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94490565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列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系列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系列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系列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列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列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为打造一支整体优秀的教师队伍,在全校实施“自主开放的课堂”,我校将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的学科教学能力。 以课例为载体进行主题培训 围绕学科教学中构建“自主开放的课堂”,我们以课例为载体的方式进行主题培训,培训流程是: 我们有重点地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以课例为载体进行某一个主题的培训,分别是“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自主与开放”“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主与开放”“如何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口语表达”。 我校的培训活动主要有以下三种。 “多重导师制”活动 我校开创“多重导师制”教师培养活动,深度践行“自主开放的课堂”。 1.阅读提升素养 每学期各个学科

2、的导师带教组都要选1本书籍,定好读书交流会的时间和主讲人,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由1位老师主讲,其他老师交流自己的体会,提升理论素养。 2.课堂历练成长 每月聘请特级教师来校1次,一学年8次,通过上课、听评课、改进课历练青年教师,围绕“学疑结合,建立模式”,不断践行“自主开放的课堂”,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3.反思促进深刻 每次特级教师评课后,上课教师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学期末总结导师带教心得体会。 4.交流拓展视野 我校为老师们提供外出上课,交流经验,拓展视野的平台:县域内有东邵渠小学,市域内有黄城根小学,国内是三亚九小。两个学校老师一起上课,对比优势劣势,拓展老师们的视野。 5.系统推进辐射 三

3、个学期的实践,导师带教组的老师带动了其他学科教师和青年教师,15名教师做市、县级公开课20余节;论文获奖、发表35篇,人均读书笔记超过8万字。 开阔视野 共享交流 1.请进来,带来冲击 仅2012-2013学年,我校请来多位专家、名师举行讲座。如:邀请北京基教研中心张立军老师讲“语文新课标解读”,北京教育学院张红老师讲“基于学生,有效发展”,县域内名师李瑞国讲“做有准备、研究型、富有爱心的教师”,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讲“怎样修改课堂练习”,等等。 2. 走出去,带着思考 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信息技术、科学和班主任等岗位,每年都会选派不同层次的教师外出参加全国的学科

4、研讨活动。外出学习惠及到每一位老师,培训是最好的福利。 学校创造机会让本校的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走出去锻炼。马丽、霍中阳两位市级骨干教师到县域内东邵渠小学开展交流活动,穆雪青老师走进大城子小学执教示范。今年4月,我校和黄城根小学以及怀柔、顺义的学校一起进行“联合杯”教学竞赛,马丽、李晓明老师积极参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唤醒阅读工程 2011年4日,我校师生进行了“唤醒阅读”工程启动会,阅读口号是:爱读书就是爱自己。阅读主题是:阅读唤醒心灵,阅读涵养人生。 每个学期,各学科的教师都会同读一本书并召开读书交流会。2012年10月,我校在骨干教师工作会上请县教委、培训中心等领导给每位骨干教师发放500元书店购书卡,让骨干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和兴趣自主购买书籍进行阅读。每个学期开展的骨干教师读书交流会成为阅读学习、交流分享、激情燃烧的盛会。 主题课例的培训活动和颇具特色的系列性培训项目,让老师享受到职业的幸福,倾听到学生生命成长拔节的声音,在自身专业成长的道路上续写新的篇章。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