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娜-家校联盟不仅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行动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94577589 上传时间:2021-08-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丽娜-家校联盟不仅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行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马丽娜-家校联盟不仅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行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马丽娜-家校联盟不仅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行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马丽娜-家校联盟不仅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行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马丽娜-家校联盟不仅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行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丽娜-家校联盟不仅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行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丽娜-家校联盟不仅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行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丽娜:家校联盟不仅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行动 马丽娜,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首批兼职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整体改革委员会理事,全国德育研究会理事,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省第十次党代表,市第九、十次党代表。 中国教师: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两者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但现在我们为什么提出要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联盟”,形成教育合力? 马丽娜:人民大道小学于1959年建校,到今天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光辉历程。她作为一所中国名校,无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德育实验,还是在20世

2、纪90年代初期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进行的“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研究中,都将家庭教育作为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家校合作中打造教育共同体,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现在,随着社会发展,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校教育合力显得更为突出,让我们越来越感觉家校联盟在这个时期比任何时期都重要,家长对学校的理解、对学校活动的参与、学校利用家长资源,这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融入与运用中,对学校发展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学校特别要在校本课程方面把家长队伍充分利用起来,形成互补力。 我认为,提出家校教育合力,是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一种必然。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一些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家长随着学历的提升,对孩子的教育

3、越来越重视,但是一些家长作为一个没有较为完善接受教育体系培养的人,知道教育知识未必懂得教育,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把那些既懂得知识又懂得教育的家长融入学校中,和学校进行共同教育,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了解,这是学校教育有效发展的重要方面。另外,作为教师,我们在接受师范教育的过程中,有些知识比较单一化,尤其是我国现行的师范类教育体系,那么随着家长学历越来越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力和在社会不同行业的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如果学校可以将家长的这种不同见识带入亲子课堂的话,也会促进学校进一步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提出要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联盟”,形成教育合力的原因。 中国教师:您认为家校联盟的主要内

4、容有哪些? 马丽娜:我认为家校联盟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以人民大道小学为例。根据我们学校的情况及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学校成立了三级家长委员会,即校级家长委员会、年级家长委员会与班级家长委员会。校级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主要是为学校的发展搭建家长支持的平台,不断吸收优秀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年级家长委员会主要是通过班级家长委员会的落实,进而推动与年级家长委员会之间互相的学习与交流。 第二,开办适合不同年级家长需求的有特色的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普及、宣传家教知识的有效形式和载体,是提高家长素质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我们将家长学校制度化,有计划且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由校长、课题组教师、

5、家长亲自授课。每年新生一入学,新生家长随之参加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强化学习,旨在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其他年级的家长,我们又会根据不同年级的需求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学习。 第三,举办专家专题讲座。专家讲座内容涉及当前教育发展趋势、国内目前教育发展状况、儿童营养与健康、儿童的心理与身体素质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第四,创办“家教沙龙”。我们还不定期举行“家教沙龙”,家长、教师、学生可自由交谈,达到沟通信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目的。 第五,组织“教子交流座谈会”。我们会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子交流座谈会”,将优秀教子经验汇编成册,使家长在理论学习实践总结推广交流提高深化的循环过程中不断

6、学习、经常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进行优秀家长的评选。 第六,开展家庭心理咨询与辅导。针对目前家庭中重视智力开发、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物质生活的满足、忽视儿童的精神需求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开展了心理辅导,其内容包括: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孩子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及原因有哪些?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学习障碍?怎样对待孩子的任性以及小学生的性心理等。 第七,组建“爱心妈妈团”参与学校班级的一些活动。比如,二年级孩子的“爱心妈妈团”每星期都会来到学校,我们称为她们为客座教师,负责各班孩子们的读书社,和孩子们一起帮教师检查学生的课外书是不是有卷角情况,哪里做得不合适,进行“图书漂流”活动等。 第

7、八,家长志愿团,这个面涉及的比较广。我举个例子来说,安阳是一个四线城市,学校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学校门口常常会出现卖小食品的,那我们学校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主要是借助家长志愿团来解决的。我校二年级一班的一位同学的家长在市里工商局工作,暑假时,这个班的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了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到这位家长工作单位让孩子们观看有关劣质食品的短片,到仓库看满仓库的劣质产品,由这些家长志愿团的叔叔、学生家长进行亲子课堂,和孩子们一起进行讨论,说说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喝,它们里面添加的成分是什么,之后让孩子回班再进行讨论,充分让他们认识到“只有白开水才是最好的饮料”。当新学期开学时,这些学生要当讲解员,走

8、到二年级的其他班级去讲解,提升孩子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自觉抵制校门口的小食品。这个家长志愿团在孩子们的社会教育中解决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时,起到很好的助推力与帮助。 第九,人民大道的“爱心爷爷奶奶团队”。我们学校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发挥他们的特长,丰富学生在校的活动。我们学校实行“班班有歌声”,有的奶奶退休之前是音乐教师,不仅会带一个班,也会给所有年级的班配置合适的音乐,促进孩子在学校生动活泼的发展。 此外,我们也会开办亲子课堂,不但有班级亲子课堂,而且也有年级亲子课堂,看似点点滴滴的事情,但在点点滴滴中告诉孩子怎样做人与做事,要在社会上树立怎样的形象,起到较为显著的作用。 中国教师:参与家校联盟

9、的主体有哪些,他们各自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发挥的作用有哪些? 马丽娜:根据我们学校的情况,参与家校联盟的主体主要是有这几个部分:一是学校的领导与教师,二是家长与学生,三是社会的教育人士或者离退休的老教师。 我认为学校的领导与教师主要起主导、组织与指导的作用,他们在这些方面发挥的作用比较多一些。家长主要是参与,起辅助与协助的作用,有时也会起主导作用,但是他们更多的是参与和提建议。学生作为家校联盟的主体之一,更多的是被指导与被服务,但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会从被指导、被服务的主体变为服务与教育低年级孩子的一个主体。社会教育集团产生的较大作用体现在利用社会上有经验的教育人士,规范我们的工作。例如,他们接

10、送孩子的次数比较多,会将听到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地反馈到校长信箱,我们的校长信箱会设在外面,还有他们针对社会上我们学校可能接触不到的一些问题,如安全问题、校车问题等,及时和我们进行书面沟通或者电话沟通,监督我们的工作,推进学校工作的良性开展。 中国教师:教师是家长与学校沟通的重要桥梁,尤其是班主任,那么,您认为班主任应当采取哪些方式促进家校联盟? 马丽娜:我认为班主任对孩子一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学校,大家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选择一所好的学校,不如选择一位好的教师;选择一位好的教师,不如选择一位好的班主任,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风格的孩子。在进行家校联盟过程中,学校要加大对班主任

11、的培训力度,让其认识到开展家校联盟的重要性和班主任应尽的责任,不要把它作为一个形式化的东西,而要将其看作是促进班级发展、提升教师自我社会交往能力的途径。而且,班主任要能够发现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要完成学校规定的工作,也要针对自己班级的问题,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请家长进课堂,成为客座教师,进行教子经验的交流与亲子活动,如亲子共读一本书、共看影视片、手拉手共筑和谐家庭、小手拉大手的阅读活动等。班主任还可以各个学期开展一次课堂体验,让家长走进课堂当教师。此外,家访、心理咨询、校讯通等都是班主任和家长之间建立家校联盟的载体与平台。 中国教师:家校联盟是家校沟通与合作的重要的协同教育模式,那么,站在学

12、校的视角,您认为搞好家校联盟,学校应该怎么做? 马丽娜:作为学校的领导,我认为首要的任务是认识到位。社会发展到今天,仅仅依靠学校这一支教育力量来教育孩子真的是力不从心。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对学校也会提出较高的要求。家长认为孩子进入名校,就好像进入了“保险箱”,孩子好是应该的,有问题不会归因,这样很容易造成学校、家长与教师之间产生分歧和矛盾。因此,利用家长有效资源帮助学校发展,这是时代对学校与校长提出的新课题,我们要利用好、运用好这样有效的资源。此外,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要有制度就执行、有方式就运用、有经验就要及时推广,在重视、运用与推广中让家校联盟形成一个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体系,

13、然后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对于教师,学校要进行科学引导,让教师转变观念。我在人民大道小学工作了30多年,从一名教师走到校长的岗位,深切地感受到教师角色的变化。之前,教师大多扮演上帝的角色,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今天,作为社会事业的教师群体,学校要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让他们树立服务意识和与家长合作的意识,在与家长合作中提升教师的能力。 此外,学校要重视让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动去体验、去感悟,引导教师将其体验转化为家校联盟的多种活动形式。比如,我们学校有针对六年级学生的“感恩母校”活动、针对一年级孩子的“亲子”活动等,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些活动让家长在家校联盟中受益,体会学校开展这些活

14、动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与意义,从而使家校合作互利互赢。 总之,学校校长要认清当前社会的复杂性,认识到家校联盟的重要性,认识到孩子的本性,让家长与教师转变既有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摒弃学校是“保险箱”的观念,也让教师树立服务意识,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中国教师:您认为当地的一些学校家校联盟做得怎样?贵校有哪些可供其他学校借鉴的做法? 马丽娜:这几年,随着国家教育的发展与教育理念的转变,在家校联盟方面,我们当地做得比较好的学校还是挺多的,一些学校可能在某一点做得比较好,有的学校可能在两点或者更多的方面做得比较好,各有各的特点。 拿我们学校来说,我觉得有三点做得比较好。第一,把家长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15、,帮助教师在共同的交流中使那些困难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每一个班的好学生不完全是教师教出来的,孩子们的天赋里就有一些好的品质,学校与班集体、家长要给他们一些正的能量。一个班级的差关键在于那些有困难的学生,而出现困难学生的背后是因为他们家长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之前,我们常说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来学校提意见,但如果家长认知不到位的话,他们永远也做不到,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在“玩”中体会这些困难学生存在的问题、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认知和能力。比如,我们学校某班的一位同学,他的家长不管他,而这位家长还喜欢给学校提意见,所以我们请他的家长委员会来帮忙,组织一个“田野星空”的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家长和

16、孩子进行交流,好像他们是在交流,实际上是在有目的地引导,进行沟通与联系,也在间接地帮助教师监督这位家长要提升教育孩子的能力。这种做法,我们尝试了几年,其效果比教师叮咛、家访、教师每天电话联系要好,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升了家长对这个班级的热爱程度与责任。在玩与交流中提升困难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做法。 第二,家长进课堂。这种做法和西方国家,如美国的教育比较接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每个学期每个班级,家长自愿报名,甚至有些家长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与资源,看别的家长在做,他会叫自己的有能力的朋友和自己共同来做,这等于将家长教育本身的资源扩大化成社会资源,定期进课堂。例如,有些家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