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强化复习基础题系列4含解析新人教版60

上传人:in****us 文档编号:194704955 上传时间:2021-08-3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强化复习基础题系列4含解析新人教版60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强化复习基础题系列4含解析新人教版60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强化复习基础题系列4含解析新人教版60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强化复习基础题系列4含解析新人教版60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强化复习基础题系列4含解析新人教版60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强化复习基础题系列4含解析新人教版6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强化复习基础题系列4含解析新人教版6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9 高考化学一轮基础题系列(4) 1、 ( 2018 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二)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 CH5 +、-OH、NH 3各 1mol,所含的电子数均为10NA B. 3.6g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NA C. 10g 溶质质量分数为46% 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氢原子总数为1.2NA D. 一定条件下,6.4g 铜与过量的硫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答案】 C 2、 (2018 届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数日小于

2、 NA B. 12g 石墨烯 ( 单层石墨 ) 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1.5NA C. 1.2g镁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 lmolSO 2和 0.5mo102在 VL 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目为NA 【答案】 C 【解析】 A没有给定体积,无法计算氢离子的数目,选项A错误; B、根据石墨的结构利用 分摊法分析知,一个六元环中平均含有2 个碳原子, 12g 石墨烯 ( 单层石墨 ) 中含有六元环的 个数为 0.5NA,选项 B错误; C、1.2g 镁的物质的量为 ,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A,选项 C正确; D、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

3、成三氧化硫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则生成的二 . 氧化硫的数目小于NA,选项 D错误。答案选C。 3、 ( 2018 届安徽省淮北市临涣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 夹 持装置已略去 ) 正确的是 ( ) A B C D 实验 用 CCl4提取 溴水中的Br2 除去氢氧化铁 胶体中的氯化 钠 从 KI 和 I2的固体 混合物中回收I2 配制 100 mL0.1 molL 1 NaCl 溶 液 装置或 仪器 【答案】 A 杯上方放置一个盛有水的烧瓶收集碘,故C 错误; D配制 100mL溶液需要100mL容量瓶,则图中缺少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故 D错误;故选A。 4、

4、 ( 2018 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0mL12mol/L的浓硝酸与过量Cu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6NA B. 将 1molCl2通入水中, HClO、 Cl -、ClO-粒子数之和为 2NA . C. 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HCl NO2,进行喷泉实验。经 充分反应后烧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2 D. 实验室里要用480 mL 0.1mol L 的硫酸铜溶液,需称取12.5 克胆矾配制成溶液 【答案】 D 【解析】 100mL12mol/L 的浓硝酸与过量Cu反应,还原产物为NO

5、2、NO的混合物,转移电子 数目大于0.6NA,故 A错误;氯水中含有氯分子,将1molCl2通入水中, HClO、Cl -、ClO- 粒 子数之和小于2NA,故 B错误;设容器体积是vL,则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 HCl 进行喷泉实验得到溶液的体积是 VL,盐酸的浓度是;NO2进行喷泉实验后发 . 生反应 , 得到硝酸溶液的体积是 ,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硝酸的浓度是 .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故 C错 误; 实验室里要用480 mL 0.1mol L的硫酸铜溶液, 需用 500 mL容量瓶,需胆矾 0.5L0.1mo l L250g/mol=12.5克,故 D正确。 5、 (

6、 2018 届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三12 月月考)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胶体均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B.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C. 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 之间 D.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答案】 A 【解析】 A. 按照分散剂的聚集状态,胶体可为气溶胶、液溶胶、固溶胶,如雾为气溶胶, 胶体可以无色透明也可以是其它颜色,如氢氧化铁胶体呈红褐色,故A错误; B. 胶体有丁 达尔效应, 溶液无丁达尔效应,因此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故 B正确;C. 胶 体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 100nm之间

7、,故 C正确; D. FeCl3饱和溶液在沸水中水解 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故D正确;答案选A。 6、 ( 2018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iO2、NO2、Al2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B. 电解熔融态的Al2O3、 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 C. 一水合氨、次氯酸都属于弱电解质 D. NaHSO4在溶液中能电离出H +,所以 NaHSO 4是酸 【答案】 C 【解析】酸性氧化物是指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NO2不属于 酸性氧化物、 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A项错误;电解熔融态的Al2O3属于化学变化, 12C

8、转化 为 14C是核反应,既不属于物理变化又不属于化学变化, B项错误;一水合氨为弱碱、次氯 酸为弱酸,均属于弱电解质,C项正确;酸指在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的 . 化合物, NaHSO4在溶液中电离的阳离子有Na +和 H+,属于盐, D项错误。 7、 ( 2018 届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下列 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电路板的反应:Fe 3+Cu = Fe2+ Cu2+ B. 硫酸氢钠溶液与烧碱溶液的反应:H + + OH= H 2O C.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NH4 OH=NH 3H2O D. 以

9、石墨为电极电解MgCl2溶液: 2Cl 2H 2O=H2 Cl2 2OH 【答案】 B 【解析】 A. 没有配平,应该是2Fe 3+Cu2Fe2+Cu2+,A错误; B. 硫酸氢钠溶液与烧碱溶液 的反应: H +OHH 2O,B正确; C.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一水 合氨和水, C错误; D. 以石墨为电极电解MgCl2溶液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镁沉淀,D错 误,答案选B。 8、 ( 2017 江苏)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 A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苯酚浓度小 B 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

10、aCl2溶液,出现白色 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 部分 Na2SO3被氧化 C 向 20% 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加热;再加入银 氨溶液;未出现银镜 蔗糖未水解 D 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 KI 溶液 , 溶液呈蓝色溶液中含 Br2 【答案】 B 【解析】 A向苯酚溶液中加少量的浓溴水,生成的三溴苯酚可以溶解在过量的苯酚溶液中, 所以无白色沉淀,A错误; B沉淀部分溶解,说明还有一部分不溶解,不溶解的一定是硫 酸钡,溶解的是亚硫酸钡,所以亚硫酸钠只有部分被氧化,B正确; C银镜反应是在碱性 条件下发生的, 本实验中没有加入碱中和做催化剂的稀硫酸,所以无法发生银镜反应,从而

11、 无法证明蔗糖是否水解,C错误; D溶液变蓝,说明有碘生成或本来就有碘分子。能把碘 离子氧化为碘的黄色溶液除了可能是溴水外,还可能是含其他氧化剂(如Fe 3+)的溶液;当 然黄色溶液也可能是稀的碘水,所以D错误。答案选B。 9、 ( 2018 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12 月月考理科综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 B. Ca(HCO3)2、Fe(OH)3、FeCl2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 C. 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 电解、电泳、电离、电镀、电化学腐蚀 D. 用油脂和烧碱制肥皂的过程中有加成反应 . 【答案】 B 【解析】 A. 淀粉、油脂是混合物,既不是

12、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蔗糖水解生成的葡萄糖 和果糖、 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都是非电解质,而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 酸, 其中高级脂肪酸是电解质,故 A错误; B. Ca(HCO 3)2可利用反应: CaCO3CO2H2O=Ca(HCO3)2 制得、 Fe(OH)3可利用反应:4Fe(OH)2O22H2O=4Fe(OH)3制得、 FeCl2可利用反应: 2FeCl3 Fe=3FeCl2制得, 三个反应均为化合反应,故B正确; C. 电离指的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离 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不需要通电,电化学腐蚀若为原电池构成的腐蚀,不需要通电, 故 C错误; D. 用油脂和烧碱制肥皂的

13、过程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没有加成反应, 故 D错误; 答案选 B。 10、 (2018 天津)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 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 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D.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答案】 A 详解: A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 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酒中含有酒精, 醋中含有

14、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选项A不合理。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 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选项B合理。 C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选项C合理。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 度较大的原理,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所以属于萃取操作。选项D合理。 11、 (2018 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5 月综合练习)硫化氢气体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均 有重要应用。 . (1)工业采用高温分解H2S制取氢气, 2H2S(g) 2H2(g) + S2(g) ,在膜反应器中分离出H2。 在容积为 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 控制不同温度进行此反

15、应。H2S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 1mol , 实验过程中测得H2S的转化率如图所示。曲线 a 表示 H2S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b 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时H2S的转化率。 反应 2H2S(g) 2H 2(g) + S2(g) 的 H_ (填“ ”“ 0.04mol/(Ls)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 Cu 、 Cl、 H 增加氧气的通入量或增加起始时c(Fe 3+) Fe(CN) 64 -e-=Fe(CN) 6 3- 11.2L 2Fe(CN)6 3-+2CO 3 2- +H2S=2Fe(CN)6 4-+2HCO 3 - +S (2) 通过图示可以看出来F

16、e 的化学价由 +3 变为 +2,S的化合价由 -2 变 0 价,化合价没有 变的元素由Cu、Cl 和 H三种元素; 在温度一定和不补加 溶液的条件下, 缓慢通入混合气体, 并充分搅拌。欲使生成的硫单质中不含CuS ,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氧气的通入量或增加起 始时 c(Fe 3+) 。故答案为: Cu、 Cl、H;增加氧气的通入量或增加起始时 c(Fe 3+) 。 (3)电解时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先将Fe (CN )6 4-转化为 Fe(CN ) 6 3-,化合价 . 升高,所以反应为:Fe(CN)64 -e-=Fe(CN) 6 3-;根据 2Fe(CN )6 3-+2CO 3 2-+H 2S=2Fe(CN ) 6 4-+2HCO 3 - +S和阴极反应式为2HCO 3 - +2 e - H2+2CO3 2-,得到关系式为: H2 2CO3 2-S,所 以析出 16g S的时候,生成标况下的氢气体积是11.2L ;根据化合价升降法及元素守可知 方程式为 2Fe(CN)6 3-+2CO 3 2- +H2S=2Fe(CN)6 4-+2HCO 3 - +S。 12、硫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