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教程第一章、第二节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94883737 上传时间:2021-09-01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教程第一章、第二节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教程第一章、第二节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教程第一章、第二节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教程第一章、第二节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教程第一章、第二节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教程第一章、第二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教程第一章、第二节(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教程第一章、第二节,盛玉麒 山东大学中文信息研究所,第二节、信息革命,第一次信息革命 第二次信息革命 第三次信息革命 第四次信息革命 第五次信息革命,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的产生是第一次信息革命的主要标志和重大成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一次信息革命都与语言密切相关。,第二次信息革命,第二次信息革命以文字的创造为标志, 这是对有声语言交际的时、空限制的突破,也是语言媒体形式的新发展 人类的信息符号系统由单一的听觉符号系统发展为听觉与视觉并用的两个符号系统。这是一个质的飞跃。,第三次信息革命,第三次信息革命是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 这是信息材料和信息复制技术的革命。 这次信息革命的结果

2、是信息的制造、复制、传播、获得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社会和个人的信息占有量空前增加,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率极大提高。,第四次信息革命,第四次信息革命是无线电通讯和信号处理技术革命, 电报、电话、无线电广播、电视、传真等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产生, 文字、声音、图形、图象等多种信息都采用电子信号为载体形式和电波的传输速度, 信息传输空间扩大到了电离层,是人类的信息传输器官功能的极大延伸。,第五次信息革命,第五次信息革命是数字化革命,所有信息媒体都采用数字化的形式, 以“比特”的方式进行加工、处理和传输,是人类大脑功能的物化和延伸。 主要表现在人类语言和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的大容量、高速度、多语种、超时空。 这是信息处理方式的全方位的革命:包括信息工具、加工和传输速度、信息生产周期、信息量、信息场、信息媒体等等。,练习与思考,1、简述信息革命的基本特点。 2、文字的产生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3、简述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的意义。 4、远程通讯技术有哪些? 5、电脑为什么能够处理语言文字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