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

上传人:in****us 文档编号:194705036 上传时间:2021-08-30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十二) 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 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整体性的警示意义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以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滥 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为例,分析如下: 自然地理环境整

2、体性的应用角度分析 (1) 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 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 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 景观图、 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 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 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 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 理要素,分析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 【例 1】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

3、、生物相互作用图,回答(1) 、(2) 题。 (1) 图中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增多 (2) 该示意图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 陆地自然带 (1)成因: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与 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 (2)特点:具有一定的宽度、呈带状分布。 2.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分异规律

4、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典型地区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太阳辐射 低纬和高纬地区及中纬度一定范围 内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变化海陆分布中纬度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水热状况海拔高度海拔较高的低纬山地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在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整体 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且各地域分异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而是具有过渡性。 三、理解垂直地域分异,关键抓住以下五点: 1. 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 天”现象的出现 2. 山麓自然带和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3.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数量的要素,可图解如下 4. 相同自然带海

5、拔差异的影响因素 (1)纬度(不同山体) :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 (2)坡向(同一山体) :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高,背风坡低。 5. 雪线海拔的影响因素 雪线是指高山山顶多年积雪区的下界,影响其海拔的因素有: (1)纬度(不同山体) :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 (2)坡向(同一山体) :阳坡海拔高,阴坡海拔低;迎风坡海拔低,背风坡海拔高。 四、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现象分析 自然带因受海陆分布、地形、水分、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些非地带性现象。主 要有: 1. 海陆分布 由于 56S65S地区是广阔的海洋,陆地面积很少,故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 林带。 2. 地形

6、赤道附近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侧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形成荒 漠带;美洲西部由于高山紧逼沿海,并与山脉东部地区的自然带割断,致使西部自然带也紧 逼海岸,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 3. 水分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在山麓地带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会形成斑块状绿洲。 4. 洋流 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范围到达60N 以北,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秘鲁沿海热带 沙漠逼近赤道附近是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此外,局地环流、岩石性质、地势、人类活动等因 素也影响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误区点拨台】 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正因如此, 使得地理环境的分布既 有规律性,又

7、有复杂性。 【例 2】读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 、 (2)题。 (1)自然带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这种分布属于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现象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 域分异现象 C.垂直地域分异现象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2)自然带南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到沿岸 A.向北流动的寒流影响B.向南流动的暖流影响 C.向北流动的暖流影响D.向南流动的寒流影响 【课堂巩固】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示意图,分析回答1、2 题。 1. 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整体性特征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 2. 下列有关叙述,属于M环节的是

8、 A.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B.山区坡陡,水力资源丰富 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水系发育,山、丘、盆、谷交错分布 【xx山东文综】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 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 (b)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 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 4. 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 中、分别对应的是 A、B、C、D、 四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沿4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图中箭头 指地形演变趋向 ) 。读图,完成57 题。 5该大陆最有可能为 A非洲大陆B南美大陆C澳大利

9、亚大陆D欧亚大陆 6推测图中大陆东岸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常绿硬叶林B落叶阔叶林C温带荒漠D常绿阔叶林 7导致图和图大陆东岸植被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分布B地壳运动C洋流性质D大气环流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8、9 题。 8. 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9. 自然带 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A.地形因素B.洋流因素 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 10据各自然带在下图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10、 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 和 共12 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完成11、12 题。 11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是 A甲图反映纬度地带分异B乙图反映纬度地带分异 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 12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地区相似,则该地 A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读大陆自然带分布模拟图,完成13、14 题。 13甲山脉自然带带谱与下列图示自然带吻合的是 ABCD 14绿洲的出现说明

11、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 A地带性规律B垂直地带性规律 C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 【xx山东卷】图2 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读图回答15、16 题 15. 图中为 A草原B荒漠 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 16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 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B洋流 C地形D季风 下图是我国某山东坡的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完成 17、19 题。 17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B自然带体现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坡度 D甲处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8该山地可能位于 A横断山B天山 C武夷山D大兴安岭 19形成

12、图中河谷半干旱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受东南信风影响B盛行下沉气流 C盛行上升气流D受西北季风影响 读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不考虑其他非地带性因素),回答 20、21 题。 20. 下列说法可能与实地一致的是 A.位于新西兰B.位于欧洲C.位于亚洲D.位于非洲 21. 下列关于四地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四地自北向南的排序为B.四地纬度由高至低的排序为 C.位于南半球的是D.位于北半球的是 乞力马扎罗山( 3N,37E)(图 a) ,距离东非大裂谷约160 公里,山顶终年积 雪。图b 为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第2223 题。 图 a图 b 22乞力马扎罗山形成的主要成因是 A火山喷发

13、B岩层发生褶皱 C岩层断裂错动D外力侵蚀 23与喜马拉雅山相比,乞力马扎罗山地垂直自然带 A数目更多,因为其纬度较低 B数目更少,因为其海拔较低 C南北坡数目差异大,因为其南北坡纬度差异大 D南北坡数目差异小,因为其南北坡地势差异大 二、综合题 【xx 上海卷】 24.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 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从两地全年降水分 配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

14、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 25. 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图。 材 料 二下图为我国部分山地自 然带及植被分布示意图。 (1) 若材料二中各山地分别属于材料一图中的四座山脉,那么可能属于 _山脉; 可能属于 _山脉;可能属于 _山脉;可能属于 _山脉( 填字母 ) 。 (2) 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山地南北坡基带存在差异,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成因。 (4) 基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 _分异规律; 基带也有区别,主要影响因素是 _, 三地基带变化体 现了_分异规律。 2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5、。 (1)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带名称是: _ ,_ 。 (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呈现为_地带性,它的形成是以 _为 基础的,主要在 _纬度较明显。 (3)在北半球,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呈现为_ 地带性,它的形成受 _ 条件影响较大,在 _ 纬度较明显。 (4) 自然带都位于亚热带,但的南缘比纬度低,原因是 _ 。 ( 5 ) 在 北 半 球 有 两 处 自 然 带 的 名 称 相 同 , 但 气 候 类 型 不 同 , 这 两 种 气 候 类 _ 、_ 。 24. 【答案】 (1) 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 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

16、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 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2) 甲地降水年内分配差异较大,7、8、9月多, 12、1、2 月少;而乙地全年降水均匀, 因此造成两地植被景观的差异。 (3) 该地处于迎风坡,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影响;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常年 流经,因此丙地自然带类型与甲、乙两地的相同。 25. 答案: (1)BDAC (2) 南坡降水丰富。 (3) 南北坡基带所处气候类型不同( 南北坡基带热量条件不同) 。 (4) 热量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水分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 26. 答案:(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2)纬度(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低纬度和高 (3)经度(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中 (4)在冬季受西风影响,气温较高,自然带偏北;受冬季风的影响,冬季气温低,自 然带向南推移 (5)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019-2020 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区域地理知识1.2 世界主要的区域课 时作业 一、选择题 贝加尔湖面常会出现4 米以上的风浪,湖边沙滩上生长着一些奇特的树,这些树有2 3 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