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习题设计到精选精练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小学数学练习课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伸等特点,指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练习课的教学不够重视,练习的目的性不明确,效果不明显的不足,然后结合教学的实际,提出了上好练习课的几个观点: 1、精心设计是上好练习课的首要前提 2、分层练习是提高练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3、精讲精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 4、拓展延伸是发展练习思维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精心;策略;有效;发展 练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伸,是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是形成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对练习课的教学不够重视,练习的目的性不明确,收到的效果不明显,甚至出现练习课变成做作业课为此,精心设计并上好一节练习课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多年的教学中,特别是练习课的教学,本人不断的积累,大胆的摸索,勇于创新,慢慢的便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练习课教学模式 :精心设计――分层练习――精讲精练――拓展延伸。
一、精心设计是上好练习课的首要前提 练习课与新授课不同,它主要是巩固新知,同时训练学生良好的数学技能和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能因此,练习课的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确定,不可不切实际地提高或过于简单的重复,要明确、到位练习的内容要有实效性,都应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重难点,防止无重点的“题海练习”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部分的老师对练习课教学未能引起高度的重视,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都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是目的不明确,不分主次,面面俱到;其次是为练习而练习,针对性不强,泛泛而练;再者是层次不分明,没有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最后是形式单一,枯燥无味,课堂效率不高 基于以上的问题,我认为,精心设计一节练习课是非常重要而又必要的因此,我们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在学生进行练习之前,创设一些有效的练习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热情,力将一开始就把课堂气氛调节好同时,练习课的设计要合理,不能单纯是学生的“练”,也要有老师的“辅”,练习完成后要及时的评讲及时反馈,从中发现典型的问题及时指正,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练习效果 二、分层练习是提高练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练习课的主要特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技能,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完成课堂练习的任务,以达到领会、巩固、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同时,因为我们每个同学的接受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不同,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的难易程度上要有一定的差别,这样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有不同的收获。
例如,在《圆柱的表面积的练习课》中,我是这样设计练习的: 1、基础练习(必做题): ①出示一个圆柱体(图略),已知底面直径是8cm,高是10cm,求圆柱体的侧面积 ②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6dm,高是8dm,求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 2、深化练习(选做题): ①一个圆柱形的铁桶(无盖),底面直径约是30,高是35,求这个铁桶的表面积 ②做10节长50cm横截面直径是18cm的圆柱形铁皮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通过实践很容易发现:一是基础练习(必做题),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运用基本的公式直接进行计算,效果比较好这样的练习的设计,有助于全体学生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解题的能力二是深化练习(选做题),比刚才的练习难度加大了点,第①小题求铁桶的表面积,就有60%左右的学生完成;而第②小题求通风管的用料就只有20%左右的同学完成很明显,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充分体现了在实施课程标准中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练习活动原则,满足不同学生对练习的不同要求,从而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这样既照顾了学困生,又发展了优等生;既注重了“双基”的强化巩固,又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参与面广,练习的效果良好 三、精讲精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 数学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型,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也就是学生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智能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活动因此,我们的练习的数量要适当,练习内容必须要有选择性、目的性、典型性、针对性,切忌无的放矢,面面俱到有些老师在上练习课时,生怕学生不懂,每一道题都不放过,都在“耐心”地讲解、分析其实这样反而不好,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练习的效果又不明显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应防止机械重复的练习,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结合作业情况,遵循“精讲精练”的原则,适当指导,同时要有选择、有目的地选一些有针对性的、典型的错例进行分析,对练习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评讲,决不提倡不分主次,泛泛而评这样才能保证知识的巩固和技能技巧的形成,防止学生的负担过重,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拓展延伸是发展练习思维的具体表现 《新课标》指出:练习课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拓展,注意拓展到课外,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重视开发身边熟悉的教学资源,这样学生才更熟悉、更容易接受,同时数学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此,在教学中,我常常把课本单一、枯燥的习题进行改题练习,变得生活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像上面提到过的求铁桶的表面积、通风管的用料等问题,都是学生身边的数学,但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去思考具体的问题比如铁桶是无盖的,只求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通风管只求侧面积,但还要注意乘10节和单位化聚另外在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课时,我还设计了这样两道题: ①一个圆柱形的茶杯,从里面量得底面直径约8cm,高12cm,请你估计一下这个茶杯可以装多少毫升水? ②妈妈给小明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笔筒,小明想在笔筒的四周贴上一张彩色纸,请你帮小明设计一下这张彩纸要多大 这些练习内容鲜活,能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是学生可感知的、熟悉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发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数学练习课的课堂教学,认真钻研教材, 做到精心设计――分层练习――精讲精练――拓展延伸,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练习课教学的原则,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让不同的学生得 到不同的发展。
只有充分发挥练习课的功能,才能有效的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从化教研》(2010.3) 《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钟彩虹 [2]《中国教育之窗》(2010.6)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 黄翠媛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