对口扶贫帮扶村县 镇村的扶贫“第一书记”,一年多以来,他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下情上达,联系 左右,协调各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按照“精准第一,实干第一,发展第一”要求, 扑下身子常驻村里,埋头苦干精准帮扶,走户串巷做工作,与村干部一起帮助建档 立卡贫困户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使

2、村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变化,驻村扶 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村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公里,全村168户717人,有四个村 民小组,地形主要以山沟为主,其中耕地面积2120亩,人均亩。主导产业 以粮食种植、苹果、劳务输出为主,经济结构单一,是镇33个村的贫困村之 -o全村共有54户贫困户161人,因病致贫10户,因残致贫4户,缺资金致贫 30户,缺劳动力致贫5户,缺技术致贫5户。从20年7月起,市委宣传部同志作为市委委派的扶贫“第一书记”走马 上任村,开始了他扶贫工作的破冰之旅。在村里的每一个举动,都牵引着贫困村民期望的目光。“原先守着几亩薄田 种果子,不晓得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建卡贫困户王军军的话

3、反映了村里贫困户的 普遍想法。如何让老百姓富起来?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他脑海中。村地形以山沟 为主,靠农户通过传统手段自己种植包谷、苹果等农作物只能解决口粮问题,不调 整产业结构、拓宽产业路线,脱贫致富只是镜中月、水中花。空谈误事、实干兴 村,为此,他把目光盯在了扶贫产业发展上。只有发展产业路子,才能让老百姓看到脱贫的希望。和村委会一班人根据 全村特点,将企业引进。协调各方关系将驴厂建在,走户串巷多次动员 我村贫困户养驴,刚开始多数贫困户骂骂咧咧死活不同意养驴,前怕狼后怕虎,还 有贫困户当着的面抱怨“驴不适应本地环境,会出现水土不服,早晚会死光,不厌其烦、费尽口舌给贫困户做工作,经历千难万险最终

4、使村53户贫困户 皆同意养驴。为驴厂付出了所有精力,一心一意养驴,全心全意要让贫困户脱 贫。驴厂占地面积8亩,建厂房800平方米,驴棚搭建800平方米,道路硬化 200米,水电设施齐全,肉驴活动场地800平方米米,围栏400米,建办公室, 员工休息室3J可,购驴苗174头,购买锄草机配套设施1台、打包机一台,共耗 资200多万元。村驴厂能有今天的成绩,多亏的坚持和努力。今年年底给村贫困户 每户分红3000元,今年实现村53户贫困户161人全部脱贫。“扶贫工作是一场持久战。经过的一年多驻村扶贫,对扶贫工作我有了更加深 刻的理解。现在每天只想怎样去发展产业、怎样才能让老百姓尽快脱贫、过上好日 子,

5、能为村里办点实事,我真的很自豪皿憧憬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成为小康村,这 中间有我的汗水,会感到人生很有意义”这是内心的想法。易近人,对待村民热情豪爽,没有官架子,说话铿锵有力,办事雷厉风 行,比如,他为村2组贫困户李志贤家粉刷墙壁,送炭送取暖炉,共花费 3000多元,给刘兴瑞家安装自来水共花费1500多元。每次开贫困户会议时总 会说谁家有困难就跟我说.”如今,走在村道上,随时都会听到村民热情的招 呼声。20年7月至今,在他的帮助下,村村实现了水、电、路全通,村民的 吃、住、行需求无忧。他与村干部一道日夜思考,如何把驴厂建设的更好,如何让 驴给村贫困户及全体村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同县包扶部门及镇

6、政府领导共同思考勾画蓝图,下一步打算就是建草场、 有机肥瓜果采摘、有机蔬菜温室大棚、无公害蔬菜采摘为一体的观赏休闲农场。以 文化宣传和自强理念引领村民,达到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目的。他走家串 户,开展座谈,动员鼓劲,转变部分贫困户等、靠、要的落后观念。现在,村民 逐渐重视自身思想认识的提升,精神面貌有了一定的改善,意识到脱贫最终还需依 靠自主生产、自主发展来实现。现在村干部和贫困户的劲头都很足!。用心干,就能干出一番事业来,认真干,就能把事情干好。服务精准扶贫, 路径不能有偏差,思路要不断深化,不脱贫就不撤离。如是说。驻村精准扶贫先进事迹材料范文2阿琼作为村“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积极协同

7、驻村工作队、乡扶贫专干,入户 走访座谈,访贫问苦,积极帮助争取项目,为精准扶贫工作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 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01仔细排查,确保精准识别在字呷村精准识别的过程中,阿琼同志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到 ,心中有杆秤,他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深入开展走访,严格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 “回头看”要求,充分考虑无房(危房)、重病、残疾、因病返贫、因灾致贫、无劳 动能力等困难家庭实际情况,不唯亲、不唯权、只唯实,做到了客观公正,真正将 贫困群众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对评议初的贫困户名单在村公示过程中,难免有些 贫困边缘户会来质疑,阿琼同志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政策,讲道理,将遴选的 详细内容

8、和规则详细告诉有疑问的群众,并教育他们转变思想,增强他们的脱贫积 极性和主动性,教育他们要在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下,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 实现脱贫致富。02积极协调,确保产业顺利实施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 持下,他排除万难,积极配合驻村工作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积极争取到户增收项 目,温室大棚、洗澡堂、馒头店、摩托车维修店等产业项目正在按计划进行,计划 实施温室大棚、酥油糖杷加工店产业项目。作为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阿琼积 极主动参与项目征地、贫困户动员等方面的协调工作,他经常主动带领村干部、 “双联户”户长到群众家中做思想工作,不定期召集群众开

9、展思想教育,让他们吐露 自己的心声,帮助群众理清致富思路,解决群众致富路上的疑难问题。正是因为有 阿琼为班长的村“两委”班子的用心工作,才确保了产业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为 项目落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阿琼的积极认真工作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全村群众的 一致好评。03找准路子,鼓励群众自主创业阿琼积极配合驻村工作队和乡干部,充分调动村“两委班子的工作积极性,深 入各户开展调研,2016年以来,召开贫困户座谈会50余次,参会群众1000余人 次,让贫困户自己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思路,制定脱贫计划,在充分尊重贫困 户意愿的基础上,按照乡党委、政府提出的“一线两片区一园区”产业发展思路,并 结合本村工作

10、实际,科学确立了发展畜牧业、民族特色手工业为主的脱贫致富的路 子。为确保易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他与驻村工作队共 同商议,提议开办蔬菜大棚种植技术、理发、汽修、驾驶、电工等技能培训,为有 意愿的贫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累计实现200余人就业增加收入。在他的动员 下,本村部分群众积极参加了上级开办的电工培训、蔬菜大棚种植技术、挖掘机驾 驶技能培训,参加培训群众现已成为乡里的专职电工或参加施工队,通过自己勤劳 的双手创收,摆脱了贫困帽子,他还组织通过培训的群众采取现身说法的方式,鼓 励更多的贫困群众参加技能培训,为广大群众带去了勤劳致富的希望。04讲解政策,激发群众脱贫信心俗

11、话说“人穷志短”,对于贫困户的来说,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尤其是对于那 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更加脆弱,主要表现为脱贫信心不 足。为此,阿琼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这类贫苦户的思想教育,通 过讲解国家政策,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看到村里的因残、因病致贫户的贫困 状况,阿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明白这些贫困户的脱贫问题是一块硬骨头,必须 按照国家政策,结合贫困户的实际,才能真正解决贫困问题。为此阿琼每年都会多 次去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家中,并会同驻村工作队一起走访贫困户,帮助他们 打理日常生活,拉近和贫困户的感情,并开展政策宣讲,转变群众思想观念,鼓励 群众树立脱贫信

12、心。到了春节、藏历新年等重要的节日,阿琼还会带领村干部为因 残、因病致贫户买一些慰问品,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向他们讲解国家的扶贫政 策,教育他们要树立起生活信心,坚信脱贫信念。同时积极联系乡人民政府,落实 危房改造项目资金和社会兜底救助,进一步为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字呷村的 贫困户家庭经常有阿琼的足迹,正是有阿琼不遗留余力教育走访和讲解政策,才树 立起了全村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带动了全村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05发展经济,不断建设民生工程耗牛养殖是字呷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每年群众还通过采挖虫草等增加经济收 入,阿琼同志深知村里的情况,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积极组织100余名群众 参加农牧业

13、技术培训班,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充分发挥字嘎乡农牧民夜校的积极作 用,深入开展村“两委”班子成员培训,在增强村“两委”班子成员农牧业技能和知识 的前提下,再由村“两委”班子成员指导群众开展畜牧业养殖,受益群众达2000余 人次。在全村开展用水、用电、通讯等项目期间,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阿琼组织 村“两委”班子、“双联户”户长、党员群众进行夜间巡逻和看护,仅20年就出动 群众10。余人次,确保了各类民生项目顺利实施,促进了本村的安全饮用水项目 前期水源勘探工程和国电接入工程顺利实施。他还组织群众通过“一事一议的方 式,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修复村庄水泥道路,方便群众出行,保持村庄清洁,参与 群众多达1

14、74人次。目前,阿琼同志正带领村“两委”班子继续按照既定的脱贫规划,同乡干部和驻 村工作队一道,严格按照各级党委、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挨家挨户做细 做实精准扶贫工作,确保一户一策落到实处,大力推进全村脱贫攻坚工作。驻村精准扶贫先进事迹材料范文3在永仁县中和镇精准扶贫帮扶队员中,有一对“夫妻档,他们是岔河村的驻村 扶贫队员代钦和罗星星,在驻村工作这项神圣使命面前,她们夫妻义无反顾地舍小 家顾大家,夫妻互相鼓劲,迎战一切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困难,她们在脱贫攻坚工作 中一起磨炼,在与群众的相伴和交流中收获,她们共同的责任,共同的目标,共同 的情怀就是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做贡献。永仁县中和镇岔河村位

15、于中和镇东部,距 镇政府所在地14公里,距离县城38公里,全村辖区面积平方公里,辖8 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37户,人口 804人。走进岔河村委会,来自村上的80多位 村民们正在院子里正进行着烹饪技能班的培训,而代钦和罗星星就坐在他们中间, 详细的和他们了解今天培训的收获。20年妻子罗星星大学毕业通过考试来到了中和镇岔河村成为了一名基层扶 贫工作队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她进村入户,调研帮扶用实际行动做的一些力所能 及的事,赢得了村民的支持和赞扬,更拉近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丈夫代钦是永仁县交通运输局派驻到岔河村的一民驻村队员,刚来口寸,面对千 头万绪的扶贫工作,常常摸不着头脑,为了能尽快进入角色,

16、他主动求助于有驻村 工作经验的“驻村战友”,也就是妻子罗星星了解岔河村情况,并积极向所在单位申 请资金,改善了岔河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然而,二人也被彼此吃苦耐劳、乐于奉献 的精神所吸引,20年9月9日,两人登记结婚,共同为岔河村扶贫事业贡献 力量。“用真心帮助村民,用行动感动群众”,是夫妻二人的座右铭。为帮助群众树立 发展信心,夫妻二人经常深入农户,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需,通过与群众交友 谈心,请村民群众谈变化、说发展。并结合岔河村实际,对村情民意进行调研摸 底,选准选好帮扶项目,帮助村里培育烤烟、核桃、板栗等主导产业,并带动其他 产业一同发展。由于夫妻二人都奋战在扶贫驻村第一线,他们不仅在生活上相濡以沫,在扶贫 的道路上更是互相帮助、互相扶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