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194709294 上传时间:2021-08-3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初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 姓名 _学号 _ 一、 语知语用:(共 38 分,其中每道选择题2 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毗 邻( p ) 召 唤( zh o)谰 语( l n)歼 灭( qi n) B粗拙 (zhu )雕镂 (l u)揩 油( ki)诘 问( ji ) C亘 古( g n)殷 红( yn)朝觐 (j n)军帖 (ti ) D盘桓 (hu n)攥 紧( zu n) 辟 头( p )愧怍 ( zu ) 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A奢侈 (ch )竹篙 (ho)涎 水( xi n)艄 公( sho) B晌 午( shng )修葺 (q )震

2、悚 (sng )偌 大( nu ) C追溯 (s )祈 祷( q )憎 恶( z ng)掳 去( l ) D疮 疤( chung )湍 急( tu n)赞誉 (y )哀悼 (d o) 3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迥乎不同群蚁排衙一泻万丈 B上蹿下跳马革裹尸巧妙绝伦 C燕然勒功锋芒必露颠沛流离 D甘之如饴帝室之胄大庭广众 4下列词语书写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缥渺真谛别出心裁 B锲而不舍慷慨典藉警报迭起 C妇孺皆知选聘颔首芸芸众生 D振聋发聩震摄羁拌斧底抽薪 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仰之弥 高(更加)兀兀 穷年(用心劳苦的样子) B刮 目相待(擦拭)家喻 户晓(比

3、喻) C不期 而遇(约定)讳 莫如深(忌讳) 2 D不忍卒 睹(完)胼 手胝足(茧子) 6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一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 ,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 B新春佳节,我们一家人津津乐道 地谈论着春晚的精彩节目,共享天伦。 C罗老师慷慨激昂 的演讲,博得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D这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 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2003 年 10 月 16 日,我们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一天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 日子。 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

4、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的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8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B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C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9下列作家、作品、国籍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卖油翁 欧阳修 北宋 B 孙权劝学 司马迁 北宋 C 最后一课 都德 法国 D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唐 10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公亦以此自矜 以 我酌油知之 B射:汝亦知射乎 吾射 不亦精乎 C而:康肃

5、笑而遣之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D自:公亦以此自 矜自 钱孔入而钱不湿 11下列文言文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3 吗?但是我觉得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 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 (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 打湿。 ) D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它的茎中

6、间贯通,外形挺直,不 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 去轻慢地玩弄啊。 ) 12“ 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和月亮距离的3 倍 ” ,这是下文中的一句话。它 应放在第 _句后面。()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立方米的年平均含沙量35 千克。 古人称黄河是 “ 一担水,六 斗泥 ” 。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 亿吨, 泥沙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 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 顷耕地被冲走375 千克肥料。 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 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却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呀!” A BCD 13默写(

7、12 分) 登 幽 州 台 歌 中 , 抒 发 诗 人 独 立 于 悠 悠 天 地 间 , 孤 独 寂 寞 之 情 的 诗 句 是 _ , _! 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_, _。 有 诗 云 : 醉 卧 沙 场 君 莫 笑 , 古 来 征 战 几 人 回 。 木 兰 诗 中 有 相 似 的 两 句 诗 是 _ , _。 游 山 西 村 中 写 村 民 们 在 迎 接 神 的 箫 鼓 中 来 来 往 往 祈 求 丰 收 的 诗 句 是 : _ , _。 登飞来峰中反映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_,_。 己亥杂诗

8、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己亥杂诗中“_ , _ ”一诗句, 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它不是表现了龚自珍载着“ 浩荡离愁 ” 辞官还乡, 仍关心 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吗? 14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 分) 湛蓝的天空像碧玉一样澄澈,苍翠的树木像卫士一样挺拔,_。 4 二、文言文阅读(共18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0 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句

9、中加点字。(3 分) 有仙则名 ()斯 是陋室( )惟吾德馨() 2“ 无丝竹之乱耳 ” 中的 “ 之” 字与下列各句加点的“ 字” 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山川之 美,古来共谈。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渔人甚异之。 D何陋之 有? 3用文中原句填空。 写陋室不陋的主要原因是_。 (1 分) 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 (2 分) 4翻译句子。 (2 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 _。 (二)根据木兰诗 ,回答下列问题。 (8 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 分) 旦 辞爷娘去()安 能辨我是雄雌( ) 双兔傍地走()愿为市 马鞍() 2翻译( 2 分)

10、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_ 3由木兰诗的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2 分) _,_ 三、现代文阅读(共24 分) (一)阅读邓稼先选段,完成后面的题。 (6 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车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 却截然不同 -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 5 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 走上讲 台拿起粉笔说: “ 这可以用底下的方法做得更好”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

11、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 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 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说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 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 “ 纯” 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和外国 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 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信任他。 “ 文革 ” 初期,他所有的研究所(九院 )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

12、组织,对吵对打。而邓 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 年 6 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 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 四人帮 ” 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 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没可能 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 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3、选段的主要内容。(2 分) _ 2本段文字结构关系是() (2 分) A总 分B总 分总C分 总 3 邓稼先是篇关于邓稼先的人物传记,然而选文中作者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奥本海默,有何用意?(2 分) _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9 分)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 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 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 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

14、 啊呀,老王,你好些 6 了吗? ” (2)他 “ 嗯” 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3)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 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4)我强笑着说:“ 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5)他只说: “ 我不吃。 ” (6)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 我不是要钱。” (7)我也赶忙解释:“ 我知道,我知道 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8)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9)我

15、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 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 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 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0)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 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11)“ 早埋了。 ” (12)“ 呀,他什么时候” (13)“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14)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 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

16、没多 问。 (15)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 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 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 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选段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_和 _两个字概括。 (2 分) 2选段描写老王主要运用了描写。第一自然段“ 镶嵌 ” 一词原意是什么?此处有何表达效果?(3 分) _ 3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营养补充,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 我 ” 一家,这一举动表现老王的 _、_的性格?(四字短语) (2 分) 7 4如何理解文末“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这句话?( 2 分) _ _ (三)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9 分) (1)去朋友家 ,她家的小保姆正坐在沙发上哭。朋友小声说:“ 下午接小孩放学,上大巴时手机丢了。” (2)看着小姑娘哭红的眼睛,我半天才劝慰一句:丢了也没有法子的,下次小心点就好,别哭坏了。小 姑娘抬头呜咽:“ 我一直都不喜欢那个手机的,今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