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第九届数学专家课”有感

上传人:凯和****啦 文档编号:194661656 上传时间:2021-08-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第九届数学专家课”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听“第九届数学专家课”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听“第九届数学专家课”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听“第九届数学专家课”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听“第九届数学专家课”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第九届数学专家课”有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第九届数学专家课”有感 2021年4月13日、14日两天我在郑州高校南校区的体育馆有幸倾听了徐长青、华应龙、刘松等老师的课,错过了余正强、顾志能老师的课很是惋惜。但是我想我还是有机会再听他们的课的。 同一节课,不同的名家来上,上出来的课也是不同味的,更何况,不是同一节课呢?但是名家就是名家,我的感受是: 1. 课程资源的整合很重要。听他们的课,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都在这一节课中渗透了之后要讲的和此内容相关的许多点,如徐长青老师的分数的意义一课,同学易混淆的不易理解的比较难的学问点老师是一一无形中渗透,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总结感受,就单位“1”和整体是我们在教学中总简单弄错弄混的地方,老师也在无形

2、中给孩子们渗透:分的东西先有一个到多个,颠覆同学狭隘的熟悉,为后边的六班级的解决应用题精确的找单位“1”打下基础;一节分数,还渗透了之后要学习的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刘松老师倍的熟悉三班级上册的内容,挑战极限,使用二班级孩子上课,从简洁的一朵黄花和一朵红花,到六朵,到12朵等等,让孩子们再变换中感受着什么是“倍”,同时渗透着“比”,为以后倍和比的关系打好基础。同时习题的解决实行逆向思维方式,给12多花,涂颜色,满意什么状况,让孩子们在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创新解决。 所以,我的感受是,我们平常所谓的备课就是备这一课时,这一课时我要讲什么,孩子们要会什么就行了,其他的什么时候讲我什么时候再备,不是

3、我教的班级的就更别提备课了。所以我们何来整合课程之说?我们又怎么会做到拿教材熟记于心呢? 我们关注的是点,专家们关注的是体,中间的差别可想而知。 2. 课堂上的人情关怀以及敬重。不管是徐老师上课还是华老师上课,首先要记着班上几个孩子的名字,哪怕你回答问题我叫不出来,走到你旁边再问一下,我才点你的名字让你回答问题;刘老师总是孩子,您来;珍宝,您来!珍宝,您真棒!徐老师上课时提问一名孩子,孩子没有站起来回答问题,老师扶着他的头,说:“孩子,来,站起来回答问题,老师需要你的敬重。”随即孩子站起来回答问题,并且这节课没有一名孩子坐着回答问题。华老师上课时教具“无意”(实属老师有意创设,但不是为了显示老

4、师对么敬重孩子们)掉在地上,小正方体散落了一地,有孩子抓紧帮老师捡拾,老师也弯下腰和孩子们一起捡,边捡边说:“对不起,孩子们。”“感谢你,孩子,老师太感谢你啦!”刘老师则对孩子们说:“孩子,您真会思索,来,请坐。”这些,老师们做到了对孩子的敬重,孩子们自然之道该如何对待老师了。 我们平常,对于熟识的孩子也是“你来”,借班上课的时候总是给自己找个不点孩子名字的理由:“我们是第一次见面,老师叫不出来你的名字,所以”。我们没有真正做到对孩子对孩子生命的敬重。 3. 课堂上随时随地的无形的或者有形的德育训练和方法指导。 华老师在开头上课时,得之组长是老师任命的时候,说:“那咱们那样,咱们小组推选,推选

5、出来当组长。”推选出组长之后,老师说:“你知道组长是要干什么吗?”引导孩子们明确组长的职责。在上课过程中,一个小组拼摆正方体胜利,一个小组没有,华老师让胜利的小组沟通胜利地阅历胜利的小组是组长分好工,一个人负责一种状况的正方体,然后需要什么谁往上边放什么。华老师即使赞扬他们这样人人分工明确,组长很有方法,小组成员之间协作很亲密;失败的小组长说由于小组成员之间有争吵,他说这样放,他说那样放,大家意见不统一,以至于耽搁时间。组长反思是自己领导无方,和成功组一比较,就知道了自己的差距。华老师又准时鼓舞他们不要气馁,稀缺这次教训,在下次活动中争取获胜。刘松老师也是准时捕获同学的优点和缺点,比如表扬孩子

6、们坐的端着,腰杆笔直;当他让孩子们宁静孩子们还是谈论纷纷事时,刘老师说:“孩子们我们是要遵守规章的呀,一些规章一旦破坏了很不好哦。”同学们立马就宁静下来的。假如他让同学宁静,同学立马宁静下来了,他会说:“孩子们真懂法规。”孩子们练习中消失问题,刘老师准时订正指导,说:“来,孩子,咱们这样。”温情地批判,和气又严厉。 我在平常总是感觉课堂就是课堂,对孩子们训练的太多,耽搁上课,总是利用班会时间给孩子们进行特地的思想训练。殊不知依据孩子们的遗忘规律以及“反调整理论”,每周一次的训练其实等于没有训练。 我们的训练随时随地,课堂也是。 叶澜教授说:中学校老师面对的是青少年,面对的是活蹦乱跳的成长中的生命,同学的生命既是松软的,又是最脆弱的。一些东西一旦被打破了,很难再重新变得完善。所以青少年时期,老师留给他们的,会对其一生的进展有影响。一个人一辈子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他的幸福。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