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财政政策课件

上传人:石磨 文档编号:194883768 上传时间:2021-09-0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文化财政政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公共文化财政政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公共文化财政政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公共文化财政政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公共文化财政政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文化财政政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文化财政政策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文化财政政策,温来成教授,公共文化财政政策,第一部分:背景资料 第二部分:现行财政政策及效果 第三部分:现存问题 第四部分:政策展望,背景材料,一、文化的含义及分类,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即大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狭义的文化即小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

2、度、 家庭制度、 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二、文化的功能,(1)整合功能。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对于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独特的行动者,他们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景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行动。文化是他们之间沟通的中介,如果他们能够共享文化,那么他们就能够有效地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 (2)导向功能。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通过共享文化,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在对方

3、看来是适宜的、可以引起积极回应的,并倾向于选择有效的行动,这就是文化对行为的导向作用。,二、文化的功能,(3)维持秩序的功能。文化是人们以往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这种文化在起作用,那么由这种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这就是文化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 (4)传续功能。从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传,即下一代也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么,文化就有了传续功能,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文化的需求,1、城乡居民温饱问题解决后,建设小康

4、社会对文化的需求增加。 2、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 3、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的需要 4、国际竞争和斗争的需要软实力,四、公共文化问题,公共文化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有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公益性文化。它是一国基本意识形态的基础,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内涵方面,公共文化体现在文化的精神品质上,其具有整体性、公开性、公益性、一致性等内在公共性本质,它培养人们的群体意识、公共观念以及文化价值观念上的群体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追求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文化整合。 外延方面,公共文化主要指具有群体性、共享性等外在公共性特征的文化,其特点是以文

5、化站、群众艺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为依托,借助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资源,发展群众参与性、资源共享性的文化。,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公共部门或准公共部门共同生产和提供的,以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和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宗旨的,既要为公众提供基本的精神文化享受,也要维持社会生存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环境与条件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为。 公益性,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以“公”为本,“益”字当先,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公共文化服务分为提供基本文化产品和服务以及主流文化产品和服务。前者主要指用于保障公众基本需求的、体现公民权利的、无差别的文化

6、产品和服务。具有极强的“公共性”特点,一般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获得相应的效益。后者是指用于满足公众较高层次需求的、具有异质特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这类文化服务和产品既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和“外部收益性”,社会上大多一数文化产品属于这一类。,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是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不仅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形成公众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对政府来说,应该以公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提供社会各个阶层普遍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传播广大群众共同需要的思想内容,培植全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和共同理想,而这一职能只能由政府才能承担。

7、此外,由于市场本身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无论它运行得多么正常和高效都无法产生出满足社会公众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因此纳税人和所有公民的文化利益就体现在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上,体现在政府通过公共文化财政制度矫正市场带来的文化产品分配和服务上的缺陷,以达到公平。 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能够带给人们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而且还担当着凝聚核心价值、促进社会和谐、提升一国家软实力和推动文化复兴的重任。,公共文化服务的构成,公共文化服务的资助者 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者 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 公共文化服务的中介者 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民文化需求 提升文

8、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现行财政政策及效果,政府的作为,公共文化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领域,政府应该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充分实现。 1997年10月27日,中国政府签署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并于1998年10月签署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表明了对公民权利的基本原则和国际标准的认可。 2001年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批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使之成为中国的怯律文件。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也指出,要逐步形

9、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的作为,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要“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可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己经成为当前政府保障公民文化权益的一项重要内容。,政

10、策效果,“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 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其中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十五”时期的8倍,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 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支持各地文化建设。“十一五”期间,中央投入39.48亿元用于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82亿元用于广播电视村村工程建设;投入近23亿元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投入46.9亿元用于农家书屋工程;投入63亿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是“十五”时期的近4倍 此外,20

11、08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5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实施免费开放。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文化投入结构也逐步改善,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比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一、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政策效果,来自广电总局的数字:“十一五”时期,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共组建农村电影数字院线240条,数字电影放映队4.1万多支,拥有数字放映设备4.2万多套。2010年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超过800万场,覆盖了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形成了遍布全国农村的数字电影放映新格局,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确定的“一

12、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基本实现。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前完成覆盖全部已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 覆盖了90%行政村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泛整合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及广电、教育、科技、农业等部门的优秀数字资源,依托各级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工程,为基层送知识、送欢乐,截至2010年底累计服务群众近10亿人次。 已覆盖全国50%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建设工程,通过在行政村建立农民自管自用的公益性阅读场所,解决了农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到今年底,全国预计建成50万家农家书屋。,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百姓幸福指

13、数,政策效果,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演出网”三大文化流动服务网络建设;推出“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联盟以及“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等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文化共建共享工程,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河北全面完成县级数字影院建设,全省各地规划建设了一批集游艺娱乐、休闲健身、公益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景观、文化广场,打造了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霸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邯郸市“欢乐乡村”农村文化工程成为全国先进典型。 陕西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村级社会事业公共设施统筹建设项目,统筹职能、统筹规划、统筹项目、统筹资金,积

14、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三、创新服务方式:打造文化民生品牌,政策效果,在许多地方,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充实活动内涵农民自办文化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各地文化部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以及社区文化指导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支持农民群众兴办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建议所描绘的未来五年文化民生的美好画卷,正徐

15、徐展开,四、群众自办文化:我的文化我唱主角,现存问题,制约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财政因素,一、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总量不足 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资金主要靠政府投入。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投入,但总体而言,我国公共服务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尤其是文化事业经费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偏低,并且多年来一直维持在一定水平没有增长。如表1所示,从2001年到2008年,虽然全国文化事业财政拨款从绝对数上已经从70.99亿元增加到248.04亿元,但是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例还维持在4%的水平上,并没有增加。,制约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财政因素,表1:20012008年全国文化

16、事业财政拨款经费 (单位:亿元),制约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财政因素,二、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 我国不仅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总量不足,而且存在结构失衡现象。从区域结构上看,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导致这些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高,财政投入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虽然近年来中央不断扩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但由于中西部地区的文化设施基础较差,文化事业费基数较低,历年对文化欠账多,因此,与东部地区比较,投入差距仍然很大,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经费拮据现象,只能使少部分地区有所改善。,制约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财政因素,三、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单一,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长期采取垄断供给的模式。这一管理体制在当今市场经济逐步发展,人民群众需求水平多样化的背景下存在很多问题。对政府来说,由于受经济发展限制,财政资金有限,对公共文化供给总量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是政府垄断管理,各地所建的文化服务设施比较平均,不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水平。而且,目前社会上的非营利性文化组织缺少政府的财政支持,也没有相关的激励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